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上,有两个命运迥异的群岛。一个是如今被称为“度假天堂”的夏威夷,另一个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菲律宾。这对曾经的“难兄难弟”,在19世纪末同时沦为美国殖民地,却在半个世纪后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夏威夷成了美国第50个州,菲律宾则恢复了独立。
![]()
夏威夷
这背后的故事,堪称一部“美国式殖民教科书”。表面上看是地理、人口、文化的差异,实际上藏着美国人精打细算的“生意经”:要地不要人,要利润不要负担。
一、先礼后兵:美国如何“和平吞并”夏威夷?
1893年1月17日,夏威夷王国的伊奥拉尼宫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端着步枪,包围了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末代女王莉莉乌库拉妮被软禁其中。这场没有硝烟的政变,让夏威夷王国瞬间灭亡。
![]()
但你可能想不到,美国人为这一天已经准备了近百年。从19世纪初开始,美国传教士、商人、种植园主就像潮水一样涌入夏威夷。他们带来了基督教、甘蔗种植技术,也带来了致命的传染病——麻疹、天花、梅毒,让夏威夷原住民人口从80万锐减到4.5万,不到原来的6%。
更绝的是,美国人通过“移民换血”彻底改变了夏威夷的人口结构。当原住民因为疾病和通婚逐渐消失时,美国种植园主从中国、日本招募了大量劳工。到1890年,夏威夷的亚裔劳工数量已经超过了原住民。而美国白人凭借经济和政治优势,成了岛上的实际统治者。
1887年,美国海军陆战队用刺刀逼着夏威夷国王签署了《刺刀宪法》,剥夺了国王的大部分权力,把夏威夷变成了美国的傀儡。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国会趁热打铁,通过《纽兰兹决议》正式吞并夏威夷。整个过程中,夏威夷原住民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公投结果更是被美国移民和驻军操控——1959年建州公投中,94.3%的选票赞成加入美国,而原住民只占总人口的20%。
![]()
二、拳头说话:菲律宾的独立之路为何洒满鲜血?
相比夏威夷的“和平演变”,菲律宾的独立之路堪称一部血泪史。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时,菲律宾人还以为美国人是来帮助他们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革命领袖阿奎纳多甚至率领起义军配合美军攻占了马尼拉。
没想到,美国转头就和西班牙签了《巴黎和约》,花2000万美元把菲律宾“买”了下来。菲律宾人这才发现,自己刚赶走狼,又迎来了虎。1899年,美菲战争爆发,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造成20万菲律宾平民死亡,美国耗费了4亿美元军费,相当于今天的100多亿美元。
![]()
巴黎和约
美国人为了镇压起义,发明了“水疗”“绳刑”等酷刑。在著名的“萨马岛惨案”中,美军屠杀了岛上所有10岁以上的男性。更讽刺的是,美国人还把菲律宾人称为“没有尾巴的猴子”,完全不把他们当人看。
但菲律宾人没有屈服。从1916年的《琼斯法案》到1934年的《泰丁斯-麦克杜菲法案》,美国虽然承诺给予菲律宾独立,但一直拖到1946年才正式承认。这背后除了菲律宾人的顽强抗争,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发现,直接统治这个760万人口的国家成本太高,不如让它独立后继续当“傀儡”更划算。
![]()
琼斯法案
三、美国的生意经:要地不要人,要利润不要负担
为什么美国愿意吞并夏威夷,却放弃菲律宾?核心原因就四个字:成本效益。
从地理上看,夏威夷位于太平洋中心,是美国海军的天然要塞。珍珠港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二战期间这里更是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而菲律宾虽然也很重要,但距离美国本土1万公里,周边还有日本、中国等强敌,美国很难长期维持军事存在。
![]()
夏威夷
从人口上看,夏威夷原住民少,容易被美国移民“稀释”。到1959年公投时,夏威夷的白人、亚裔移民已经占了总人口的80%,原住民根本翻不起浪花。而菲律宾人口太多,美国无法像在夏威夷那样搞“种族替换”,更不可能给700多万黄种人公民权——这在种族歧视严重的20世纪初是不可想象的。
![]()
夏威夷原住民
从经济上看,夏威夷的甘蔗种植园和旅游业能给美国带来稳定利润,而菲律宾除了农产品出口,几乎没有其他价值。更麻烦的是,菲律宾独立后,美国还可以通过《贝尔贸易法案》继续控制它的经济,让它成为美国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倾销地”。
说白了,美国的殖民逻辑就是:只拿对自己有用的,包袱坚决甩掉。这种实用主义在波多黎各身上体现得更明显——这个367万人口、97%民众支持加入美国的岛屿,就因为经济落后、负债累累,被美国拒之门外。
四、殖民后遗症:夏威夷的“天堂”假象与菲律宾的“东方小美国”
虽然夏威夷成了美国的一部分,但原住民的苦难并没有结束。如今,夏威夷原住民只占总人口的10%,他们的教育水平、失业率、贫困率都远远高于其他族裔。2023年夏威夷大火中,原住民社区受灾最严重,却迟迟得不到政府救助,让很多人开始质疑美国的“承诺”。
![]()
夏威夷毛伊岛大火致93人死亡
而菲律宾虽然独立了,却始终摆脱不了美国的影子。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军事,菲律宾处处都有美国的烙印。精英阶层大多有留美背景,英语是官方语言,美军基地虽然关闭了,但《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仍然让菲律宾成为美国在亚太的“马前卒”。
![]()
更讽刺的是,菲律宾独立后,美国通过“新殖民主义”继续剥削它。例如,菲律宾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代工等产业都被美国资本控制,而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却掌握在美国人手里。这种“剪刀差”让菲律宾经济长期停滞,人均GDP只有4000美元,而夏威夷高达6万美元。
结语:历史没有如果,但真相值得深思
夏威夷和菲律宾的不同命运,本质上是美国殖民政策的“双标”体现。对美国来说,殖民地从来不是“平等的伙伴”,而是可以随意取舍的“工具”。有用的时候就吞并,没用的时候就抛弃,至于当地人的死活,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如今,夏威夷仍然是美国的“度假天堂”,菲律宾仍然是“亚洲小美国”。但历史的伤痕从未愈合,原住民的抗争仍在继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国际政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而真正的独立和尊严,永远只能靠自己争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