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3年,在日本的社交媒体上,就曾出现了这样一个来自日本网民的帖子,帖子内容是,要是中日再打起来,中国肯定得被日本吞掉。
该帖主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的理由是,中国600年来都是日本的手下败将,现在他们也不是日本的对手。
![]()
该帖子一出,立即在中日网民之间炸开了锅,两方各执己见各不相让,因此在网络上一时间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引起了国际媒体的注意。
有分析称,日本网友忽然在社交媒体上发了这么一个令人震惊的帖子,和日本政府在2023年发布的《防卫白皮书》直接相关。
该白皮书直接将中国定义为“最大的战略挑战”,又妄称,中国在东海、南海的频繁军事活动,对日本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
这种赫然颠倒黑白公然写在日本《防卫白皮书》的表述,在潜移默化中一次次影响了部分日本民众对于中国的看法,由此将中国当成了潜在的对手,然后,又公然大言不惭道,中国600年来都是日本的手下败将,现在他们也不是日本的对手。
那么,日本网民的这个“600年来”时间表述,有无依据,他口中的“手下败将”,又是否属实呢?
![]()
1、七年朝鲜战役
由600年这个时间点往前推,我们可以推算出最接近这个时间点的就是,公元1592年,日本入侵朝鲜。
1592年的夏天,日本权臣丰臣秀吉政权,率领日本军团,大举入侵朝鲜。
经过长期准备,有备而来的日本军团,大举登陆朝鲜半岛之后,迅速攻陷了朝鲜的首都汉城,朝鲜王室惶恐震惊不已,立即向大明王朝求救。
![]()
明神宗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任命大将李如松为东征提督,令其率领4万大明精锐之师浩浩荡荡跨过鸭绿江,驰援朝鲜。
李如松率部到达朝鲜战场后,取得平壤大捷,成功收复开城,日本眼见不是大明对手,于是在1595年要求和谈,并达成了协议。
哪知,仅仅安稳了一年,1597年1月,日本军团拒不退出釜山,再次入侵朝鲜。
![]()
这一次,日军投入了多达14万兵力,誓将朝鲜拿下不可。
而此时的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其真正的野心,可不是拿下朝鲜这么简单,他是想先拿下朝鲜,而后以朝鲜为跳板,入侵中国。
这年2月,大明王朝以麻贵为总兵官,第一批派出3万精锐部队驰援朝鲜。
![]()
虽然明朝派出的兵力少于日本兵力,但是明军凭借强大的野战能力,依然取得了稷山大捷等系列胜利,日军不得不在不久之后,全线撤退至釜山。其后,在蔚山之战中,日军又大败。
1598年10月,丰臣秀吉病死的消息传到朝鲜,日军士气开始低落,陆续撤退回国。
第二年4月,明军班师回朝,万历帝接受百官朝贺。
![]()
这就是断断续续持续了7年之久的对日战争,最终以中朝胜利,日本战败而告终。
这一次持续7年的战争,让日本对于朝鲜之役的惨败记之不忘,并深刻反省,从此再也不敢轻易出岛,主动挑战。
明神宗决策的两次东征,耗费了明朝的巨额财力,却也换来了边境的长久安宁,直接缔造了东北亚三百年的和平稳定格局,其意义重大,不可低估。
![]()
朝鲜之役,明明是日本战败了,那么,为什么在日本网民的心目中,好像他们并没有失败,反而明军却成了他们的手下败将呢?
这是因为,在日本人看来,他们1598年的撤退,是因为丰臣秀吉的死去。
此外,因为双方战争的主战场是在朝鲜,远离日本本土,日本的本土列岛岛屿都没有受到战火的殃及,其国内的军事力量体系和统治体系,也未受到影响。
![]()
而与之相比,大明朝这边就不太一样了。
这场持续7年之久的朝鲜战役,掏空了大明朝的国库,明军的军事力量,也受到了严重损耗。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人认为,在这一场战役中,日本始终掌握着战略主动权,而中朝两国军队,只是被动应对日军发起的进攻。
![]()
而之所以未能一举拿下朝鲜,并进而实现入侵中国的目的,日本人认为,那是因为,他们的准备还不够充分,他们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静静蛰伏,他日再战。
这一蛰伏,日本人就蛰伏了300年。
![]()
2、八年全面侵华
300年斗转星移,300年人世变迁,300年沧海桑田,唯一不变的就是,日本那一颗觊觎他国领土的贪婪之心。
时间来到1879年,这一次,日本没有选择进攻朝鲜,而是选择成功占领了琉球,并将其改名冲绳,编入鹿儿岛县,正式完成了对琉球的吞并。
站稳了第一步,此时的日本,真正的目标当然不是琉球。
![]()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清朝的北洋舰队惨遭覆灭,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让日本占据了台湾岛,还获得了在中国华北地区驻军的特权,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的野心,此时已经暴露无疑。
为了这一天,他们等了300年。
![]()
300年前,他们一次次试图通过占领朝鲜,达到入侵中国的目的,结果,大明王朝以举国之力,护卫了300年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
300年后,闭关锁国、积贫积弱的晚清政府,到底没能逃过这一劫。
趁你病,要你命。
得了琉球,占了台湾,又堂而皇之带着军队进入你的国家,此时的日本,自然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
![]()
1900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年,日本又与沙俄在中国的领土上爆发战争并获胜,随后进一步获得了在中国的特权。
随后的二十年间,欲壑难填的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抢德国的地盘,进攻中国绥远,直至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占中国东北。
眼见大清早亡,民国军阀混战,昔日强盛的中国,早已不复存在,昔日强大的大明军队,早已无迹可寻,日本人开始加紧了他们侵略扩张的步伐。
![]()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南京发动针对中国人的大规模屠杀。
遥想近600年前,大明王朝与日军的七年之战,最终将日本人赶出朝鲜,600年后,日本公然入侵大半个中国,我们艰难抗战8年,再次将日本人赶回了自己的岛国。
这一次,同样是在别国的土地上,同样是战败,可是,日本人依旧不承认自己败了。
![]()
1945年8月15日,在我们庆祝抗战胜利的特殊日子里,日本天皇向他的子民发布的却是《终战诏书》。
是的,你没有看错,是“终战”,而不是“投降。”
这一措辞本身,就直接反映了日本人从内心深处,从来就没有承认过失败。
天皇如此,誓死效忠他的子民自然更是如此。
![]()
3、胜利属于我们
此后,在美国的袒护下,一大批本该被严惩的日本战犯,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蒋介石政府更是直接放弃了对巨额战争赔款的要求,理由是中日要友好,要尽快帮助战后的日本恢复经济,重建家园。
农夫与蛇的故事再次上演。
![]()
经历过短暂的困顿之后,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经济开始迅猛发展。
与此同时,日本人开始系统性美化侵略历史,修改历史教科书内容,公然否定南京大屠杀,日本政要开始年年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日本人又开始了他们包藏祸心暗藏野心的蛰伏。
那一颗隐藏在日本人内心深处的军国主义心脏,从未停止它的跳动。
![]()
因此,日本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发出的“中国600年来都是日本的手下败将,现在他们也不是日本的对手”、“要是中日再打起来,中国肯定得被日本吞掉”的声音,绝非偶然。
只是,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财力单薄的大明,更不是积贫积弱的晚清,我们的经济总量早已是日本的三倍以上。
![]()
我们的海军有3艘航空母舰、52艘驱逐舰、14艘055型万吨大驱、70潜艇;我们的空军有超200架歼—20、超300架歼—16、400架歼—10C,我们还有国际上最先进的高超音速导弹东风—17以及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东风—41洲际导弹。
更不要说,我们现役兵力200万,预备役300万,日本自卫队总兵力仅24万。
![]()
此外,我国工业目前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已经成功构建全产业链工业体系,再也不是80年前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
如今,岛国日本赖以生存的海上交通线,全部处于我们的有效火力打击范围内,日本的海上能源进口通道,我们更是完全有能力随时做到完全阻断。
试问,这样的日本,还奢谈什么“要是中日再打起来,中国肯定得被日本吞掉”?
只是,作为重要邻国,我们希望日本明白,唯有回到和平共处的正确轨道上来,才能更好维护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参考资料:
1、《中方坚决反对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 老调重弹炒作“中国威胁”》林剑
2、《大放厥词!日退将竟妄言中国2045年入侵日本》 环球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