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重的喘息、淋漓的大汗、弥漫的荷尔蒙、年轻的男女……
如今在KTV包厢里上演的,并非什么“不可描述”的画面,很有可能只是一场酣畅淋漓的金曲伴唱健身操。
曾几何时,KTV是城市夜生活的绝对主角。
然而随着娱乐方式的逐渐多元化,KTV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行业寒冬。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个行业即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又一颗“眼泪”时,它却在这届年轻人的“反向操作”中再次焕发生机。
01
在KTV实现牛排自由。
音响效果最好的自助餐厅。
在社交平台上,KTV早已被这届年轻人变成了“KTV大饭店”。
曾经只是包厢点缀的餐饮,如今成了许多年轻人选择KTV的首要理由。
他们热衷于发掘那些能提供高品质自助餐、特色小吃的KTV,将其视为一个环境私密、氛围轻松的主题餐厅。
在这里,热歌和麦克风都要放在一边,美食才是真正的主角。
![]()
有人沉迷于摄入卡路里,就有人热衷消耗卡路里。
更新潮的一拨年轻人已从“KTV大饭店”更进一步,将包厢当成了健身房。
当下已有部分KTV开始携手B站等平台,在全国门店上线了bilibili金曲跟练专区歌单,让KTV包厢秒变沉浸式健身房。
房门一关、音乐一起,你就不必再去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自己生硬的动作,完全沉浸在爆表的节奏中,跟身上的肥肉说拜拜。
当然,“赛事直播吧”“主题派对屋”这种早已被年轻人开发出来的玩法,如今依然方兴未艾。
在这届年轻人手上,一度站在悬崖边上的KTV似乎找到了一线生机。
02
年轻人重返KTV,绝非简单的怀旧,其背后是这代人消费逻辑的变迁。
他们不再仅仅为“唱歌”付费,而是为KTV所能提供的“情绪价值”和“空间弹性”买单。
在渴望社交又注重个人空间的当下,KTV包厢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半私密”环境。
它隔绝了外界的干扰,让熟人社交可以更放松、更深入。
同时,它又是一个共享空间,能承载小群体的共同情绪。
这种平衡,精准地击中了当代年轻人的社交痛点。
![]()
当然,能提供这种熟人社交的半私密环境还有不少,比如剧本杀和密室逃脱。
只是跟KTV比起来,后者不仅目标性更强,性价比也不高。
通常来说,在量贩式KTV消费一次人均大概在50~100元不等。
如果换到剧本杀和密室逃脱,人均立马翻了个台阶,来到80~600元区间。
对一群只需要一个半私密空间来DIY的年轻人来说,哪个性价比更高已经不言而喻。
更何况,剧本杀、密室逃脱虽然新鲜,但玩法相对固定,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循规蹈矩”。
而在KTV里吃自助餐、健身、看比赛,这种打破场所固有标签的行为,本身就带有一种戏谑和反抗的意味,无疑更契合年轻人的喜好。
03
不得不说,KTV行业走过了一场长达十年的残酷寒冬。
数据显示,全国KTV企业数量在2015年曾一度超过了12万家,达到历史峰值。
但截至今年5月,实际存续的KTV企业只有约4万家。
换句话说,十年间有超过8万家KTV企业消失在时代洪流中。
然而“僧少”却没换来“粥稠”,走进KTV的人也在同步减少。
自2020年以来,KTV行业的整体客流量下降了七成以上,市场规模也从巅峰期的千亿级萎缩到约500亿元。
![]()
好在,这个行业挺了过来,一些头部品牌正在重新找回市场。
比如用美食和健身留住年轻人的纯K,比如保持“无一店因亏损倒闭”的星聚会,比如以AI创新和轻资产突围的魅KTV……
这已不再是曾经那个只能靠包厢费和酒水盈利的传统KTV,而是一个被用户重新定义、被技术赋能、被创新驱动的“万能空间”。
只有夕阳思维,没有夕阳产业。
懂的都懂,未来已来。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看到这里,就点个关注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