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读酥世家与网游《剑网3》的跨界联名引起了不小的热潮。
将“武侠江湖”的意象融入点心设计,推出包含门派月饼、绿豆糕等的联名礼盒。
![]()
◎图片源自剑网3官方号
这对于《剑网3》的玩家而言,购买的不仅是一盒点心,更是一份游戏情怀和身份认同,满足了他们的收藏欲望和社群归属感,极大增强了品牌好感和情感链接。
本文目录/ content
1:一口甜点背后的快乐密码:我们花的钱到底买了什么?
2:吃了真的会开心!聊聊烘焙食品自带的情绪魔法
3:网红品牌的爆火秘诀!它们是怎么“拿捏”情绪的?
4:烘焙品牌想要崭露头角,得学会卖“感觉”
01
一口甜点背后的快乐密码:
我们花的钱到底买了什么?
一款等待半年的天价吐司,三个专门囤面包的冰箱。这届年轻人正在用消费投票,选择他们渴望的生活方式。
在武汉一家手作面包店,140元的“爱马仕吐司”需要提前半年预订。年轻人一边抱怨“面包刺客”太贵,一边心甘情愿地买三个冰箱来囤积这些昂贵的手作面包。但与此同时,超市里5元的普通吐司却乏人问津。
![]()
◎图片源自小红书—天然气小姐-Ariel
这背后不是简单的消费升级,而是一场关于情绪价值的消费革命。
烘焙食品的功能正从日常饱腹蜕变为一种新型的的社交货币。在北上广深的写字楼里,手作面包就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和圈层认同感。
![]()
◎图片源自小红书—hey阿生
某购物种草平台上,,衍生出“碱水党”、“欧包派”等细分圈层。
![]()
“买普通面包是消费,选手作面包是投票——为慢生活理念投票”,一位手作店的主理人这样说道。
为什么年轻人愿意为高价烘焙食品买单?
《2024烘焙消费白皮书》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认为“揉面过程解压”。面包制作过程本身就成为了一种精神疗愈。某视频平台上,手作面包开箱视频平均获赞量是普通美食视频的2.3倍。

◎图片源自小红书—Begin Film
健康焦虑也是推动因素之一。手作面包的“三无配方”(无改良剂/防腐剂/人造奶油)精准击中年轻人的养生痛点。一位消费者反馈:“吃完肠胃没有负担,贵但值得”。
02
吃了真的会开心!
聊聊烘焙食品自带的情绪魔法
我们常说,食物是治愈心灵的良药。
热气腾腾的蛋挞,酥皮在唇齿间碎裂,
刚出炉的戚风蛋糕,轻柔得像一片云朵,
曲奇饼干在烤箱中逐渐染上金黄色的边,满屋飘散的黄油香……
这些是否也曾让你感到莫名的温暖与幸福?

◎图片源自小红书—海獭烘焙坊
烘焙的香气,是一把打开记忆的钥匙。
由气味触发的情绪记忆,能快速缓解焦虑,带来安全感。就像知名烘焙品牌Tikcake的设计理念:他们通过深度交流,挖掘顾客的生平故事、性格喜好乃至家族传统,将情感注入蛋糕设计。
![]()
![]()
◎图片源自小红书—傅米娅
一位客户为退休教师父亲定制的蛋糕,以书本造型为基底,扉页用可食用金粉写着“桃李满天下”,翻开的书页间夹着学生手写的祝福卡片,瞬间唤起了桃李满园的职业生涯记忆。
制作的过程,本身就很治愈。
烘焙需要专注——称量、搅拌、观察面团状态、控制温度和时间。这个过程迫使人们放慢节奏,专注于当下。
![]()
◎图片源自小红书—Triforce三重力
台南的“木瓜妈”品牌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他们坚持手作温度,所有产品均由创始人亲自研发,创办理念源自家庭温暖,品牌创始人希望顾客品尝到的感受“就像回到家,被妈妈拥抱”。
![]()
◎图片源自小红书—小葵物语
烘焙往往与分享紧密相连。
在某科技公司的产品上线庆典中,定制了“数据流”主题蛋糕,将核心代码以食用糖霜“打印”在蛋糕表面,员工们切开蛋糕时,发现每一层慕斯都对应不同编程语言的经典语法,既幽默化解了加班疲惫,又强化了职业认同感。
![]()
◎图片源自小红书—遇见里烘焙馆
烘焙是文化情感的承载者。
青岛的文创月饼就是一个精彩的例子。当地烘焙师将栈桥、五四广场、奥帆中心等青岛地标“装进”月饼里。每个月饼都是纯手工制作,饼皮是桃山皮,口感细腻,且每款口味都不一样。
![]()
◎图片源自小红书—青岛游礼
这些月饼不仅造型独特,还融入了地方特色食材,如崂山主题的月饼馅料中加入了崂山绿茶和崂山酸杏。这让消费者能够通过舌尖品尝到青岛特色美味,成为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媒介。
03
网红品牌的爆火秘诀!
它们是怎么“拿捏”情绪的?
走进任何一家网红烘焙店,你会发现顾客们首先做的不是品尝,而是拍照。
![]()
![]()
![]()
![]()
◎图片源自小红书—路陆克
这种场景正在全国各个城市上演:爸爸糖十周年庆典时,3天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营业额超11万;豪士面包的乳酸菌口袋面包上市即引爆市场,成为消费者争相抢购的热门单品。
这些成功的烘焙品牌不约而同地把握了一个关键趋势: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美味,更是情感体验。
![]()
◎图片源自小红书—FOR LONG马卡龙
当代消费者正在重新定义他们与烘焙食品的关系。美味口感只是基础,与之关联的情绪价值正成为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烘焙产业正在迎来情绪“食”代。
情感营销已经成为烘焙品牌的核心策略。巴黎贝甜在教师节推出“感念师恩”主题蛋糕系列,其产品研发负责人表示:“教师是社会的明灯,我们希望通过精心制作的美味蛋糕,帮助人们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
◎图片源自巴黎贝甜官方号
许多成功品牌会致力于将调性契合的IP转化为品牌情感资产。爸爸糖十周年庆典与卡皮巴拉小黄豚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
◎图片源自爸爸糖吐司面包官方号
爸爸糖借助卡皮巴拉“佛系松弛”的IP特性,巧妙传递“拒绝内卷、回归生活”的品牌态度。他们不仅推出系列联名产品,还制作了纸质内包袋、无纺布手提袋、帆布袋、贴纸等文创周边,强化了用户参与感。
在效率至上的商业时代,一块走心的蛋糕证明了:真正的仪式感从不是昂贵的堆砌,而是对细节的极致打磨和对情感的郑重对待。
04
烘焙品牌想要崭露头角
得学会卖“感觉”
成功的烘焙品牌都擅长将产品转化为情感载体。他们证明,当产品与消费者的情感记忆和日常生活仪式感相结合时,就能超越单纯的食物属性,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图片源自小红书—小葵物语
环境氛围是烘焙品牌卖“感觉”的重要因素。新兴烘焙品牌擅长通过空间设计强化品牌体验,让消费者在进入门店的瞬间就被独特的氛围吸引。
义利在宛平城开设的新概念店“义利Bread”,首先打破了传统面包店的设计模式。门店采用明档装修,划分为现场制作区、烘焙区、饮品区和堂食区四大区域,顾客可以透过玻璃看到面包制作的全过程。
![]()
◎图片源自小红书—LOLI的咖啡手账
这种透明后厨设计不仅展示了工艺水准,更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自信心与诚意,建立起深厚的信任感。
产品本身是品牌体验的基础。成功的烘焙品牌在产品创新上从不吝啬,既注重颜值,也关注健康趋势。
例如老牌烘焙品牌—面包新语,他们不断推出具有创意的烘焙产品,如抹茶红豆吐司、巧克力熔岩面包、咸蛋黄南瓜吐司等,满足消费者对新鲜感的追求。近年来,他们还积极推出低糖、全麦、无添加等健康系列产品,顺应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
◎图片源自 BreadTalk 官方号
视觉吸引力在现代烘焙产品中更是至关重要。许多品牌在产品包装和命名上下足功夫,结合流行文化、节日主题甚至跨界合作,推出限量版产品,增强品牌话题性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
![]()
◎图片源自小红书—KKKS
烘焙品牌越来越多地融入文化元素来提升产品附加值。苏州花园饼屋将江南文化融入品牌体验,门店设计融合江南园林风格,营造出一种“花园式”的用餐氛围。
![]()
◎图片源自小红书—黄油面包坊
他们不仅保留了苏州传统糕点的风味,如松子枣泥饼、苏式鲜肉月饼等,也不断创新推出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新品。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品牌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这种文化赋能的策略,让烘焙产品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为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媒介。
烘焙行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口味竞争,升级为价值体验的竞争。那些还在纠结产品定价的传统品牌,已经被新锐品牌用空间、产品和情感的三重价值构建,远远抛在了后面。
![]()
◎图片源自小红书—東垠设计事务所
烘焙的吸引力,远不止于舌尖。
它是现代灵魂在厨房里进行的一场自我疗愈,是一份无需华丽辞藻的情感载体,让人与人之间通过一份甜蜜的馈赠建立最纯粹的情感连接。

![]()
▲奶皮子蛋糕是下一款“脏脏包”,还是短期狂欢?
![]()
▲倒计时6天!第5届中国焙烤行业峰会+仟吉工厂+武汉特色门店游学!比赛、面包咖啡节、烘焙地图一站打卡!
![]()
▲探索纯真日式风味!日本面包世界冠军「山崎隆二」首次中国线下开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