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随便应付下没事,反正还有二审、再审,到时候找个好律师就能翻盘 —— 不少人打官 - 司时都有这想法,可真等二审输了才发现,一审埋下的坑,再厉害的律师也填不上!” 今天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就说透为啥一审比你想的重要,别再拿 “有二审” 当借口。
![]()
第一点:先戳破误区!“一审不行靠二审” 是大错,这些情况二审很难改
一审证据不交,二审再拿法官不信
按《民事诉讼法》,证据得在一审举证期内提交,要是一审时藏着证据、没及时交,二审再拿出来,法官大概率不会采纳 —— 法官会觉得 “你一审故意不提交,浪费司法资源”。比如你有能证明自己清白的合同,一审没交,二审才拿出来,哪怕是真的,法官也可能不认可,案子自然难翻盘。
一审回答矛盾,二审再解释没人听
一审开庭时,要是你说的话前后矛盾(比如一会儿说 “钱没借出去”,一会儿说 “借了但没要借条”),这些都会被记录在庭审笔录里。到了二审,哪怕你找了好律师,想解释 “一审说错了”,法官也会以 “一审陈述更真实” 为由,很难相信你的新说法 —— 毕竟庭审笔录是当场签字确认的,白纸黑字改不了。
二审常不开庭,尤其刑事案件,连说话机会都没有
民事案件中,要是二审法官觉得 “一审事实清楚、争议不大”,就会直接书面审理(看材料不开庭),你连当庭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刑事案件更严格,按《刑事诉讼法》,二审大多是书面审理,除非有新证据或事实不清,否则不会开庭。要是一审没把道理说清楚,二审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咋翻盘?
![]()
第二点:记住!一审是 “定调子” 的关键,决定案件走向
一审就像盖房子的 “地基”,地基没打好,后续再怎么修都不稳:
要是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错了(比如把 “借款” 认定成 “赠与”),二审要改过来得有充分的新证据,可大部分案子根本没有新证据;
要是一审适用法律错了,二审改判的概率相对高些,但前提是一审时你把事实说清了 —— 要是事实都没讲明白,法律适用自然也会跟着错,二审想改都没依据。
第三点:一审该咋准备?3 个简单动作,别错过机会
证据提前理好:把合同、聊天记录、录音等证据按时间顺序排好,标清楚 “证明啥”,比如 “2024 年 3 月的聊天记录,证明对方承认欠款”,别到开庭时手忙脚乱找证据;
提前想清楚说辞:开庭前和律师一起梳理 “对方可能问啥、法官可能问啥”,比如 “为啥没写借条”“钱是怎么给的”,提前想好回答,别当庭说错话;
庭审笔录仔细看:开庭结束后,别着急签字,仔细看庭审笔录,要是有和你说的不一样的地方(比如 “没说过这话”),一定要让书记员改过来再签字,避免留下隐患。
![]()
你一审时有没有因为没准备好踩过坑?最后咋解决的?评论区聊聊,给其他朋友提个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