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一起小米SU7事故上了热搜。车烧了,人没了。
这一次,我们不想再听什么“等调查结果”“别情绪化”的官样话。因为过去几个月,类似的一幕已经上演太多次。每一次都是悲剧开场,而主角雷军却总能全身而退,继续站在聚光灯下笑谈“颠覆行业”。
![]()
这已经不是偶然,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傲慢。
事故刚发生,救援还在进行,家属还在痛哭,可你打开社交媒体,看到的是什么?
是小米粉丝在争论“是不是酒驾”“有没有开NOA”,是水军出动洗地“友商抹黑”,是官方一声不吭,仿佛死的不是人,而是数据流里的一个异常值。
而雷军呢?他正忙着在新疆继续测试营销,谈生态互联,讲“年轻人的第一台跑车”。好一个“第一台”,但有些人的人生,真的只有一次机会。
![]()
从发布会那天起,小米SU7就被包装成“速度与激情”的代名词。零百加速3秒,对标保时捷,全网炒作“性能猛兽”。可问题是你是在造车,不是在拍电影。
你一边用“狂飙”式宣传,刺激消费者的肾上腺素,一边又在用户手册里写“请勿超速行驶”?这不是双标,这是典型的“引诱犯罪”。
就像卖刀的人,嘴上说“切菜用”,广告却全是“捅人多快”,真出了事,回头说:“是他自己刺的,关我啥事?”
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更荒唐的是,每当出事,小米的反应永远是“依法配合调查”“相信警方通报”。轻飘飘八个字,就把所有道义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可消费者买你的车,不是买一份免责声明,而是买一份安全承诺。
这些年,小米的法务团队堪称“业界楷模”,删帖快、发函狠、维权猛。网友但凡说一句“SU7刹车软”,立刻有人私信警告“注意言论风险”;媒体若提“电池隐患”,转眼就被律师函伺候。
![]()
可你对负面评价如临大敌,对真实安全隐患却装聋作哑,这是保护品牌,还是掩盖问题?
别的车企出事,第一时间道歉、召回、升级固件。
小米呢?等风头过去,继续卖车,继续冲销量。在雷军的KPI里,大概只统计交付量,不统计人命。
你说技术不成熟?那就不该急着上市割韭菜;你说市场需要试错?那试错的成本凭什么由普通车主承担?
曾经的雷军,是“性价比之王”,是“为发烧而生”,多少人把他当技术理想主义者。可如今的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写代码的程序员,而是一个精于算计的商人。
![]()
他深谙流量之道:先造神车,再炒争议,最后靠粉丝忠诚度消化危机。在他的商业逻辑里,舆情控制比产品安全更重要,股价稳定比用户性命更优先。
所以你会看到,SU7的发布会像演唱会,雷军的笑容比车灯还亮;所以你会看到,事故之后,公关稿比救援车还慢半拍。
他不再问“这车安不安全”,而是问“这波热度能转化多少订单”。
![]()
我们可以接受技术不完美,但不能接受态度不真诚;我们可以容忍小毛病,但无法原谅大傲慢。
当一个企业家把“流量变现”当作最高信仰,把“危机公关”当成万能解药,他就已经背叛了制造业最基本的良知——对生命的敬畏。
小米本可以成为中国智造的骄傲,可如果它选择继续用营销掩盖风险,用话术替代整改,那它终将被钉在耻辱柱上:不是因为车坏了,而是因为良知没了。
别再叫他“雷总”了,在这个用生命为激进买单的时代,他配得上一个更刺耳的名字“雷不群”。
![]()
不守其责,不恤其民,不修其德,唯利是趋,唯声是逐。
真正的英雄,不是站在台上被欢呼的人,而是低头检查每一颗螺丝是否拧紧的人。很遗憾,现在的雷军离那个身影,越来越远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