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我完善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随感
文/杨之藏
我们不得不承认,时间确实会逐渐磨平一些痕迹。但阅读的意义,一是拓展我们新的认知,二是重温我们的过去,以便让我们从这些重温历史的过程中,获得一些警惕,避免重蹈覆辙。
在同样的一段历史面前,曾经亲历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和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而言,感触自然是不一样的。
长征的开始,是反对敌军第五次“围剿”行动失败后保存实力的无奈选择。即便是这样的战略撤退过程中,也需要时刻面对着敌军的追击、内部错误思想的较量、甚至队伍分化的潜在威胁,他们最终怎样突破敌人围剿,克服内部的错误思想,战胜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最终完成这样一种人类革命史上伟大的壮举?
在斯诺的这本《红星照耀中国》里,这样描述长征:
长征一共历时368天,其中有235天是白天行军,18天是夜间行军。在停下来的100天中——其中许多天用于进行遭遇战——有56天在四川西北地区,其余44天走了大约5000英里路,平均每114英里休息一次。这意味着红军每天行军71里,约合近24英里。 红星照耀中国;[美]埃德加·斯诺 著;王涛 译;长江出版传媒、长江文艺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第1版P160
我计算了一下红军每天进行的路程:1里等于500米,71里等于35500米,等于35.5公里。这大约走了从衡阳市区到南岳(47公里)70%以上的路程,这还是每天行进的路程。
红军在这样的“武装迁移”中,一共翻越了十八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覆盖着积雪。渡过了二十四条河流,经过了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城镇,突破了十个省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穿过了六个不同的未开化民族聚居地(后经中国军网介绍,长征途中,红军曾经过苗、瑶、壮、侗、土家、水、黎、布依、仡佬、纳西、彝、藏、白、羌、回、东乡、裕固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或杂居区,占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50%以上)。
其中惊心动魄的场景,早已为大家所熟知: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每一次都是血与火的较量,都是生命与信仰的考验。
斯诺在这本书里,将对红军领袖的观察、个人革命史与现实的形势、波澜壮阔的红军长征史、西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状况融汇到了一起。使得这本书,既具有新闻传播里传记的特色,又是一段难得的史料。
在整个红军长征史上,还有三次事件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曾经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但这三次事件,在《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里虽有所提及,但大多比较简略。
1930年12月,富田事变(P133);1935年10月,张国焘另立中央(P158);1935年9月,西北肃反,刘志丹险些被杀(P168)。
这样的问题,既是斗争的问题,也是团结的问题。在长征的过程中,随着条件日渐艰苦,战士们内部也难免会有意志动摇等种种负面情绪,我们如何克服这种消极心理?从生理上、心理上为自己、为团队铸造更坚强的防线?我们怎么去对党内的错误思想、错误行为做斗争,谨防党内变质或分裂行为,又要做到团结大家,统一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更重要的是,在大敌环伺,自身处境也比较艰难的情况下,引导激励军队的士气,以便继续完成正在进行的革命壮举?
这样的问题,我们只能在对《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一次次重温和拓展阅读中,去寻找答案了!
![]()
《红星照耀中国》;[美]埃德加·斯诺 著 王涛 译;长江出版传媒、长江文艺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第1版;42.00元
![]()
![]()
扫码加好友
学习新技能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
互动游戏
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有对这本书感兴趣的朋友,在本页面下方留言:想要共读《一个人的西部》。然后在微信读书APP里加“杨之藏”为好友。我将购买赠送电子书,用于共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