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当焦虑成为常态: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找回内心的平静

0
分享至



在这个快速变化、信息爆炸的时代,焦虑似乎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背景音乐。

从早到晚,我们被各种通知、截止日期、社会比较和未来不确定性所包围,内心很难找到一片宁静的绿洲。

心理咨询师张明华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提到:

"十年前,来咨询的客户主要面临的是具体的生活危机;而现在,大多数人寻求帮助是因为一种弥漫性的、似乎没有明确来源的焦虑感。"

这种转变反映了当代人心理健康的普遍挑战——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但精神贫瘠的时代,外部选择越来越多,内心的安宁却越来越难以捕捉。

一、焦虑的现代面孔:从生存威胁到存在危机

焦虑本质上是一种进化赋予我们的警报系统,当大脑感知到潜在威胁时,它会触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帮助我们准备"战斗或逃跑"。

在原始社会,这种机制对生存至关重要——它能让我们对附近的捕食者保持警惕,或在资源短缺时激发寻找新栖息地的动力。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套系统常常对并不真正威胁我们生存的情境过度反应。工作截止日期、社交媒体的负面评论、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些现代压力源被我们古老的大脑部分地解读为"生死攸关"的威胁,导致焦虑反应与实际危险严重不匹配。

当代焦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常常缺乏明确的对象。弗洛伊德曾区分"恐惧"(有明确对象的害怕)和"焦虑"(一种无对象的、游离的不安感),而现代人的焦虑正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后者。

我们可能说不出具体在担心什么,但就是感到一种持续的不安和紧张。这种"自由漂浮的焦虑"(free-floatinganxiety)特别消耗心理能量,因为它没有明确的解决路径——你不知道该"对抗"或"逃避"什么,于是焦虑便在没有出口的情况下在内心不断循环。

社交媒体在放大现代焦虑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普通人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花费近2.5小时,这段时间里我们被动消费着他人的"精彩人生"——完美的假期、成功的事业、和谐的家庭关系。

这种持续的社会比较创造了心理学家所称的"对比焦虑"(comparisonanxiety),即使理性上我们知道社交媒体呈现的是经过精心剪辑的生活片段,情感上我们仍会感到自己落后或不足。

更复杂的是,社交媒体还创造了"错失恐惧症"(FOMO,FearOfMissingOut)——持续担心自己错过了重要的社交机会或生活体验,这种担心进一步加剧了现代人的焦虑水平。



二、焦虑的恶性循环:当担忧本身成为问题

焦虑最棘手的地方在于它常常自我维持,甚至自我强化,形成心理学家所说的"焦虑循环"。这个过程通常这样运作:首先,某种触发因素(可能是外部事件,也可能是内部想法)引发焦虑感;接着,个体对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产生担忧,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这么焦虑?这会不会影响我的健康/工作/关系?";这种对焦虑本身的担忧反而加重了焦虑水平;最后,个体可能采取某些试图控制焦虑的策略(如反复检查、寻求安慰、回避某些情境),这些策略短期内似乎缓解了焦虑,但长期来看却维持甚至强化了焦虑循环。

一个典型案例是失眠焦虑。许多人最初因为压力事件经历了几晚睡眠不佳,随后开始担心失眠会影响健康和工作表现,这种担心本身使得入睡更加困难,于是他们可能采取各种策略试图"强迫"自己入睡(如早早躺在床上、过度关注睡眠状态),这些策略反而干扰了自然的睡眠过程,最终形成了慢性失眠。同理,社交焦虑也常常遵循这种模式——害怕在社交场合表现出焦虑(如脸红、手抖),这种害怕本身引发更强烈的焦虑反应,于是个体开始回避社交场合,而回避行为又强化了对社交的恐惧。

现代生活节奏和数字化环境为这些焦虑循环提供了理想的滋生地。多任务处理(multitasking)已成为工作常态,而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只是在任务间快速切换,这种切换消耗大量认知资源,导致慢性疲劳和焦虑水平升高。同时,智能手机带来的持续干扰使我们很少有机会让大脑完全专注于当下,而是不断被拉入各种潜在"威胁"的评估中——未读邮件可能包含坏消息,社交媒体可能显示自己被排除在某些活动之外,新闻推送可能带来新的全球危机。这种持续的警觉状态使神经系统长期处于过度激活状态,为各种焦虑障碍奠定了基础。



三、认知重构:改变与想法的关系

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核心观点是,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解读。这一观点在应对焦虑时尤为重要,因为焦虑常常源于我们对情境的灾难化解读——将不确定视为必然的灾难,将小问题看作大灾难的前兆。认知重构技术帮助我们识别这些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并用更平衡的视角取而代之。

常见的焦虑相关认知扭曲包括:"灾难化"(假设最坏的情况一定会发生)、"过度概括"(从单一负面事件得出普遍性结论)、"心理过滤"(只关注负面信息而忽略正面信息)以及"应该陈述"(用严格的"应该"和"必须"要求自己和他人)。例如,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焦虑的思维可能立刻跳转到"我肯定会因此被开除,然后再也找不到工作,最终流落街头"。认知重构鼓励我们审视这些自动思维的真实性:"这个错误真的会导致我被开除吗?过去犯过错的人都被开除了吗?如果真的失去这份工作,我确实完全无法找到其他工作吗?"

一种特别有用的认知重构技术是"可能性评估"。

当焦虑思维预测某种灾难时,我们可以系统地评估:

1.这种情况发生的实际概率是多少

2.如果发生,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3.我能应对的程度如何?

例如,对公开演讲极度焦虑的人可能会认为"我一定会忘词,然后观众会嘲笑我,这将是我职业生涯的终结"。

通过可能性评估,他们可能认识到:忘词的概率其实不高(尤其如果做了准备);即使忘词,观众更可能的反应是理解而非嘲笑;许多成功的演讲者都曾经历过忘词,但这并未终结他们的职业生涯。

这种理性的评估不会完全消除焦虑,但能将其降低到更可控的水平。

四、回归身体:焦虑管理的生理途径

由于焦虑不仅是心理现象,也是深刻的生理体验,通过身体途径管理焦虑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呼吸是最直接的身体干预点,因为焦虑与呼吸模式密切相关——焦虑时呼吸往往变得浅而快,这种模式进一步向大脑发送"紧急状态"的信号。

有意识地调整为深而慢的呼吸(如"4-7-8"技巧: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能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产生自然的镇静效果。

哈佛医学院的研究显示,规律的深呼吸练习能在六周内显著降低基础焦虑水平。

渐进性肌肉放松(PMR)是另一个基于身体的焦虑管理工具。

这种方法系统地紧张然后放松各个肌肉群,帮助人们识别并释放身体中积累的紧张。许多焦虑者长期处于无意识的肌肉紧张状态(如紧握的拳头、紧缩的肩膀),这种紧张与焦虑形成负反馈循环。

通过PMR,人们不仅能即时缓解焦虑,还能培养对身体紧张信号的早期觉察,从而在焦虑升级前进行干预。

运动可能是最被低估的天然抗焦虑剂。有氧运动促进内啡肽(身体的天然止痛剂和愉悦物质)释放,同时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的水平。

但运动抗焦虑的效果不仅来自化学变化——规律运动还重建了个体与身体的关系,增强了应对不适感的信心(因为运动常常需要忍受一定的不适),这种信心可以迁移到应对焦虑的情境中。

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强度不必很高:一项研究发现,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与高强度运动在减轻焦虑症状方面效果相当。

五、正念:在不确定中锚定当下

正念(mindfulness)作为一种抗焦虑实践,其核心在于培养对当下体验的非评判性觉察。

这与焦虑的本质形成鲜明对比——焦虑几乎总是关于未来的、想象中的威胁。

正念训练大脑停留在此时此刻,而不是被"如果...怎么办"的思维带走。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正念研究中心发现,8周的正念减压课程(MBSR)能使参与者的焦虑症状平均减轻38%,效果与抗焦虑药物相当,但无药物副作用。

正念练习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学会"观察"思维而非"认同"思维。

焦虑者常常陷入思维的漩涡中,仿佛每一个担忧的想法都是必须认真对待的真相。正念培养一种元认知意识——认识到"我有一个焦虑的想法"而非"我就是焦虑的"。

这种微妙的区别创造了心理空间,使人能够选择是否要对某个担忧做出反应。

例如,当"我肯定做不好明天的报告"的想法出现时,正念练习者能够注意到:"这是一个预测性思维,不一定是事实",从而避免被这个想法完全控制。

日常生活中的正念练习可以非常简单:

专心品尝食物的味道而非边吃边看手机;感受走路时脚与地面的接触而非沉浸在思绪中;甚至只是定期暂停,做几次有意识的呼吸。

这些"微正念"时刻累积起来,能够显著改变大脑默认的活动模式——从不断评估威胁的"行动模式"转向简单存在的"存在模式"。

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显示,长期正念练习者的大脑前额叶皮层(负责情绪调节)增厚,而杏仁核(焦虑的中心)活动减弱,这种结构性变化表明正念能从根本上重塑大脑对焦虑的反应方式。

六、构建抗焦虑生活方式:从碎片到系统

除了具体的应对技巧,长期焦虑管理还需要系统性的生活方式调整。

睡眠是焦虑调节的基础——睡眠剥夺显著降低前额叶皮层功能,使我们更难调节情绪和抵抗焦虑思维的入侵。

斯坦福大学睡眠研究中心建议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创造黑暗、凉爽、安静的睡眠环境,并将睡前1小时设为"数字斋戒"时间(避免蓝光干扰褪黑激素分泌)。

营养也对焦虑水平有深远影响。

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通过迷走神经与大脑直接沟通,产生90%的血清素(一种重要的情绪调节神经递质)。

高糖、高加工食品的饮食会引发血糖波动和肠道菌群失衡,加剧焦虑症状。



哈佛医学院推荐抗焦虑饮食包括:富含omega-3的鱼类(减少神经炎症)、发酵食品(支持肠道健康)、绿叶蔬菜(提供调节神经功能的B族维生素)和适量的黑巧克力(含抗焦虑的镁和抗氧化剂)。

社会连接是另一个关键但常被忽视的抗焦虑资源。

孤独感激活大脑的威胁监测系统,而真实的人际互动(尤其是非语言的身体接触)促进催产素释放,这种激素能抵消压力反应。研究表明,每周至少三次有意义的面对面社交接触能显著降低焦虑和抑郁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媒体互动不能替代真实社交——虽然它们提供某种连接感,但往往缺乏深度和身体在场带来的安全感。

七、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虽然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当焦虑开始显著干扰工作、学习、人际关系或日常生活时,专业帮助就变得必要。美国焦虑与抑郁协会建议,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寻求心理咨询或精神科评估:

1.焦虑持续六个月以上;

2.出现恐慌发作(突然的强烈恐惧伴随心悸、出汗、窒息感等身体症状);

3.因为焦虑而开始回避某些情境或活动;

4.使用酒精或药物来应对焦虑;

5.出现与焦虑相关的持续失眠或食欲改变。

现代心理治疗为焦虑障碍提供了多种有效治疗方案。

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识别和改变维持焦虑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培养与不适感受共处的能力,同时专注于价值导向的行动;情绪聚焦疗法(EFT)探索焦虑背后的深层情感需求。

对于中重度焦虑障碍,这些心理治疗常与药物治疗(如SSRIs类抗抑郁药)联合使用,形成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干预。

值得注意的是,寻求专业帮助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对自己和周围人负责的行为。

正如我们不会因为"意志力不足"而自责需要眼镜矫正视力,我们也不应因为大脑的化学或思维模式失衡而自责需要专业支持。早期干预不仅能更快缓解痛苦,还能预防焦虑发展为更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

结语:与焦虑共处的智慧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完全消除焦虑既不现实,也不理想——适度的焦虑仍然是重要的生存指南,激励我们为重要事件做准备,警惕真实危险。

焦虑管理的目标不是达到永久的平静状态,而是培养与焦虑共处的灵活性:能够倾听它的信息但不被它主导,感受它的存在但不被它定义。

当我们停止将焦虑视为需要消灭的敌人,而开始将其理解为心理系统的一部分时,一种深刻的转变就会发生。

我们可能仍然会焦虑,但不再为"感到焦虑"而焦虑;我们可能仍然会担忧,但知道担忧本身并不改变结果;我们可能仍然面对不确定性,但学会在不确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这种转变不是通过激烈的对抗实现的,而是通过日常的、温和的自我关怀和实践——一次呼吸、一步行走、一刻停留的累积。

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中写道:"我们必须想象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推石上山的永恒劳役或许正是人类处境的隐喻——我们永远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焦虑问题,石头总会再次滚落。

但正是在这反复的推石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自己的力量、韧性和在无意义中创造意义的能力。

焦虑或许永远不会完全离开现代生活,但它可以成为我们自我认识和精神成长的催化剂,而非生活的统治者。

注:文中所有案例皆为化名,内容发布经来访者允许,并已做模糊处理,文中图片来源于凡科快图!



你的心理学梦想,我们和你一起实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雷军罕见硬刚回应!同日公关负责人被曝调整

雷军罕见硬刚回应!同日公关负责人被曝调整

智能车参考
2025-11-17 14:52:45
炸!阿汤哥讽刺前前妻妮可·基德曼再度离婚是“因果报应”?网友:抛妻弃女的是你吧!

炸!阿汤哥讽刺前前妻妮可·基德曼再度离婚是“因果报应”?网友:抛妻弃女的是你吧!

英国报姐
2025-11-19 22:03:44
6连板后开盘闪崩跌停,封单64万手,进场的股民全被一锅端

6连板后开盘闪崩跌停,封单64万手,进场的股民全被一锅端

财经智多星
2025-11-19 12:52:58
同样三房太太,霍英东的规矩有多狠?严禁二房三房合影,子女不准碰生意,大房赢麻了

同样三房太太,霍英东的规矩有多狠?严禁二房三房合影,子女不准碰生意,大房赢麻了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7 12:46:52
全国步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上海儿童流感就诊量逐渐上升

全国步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上海儿童流感就诊量逐渐上升

澎湃新闻
2025-11-19 21:00:29
说好去西甲,为何变了卦?辽篮双子星换队原因曝光,结果叫人心痛

说好去西甲,为何变了卦?辽篮双子星换队原因曝光,结果叫人心痛

萌兰聊个球
2025-11-19 16:54:15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芳芳历史烩
2025-09-24 20:13:19
40万元以上燃油车销量王:姜还是老的辣,今年累计销量已破10万台

40万元以上燃油车销量王:姜还是老的辣,今年累计销量已破10万台

柳先说
2025-10-08 22:36:13
枪决前死囚突然要一支烟,抽烟时敲击的节奏,正是我俩的密语!

枪决前死囚突然要一支烟,抽烟时敲击的节奏,正是我俩的密语!

萧竹轻语
2025-11-18 18:05:29
官宣到队!超级外援正式加盟广东宏远,朱芳雨千挑万选

官宣到队!超级外援正式加盟广东宏远,朱芳雨千挑万选

篮球大陆
2025-11-19 18:05:33
王清海教授:陈皮和它是绝配!常喝血脂降了,斑块没了,血管通了

王清海教授:陈皮和它是绝配!常喝血脂降了,斑块没了,血管通了

蜡笔小小子
2025-11-08 14:18:03
冬天咬人的蚊子已经出现了,还是人类亲手养出来的?!

冬天咬人的蚊子已经出现了,还是人类亲手养出来的?!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2025-11-19 20:29:55
瓦茨克:现在认为解雇图赫尔是错误,我们关系已恢复良好

瓦茨克:现在认为解雇图赫尔是错误,我们关系已恢复良好

懂球帝
2025-11-19 22:31:22
西班牙媒体:“西班牙希望复制中国复兴号的高效率”

西班牙媒体:“西班牙希望复制中国复兴号的高效率”

环球网资讯
2025-11-20 06:50:32
重锤!武汉知名三甲医院扩建!

重锤!武汉知名三甲医院扩建!

越乔
2025-11-19 23:11:15
首秀11分12助!老詹传球真厉害,艾顿赛后吐露心声,他完全没料到

首秀11分12助!老詹传球真厉害,艾顿赛后吐露心声,他完全没料到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19 15:24:56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IC实验室
2025-11-13 15:50:52
日本最新系列民调:93.5%支持高市言论,但仅33%支持武力介入台海

日本最新系列民调:93.5%支持高市言论,但仅33%支持武力介入台海

阿龙聊军事
2025-11-19 16:35:20
虹口首辆“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上牌成功!记者实地探访,带您了解最新变化

虹口首辆“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上牌成功!记者实地探访,带您了解最新变化

上海虹口
2025-11-19 15:08:11
全运会女团冠军揭晓,孙颖莎8年无冠,头号功臣非陈梦。

全运会女团冠军揭晓,孙颖莎8年无冠,头号功臣非陈梦。

用冷眼洞悉世界
2025-11-20 05:09:34
2025-11-20 08:19:00
意心文化
意心文化
意心文化官方账号。
26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日本首次出口具有杀伤力武器 专家:危险信号

头条要闻

日本首次出口具有杀伤力武器 专家:危险信号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教育
家居
数码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旅游要闻

佳木斯市再添新景 四丰山水库打造“寓情于水”文化长廊

教育要闻

高考选科时候这样做更靠谱!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数码要闻

猫头鹰黑化版散热器风扇来袭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