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活动(微信:2478970178)
有没有这样一种经历:当你历经千辛万苦,完成了一次百公里骑行,或者只是在城市里溜达了几个小时后,满怀成就感的你准备发个朋友圈,突然感觉——手腕一阵酸爽,仿佛刚去工地搬了三天砖。
握鼠标有点抖,拧瓶盖有点虚。你心里开始犯嘀咕:“我这骑的是自行车,还是刑具啊?”
别慌,别慌!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手腕不舒服,几乎是每个骑行爱好者(尤其是新手)都会遇到的“入门级”烦恼。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到底是为啥?以及怎么让咱们的“手腕君”重获快乐!
![]()
一、手腕:我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压力!
首先,咱们得明白,自行车设计出来是让你屁股、脚、手三点共同支撑体重的。但现实中,很多朋友不自觉地就把太多重量压在了可怜的手腕上。
你可以把我们的手腕想象成一个精密的机械结构,里面塞满了小骨头、韧带和神经(比如大名鼎鼎的“腕管”)。它擅长灵活转动,但非常不擅长长时间作为一个“千斤顶”来支撑你大半個身体的重量。
当你骑行时间一长,以下几个“惨案”就很容易发生:
1.“车座刺客”与“人间打气筒”
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车座太高或者车把太低了!这会导致你的身体过度前倾,为了够到车把,手臂必须死死撑住,上半身的重量“哗啦”一下全压在了手腕上。这感觉,就像你一直在做一个弱化版的平板支撑,手腕能不抗议吗?
2.“僵直兽”附体
长途骑行中,你是不是一直保持一个姿势,双手紧握车把,关节锁死,一动不动?恭喜你,“僵直兽”已成功附体!这会导致手腕关节一直处于一个不自然的弯曲角度,压迫神经和血管。时间久了,麻木、刺痛感(俗称“麻筋”)就找上门来了。
3.“死亡握把”
紧张、害怕、路况复杂……都会让你不自觉地过度紧握车把,指关节发白,青筋暴起。这种“我不抓紧点就要飞出去”的错觉,会让你的前臂肌肉持续紧张,进而牵连到手腕,导致酸痛。记住,车把不是救命稻草,是方向舵!
4.震动“传递员”
如果你的爱车没有避震前叉,或者你骑着公路车冲上了“搓衣板”路,那么恭喜你,你将免费获得一份“全身震动按摩套餐”。地面传来的每一次冲击,都会通过硬邦邦的车架和车把,精准地传递到你的手腕上。骑一圈下来,感觉手腕都快被震“散黄”了。
![]()
二、如何拯救你,我的“手腕君”?
知道了病因,咱们就对症下药!记住这几招,让你和手腕酸痛说拜拜!
第一式:人车合一调校法(最根本!)
座高调一调:确保你的坐垫高度合适。一个简单的标准:坐在坐垫上,脚后跟踩在脚踏上,踏板转到最低点时,腿能正好伸直。这样骑行时,用脚掌踩踏,就能很好地分担体重。
车把/把立动一动:适当升高车把或换一个短一点的把立,减少身体前倾的角度,让手腕压力骤减。别一味追求“战斗姿势”,舒服才是王道!
做个“动态”骑手:骑行中,时不时变换一下手部位置(比如公路车从手变头换到上把位或下把位),活动一下手腕,让压迫点轮流“值班”,别让一个地方受罪到底。
第二式:装备升级辅助法
一副好的骑行手套:这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手套掌垫的缓冲凝胶或海绵,能有效吸收震动,给你的手掌一个温柔的缓冲。
换个舒适把套(山地/通勤车):如果你的车把光秃秃的,赶紧去配一副柔软、有弹性的把套,手感立马提升一个档次。
考虑缠个把带(公路车):好的把带不仅能防滑,其吸震和缓冲效果也非常显著。
第三式:骑行姿态核心法
核心肌群要发力:记住,支撑你身体的应该是你的核心肌群(腹肌、背肌),而不是你的手臂和手腕!骑行时,要有意识地用腰腹力量稳住身体,让手臂保持微弯,放松地搭在车把上,起到“稳定”而非“支撑”的作用。这需要练习,但一旦掌握,受益无穷!
学会“虚握”:想象你的手里握着一只小鸟,既不能让它飞走,也不能把它捏死。这个力道,就是骑行握把的最佳力道。
![]()
总结一下:手腕不舒服,多半是“压”的、“震”的、“僵”的。解决方案就是:调好车、用装备、练核心、勤活动。
骑行本该是快乐的,是和风对话,与美景相拥。可别让这点小小的酸痛,打败了我们追求自由的热情。
看了这么多,快来评论区聊聊吧!
1.老实交代,你有没有被手腕疼困扰过?是哪一种疼?(麻、酸、痛……)
2.你还有哪些独家秘笈来缓解手腕不适?快分享出来救救骑友们!
我在评论区,等着你们的“血泪史”和神吐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