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羽戈谈读书方法|“心中书不可少,案头书不可多”

0
分享至



案:关于读书方法的一组札记。

读书并无捷径

人之资质,或分高下,有人能一目十行,有人需一行十目,然而读书并无捷径,哪怕过目不忘,须得一一过目才行。不曾过目,必定遗漏,有时无伤大雅,有时则成致命伤。取巧者到头来往往栽在了这个巧字上。金毓黻云:“天下无便宜事,读书想占便宜尤不可能。读书不窥全录,善阅节本,或不阅本书,先读通论,忘本逐末,徒驰口说,凡朴学之士,必不出此也。”此言乃是至理,适合悬于案头。譬如研读历史,二手论著,只是媒介,最后还得回到一手史料上来,考镜源流,拾遗补缺,否则必有闪失,甚至酿成大错。我在这一块栽过的跟头,足以把二十四史砸出一个大坑。头破血流之余,终于记起了先贤的提醒:天下事哪有捷径?!

读书少而想法多

蒋寅解《论语》名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然必先学也,学方足以启思。未有不学而知思者。方今之世,多思者而少学者,唯其思者多不学也,是以其思或无知而狂悖,或孤陋而陈腐,卒以无所建树。”(蒋寅《金陵生小言》)不学而思,少学而多思,用大白话讲,即读书少而想法多,实属思想的大忌。相传杨绛曾婉讽求教者: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圣伯夫则直接吐槽青年托克维尔:“这个年轻人还没有学会什么,就已经开始思考了。”

以读书通世事

古人有一种论调,遇事不谐,常恨读书太少。明初宋濂与孙慎被捕,孙慎曰:“读书万卷,乃有今日!”宋濂则答:“为我读书少,未知明哲保身之理,读书何罪!”照今人看来,读书太多,容易读成书呆子,以致不知明哲保身。宋濂为什么反过来说呢?这则要引出明末陈继儒之言:“小儿辈不当以世事分读书,当以读书通世事。”按古人的读书观,读书乃是通世事的一种手段,读书通了,世事亦通,倘若世事不通,反证读书太少。

六经注我

黄宗羲有一名言:“读书不多,无以证斯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何谓俗学,可参其师刘宗周之言:“博而不约,俗学也。约而不博,异端也。”由此可知黄宗羲谈论的原来是博与约的关系。我们都知道读书讲究由博返约,怎么返,则成难题。黄宗羲的答案是“求于心”,把从外界汲取的学问化入自己的内心;或者如薛瑄警示的那样,读书要体贴到自己身上,才能得到真义。求于心或体贴到自己身上,不妨称之为六经注我,其对立面,则是我注六经。所谓由博返约,即从我注六经进化到六经注我。读书人有时必须具备一点六经注我的勇气或狂气。

寸铁杀人

朱熹谈治学,引大慧宗杲禅师之言云:“如载一车兵器,逐件取出来弄,弄了一件又弄一件,便不是杀人手段。我只有寸铁,便可杀人!”(《朱子语类》)治学如此,读书亦然。读书既要博览,却又不能贪多,此中尺度,只能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的理解是,博览对应的是视野,自然越开阔越好,然而读者必先在广阔天地立定脚跟,需要“有一书得力”(陈澧语),用朱熹的话讲,即手中时刻要有寸铁。善读书的人,能在满车兵器之中,取寸铁而杀人。

读书意味

读书之受用,往往不在立竿见影,而是于潜移默化之中融会贯通,拈花一笑。关于这点,谷林致扬之水信,所言十分透彻:“我实在没有给你做过一些什么,要是你觉得从我说的某句话中有些领悟,那并不是我说出了什么要义,而是你自己的悟性,叫做‘歪打正着’。我以为真爱书的人,大体上不能接受‘立竿见影’的观点。平时东翻西翻,不知不觉中有些沉积,某一天会忽然在一件不相干的事情上触发,于是引出一些不同于旁人的感受,这或者还够不上王静安说的‘蓦然回首’,而读书意味,竟在此中。”(谷林致扬之水,1992年4月26日)

读书人的快意

启功晚年撰联云:“饮余有量徐添酒,读日无多快买书。”有人改快为慎,未免小气、俗气。殊不见小注云:“快初作戒,转念不如快字。余生速读,究胜未读也。”不管读日还有多少,该买书便买书,读一本是一本,此之谓读书人的快意。

役于书

戴季陶谈孙中山读书方法:“我们读书是弯着腰去接近书,中山先生则是挺着胸膛在读书,合于他的需要的便吸取之,不合于他需要的便等闲视之。我们是役于书,而他则是役使着书。”其实一般人读书,起初都是弯着腰,读到一定阶段,则当挺起胸膛,此即自立。如果始终不能自立,那么弯下的将不止腰,还有膝盖。役于书是十分悲哀的事情(我曾说,读书读到最坏的地步,一是成为书的奴隶,二是成为知识的敌人)。对读书人而言,即便不能役使书,至少要保证不为书所役。

心中书不可少,案头书不可多

林彪书桌平时只摆一部书。一部读完,再换另外一部。他曾引古人之言:“心中书不可少,案头书不可多。”(案,《格言联璧》原文作“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这样才能专心致志做学问。另,林彪与秘书闲谈如何读大部头书:“每读一本书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有些章节要精读,有些可以粗读,有些索性不读。读书切忌平均使用力量。有时一目一页,有时一目十行,有时则十目一行,这样就可以大省精力。”这则有些东坡提倡的“八面受敌”读书法的意思。

读书三味

寿镜吾创三味书屋,关于三味,寿家后人解释道: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醯醢指用鱼肉制成的酱)。稻梁即饭,肴馔即菜,醯醢即酱。此说应出自北宋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研究经济史与制度经济学的刘瑞华教授则云:“经济学也有读书三味,读理论味如稻梁,读历史味如肴馔,各家学派,味如醯醢。”于我而言,政法如稻梁,历史如肴馔,哲学、文学等如醯醢。

读书不可存攀比心

苏轼《答毕仲举书》有龙肉与猪肉之喻:“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为浅陋。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这组比喻,用于读书,再也合适不过。读书切不可存攀比心,见他人从一本书中读出龙肉,心有不平,把到手的猪肉给丢了。大肉三百,一人能食几块,龙有龙味,猪有猪味,吃到嘴里,才是至味。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姚鼐把文章分作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自是正理。曾国藩从中取阴阳二字,借两仪生四象之旨,演绎出“古文四象”,分阳刚之文为太阳少阳,阴柔之文为太阴少阴,则属简单问题复杂化,已入魔道。古往今来,论文之法,一旦附会以阴阳、五行、八卦等说法,几乎都可以骗术视之(余岩《灵素商兑》云:“凡吾国一切学术,皆蒙阴阳之毒;一切迷信拘牵,皆受阴阳五行之蔽。邪说之宜摈也久矣!”)。试举一例。如“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先贤这么说,也许有其语境或切身经验,不过终归是欺人之谈,后人照单全收,未免上当,结果只怕难入经史之门。当然,惯于把这句话挂在墙上或嘴边的今人,往往并不读书。

与孩子一同读书

常有朋友问:小朋友写作文该怎么培养?答:多阅读,多练笔。问:小朋友不喜欢读书怎么办?答:这往往不是小朋友的问题,而是父母的问题,父母需要反躬自省,自己是否喜欢读书。许多时候,父母怎么样,孩子便怎么样,这正是家庭教育的要义。我常说,一个专制的父亲,断然教不出一个自由的孩子,欲使孩子自由,自己必先自由。阅读也是如此。现在流行亲子阅读,不是说给孩子读书,而是与孩子一同读书,可以读同一本书,可以坐在一起读各自的书,其意义,不仅在知识,更在亲情。

少年不必读诗经

见人拿诗经给儿童发蒙,窃以为十分不妥。儿童读诗,重在培养语感。然而语感恰非诗经所长,一来其采自民间,本有方言意味,更历数千年流离转徙,昔之语音,今难成韵,二来文辞古奥,语义之间的起承转合与今天的语言逻辑大相径庭,不消说儿童,成人读来都不舒畅。故此,除了那寥寥数首,少年人实在不必多读诗经。若论古诗入门,汉诗无疑更合适。汉朝被称作古代中国的少年时节,汉诗亦有少年意气,无论古诗十九首还是两汉乐府,哪怕书写伤心事,笔调依然明朗、明媚,深合哀而不伤之旨。如《白头吟》起首四句写分手,何其自然,何其明快:“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正是吾人向学要诀

1931年11月24日,陈约致信父亲陈垣云:“……日本暴行如此,殊令人发指。现全国既如是奋激,难免一战,在此情形,读书亦非其时矣。”日本暴行指前不久发生的九一八事变。12月6日,陈垣在这段话旁边批注道:“不读书又何如?”同日复信云:“此次来信说日本事,云读书非其时。然则我辈舍读书外,尚有何可做?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正是吾人向学要诀。近日此间学生纷纷往南京请愿,此等举动有同儿戏,借端旷课游行,于国事何补寸分,可为痛哭者也。凡事初一二次尚不甚感觉,多则变了无聊。如所谓政府不答应则将全体饿死于国府之前,此何语耶?壮则壮矣,其如大言夸毗何?此日本人所旁观而大为冷笑者也。人之大患在大言不切实,今全国风气如此,又何望耶。”后文谈及自己的立身之道:“我本来就是一读书之人,于国家无大用处。但各有各人的本份,人人能尽其本份,斯国可以不亡矣。难道真要人人当兵去打仗方是爱国耶?我对国事亦极悲愤,但此等事,非一朝一夕之故,积之甚久,今始爆发。在历史家观来,应该如此,又何怨耶。我不能饮酒,到不高兴时,报亦不愿看,仍唯读我书,读到头目昏花,则作为大醉躺卧而已。”在那个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的年代,陈垣竟如此冷静,如此质朴,所谓读书人的正大风范,正当如是。另说一句,陈垣与子侄孙辈的来往书信,后编成《励耘家书》,虽不如曾国藩、梁启超、傅雷等家书出名,却是一座宝山,自有可观之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太恶心!”男子回家发现床上躺着一对陌生男女,还和他打招呼!妻子却爆料……

“太恶心!”男子回家发现床上躺着一对陌生男女,还和他打招呼!妻子却爆料……

南国今报
2025-11-01 20:47:12
“女子开车撞死家暴丈夫”,当晚发生了什么?

“女子开车撞死家暴丈夫”,当晚发生了什么?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1 20:23:50
君合律师停车场被抓包!出轨乘务长致怀孕,反怼原配引全网怒议

君合律师停车场被抓包!出轨乘务长致怀孕,反怼原配引全网怒议

行者聊官
2025-11-01 10:45:08
火葬场烧尸人:见惯了生离死别,最喜欢年轻漂亮的女尸

火葬场烧尸人:见惯了生离死别,最喜欢年轻漂亮的女尸

吴学华看天下
2024-06-26 12:43:21
广东最新通知:11月1日起暂停办理!

广东最新通知:11月1日起暂停办理!

珠江时报
2025-10-31 12:59:18
西部排名又乱了:开拓者创NBA奇迹,勇士收大礼,8队排名互换

西部排名又乱了:开拓者创NBA奇迹,勇士收大礼,8队排名互换

篮球大视野
2025-11-01 15:06:02
1991年,一广东男子因吃饺子不蘸酱油被抓进监狱,如今他怎样了?

1991年,一广东男子因吃饺子不蘸酱油被抓进监狱,如今他怎样了?

霹雳炮
2025-10-31 19:37:00
这次媒体曝光的“刑讯逼供”事件,让我想起了美国的弗洛伊德!

这次媒体曝光的“刑讯逼供”事件,让我想起了美国的弗洛伊德!

走读新生
2025-10-30 14:58:41
南方省份一小区的三网宽带光箱,打开后惊呆了…

南方省份一小区的三网宽带光箱,打开后惊呆了…

通信老柳
2025-10-31 07:58:00
“6岁女童戏水池不幸溺亡”事件,有新进展

“6岁女童戏水池不幸溺亡”事件,有新进展

澎湃新闻
2025-10-31 18:08:10
买牛肉时,聪明人专挑这3个部位,全是精华,学会再买保证不吃亏

买牛肉时,聪明人专挑这3个部位,全是精华,学会再买保证不吃亏

简食记工作号
2025-11-01 00:11:15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周哥一影视
2025-10-23 12:39:17
百病不离肝!对肝脏最好的3种食物,一周吃2次,养肝护肝,别错过

百病不离肝!对肝脏最好的3种食物,一周吃2次,养肝护肝,别错过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11:53:11
如果在家突发心梗,黄金5分钟自救法,快了解,关键时刻可自救

如果在家突发心梗,黄金5分钟自救法,快了解,关键时刻可自救

风信子的花
2025-10-24 23:59:39
场内票?英媒:拉亚成收入最高的观众,近4轮3次0扑救躺赢

场内票?英媒:拉亚成收入最高的观众,近4轮3次0扑救躺赢

雷速体育
2025-11-02 06:25:16
段永平向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捐赠贵州茅台股票!市值达1500万元

段永平向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捐赠贵州茅台股票!市值达1500万元

红星资本局
2025-11-01 17:58:43
10岁男孩小伤住院,却多器官被切除,网友问:医院是在卖器官吗?

10岁男孩小伤住院,却多器官被切除,网友问:医院是在卖器官吗?

谭浩俊
2025-10-30 09:12:53
我妈53岁没一根白发!吃了20年的早餐方子,气血足到素颜发光

我妈53岁没一根白发!吃了20年的早餐方子,气血足到素颜发光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1 14:43:04
卢宁亏麻了?姆巴佩赛前手捧欧洲金靴奖和皇马全队合影

卢宁亏麻了?姆巴佩赛前手捧欧洲金靴奖和皇马全队合影

懂球帝
2025-11-02 06:25:07
秦雯袭警事件升级!官媒要求尽快调查,“瑞金二所”评论区沦陷

秦雯袭警事件升级!官媒要求尽快调查,“瑞金二所”评论区沦陷

小海娱计
2025-11-01 20:17:47
2025-11-02 06:44:49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7727文章数 121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郑丰林:中国当代年轻女画家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健康
艺术
教育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数码要闻

预热 2026 FIFA 足球世界杯,闪迪推出多款授权设计存储产品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艺术要闻

郑丰林:中国当代年轻女画家

教育要闻

2026高考报名,这八处变化一定要了解!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