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战火中,故宫文物的迁徙

0
分享至


宫门开启,人潮涌动,巍峨的宫殿俯瞰着广场上的游人,彰显着它金碧辉煌的威严气势,也彰显着它拥抱万方的宽宏气量。五个世纪的皇朝岁月为它涂上了皇权浓厚的华彩,无数的能工巧匠为之罄尽心力,只为满足天下一人的雄心与欲望,但如今,它已然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博物馆之一。历代帝王聚敛的财富,成为了人人皆可欣赏的文化瑰宝。无论是帝后踏足的御道,还是臣仆奔劳的永巷,金瓦朱墙编织成的皇家迷宫,如今行走其中的,皆是如你我一般的普罗大众。这一切,端赖一百年前故宫博物院的诞生,就像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院时,一位参观者所说的那样:“数千年宫殿尊严,昔为梦想所不可得到者,今略破悭囊,即允吾人昂首阔步,眺望谈笑于其间”。

如果说六百年前紫禁城的缔造,是一部恢弘壮阔的史诗;那么一个世纪前故宫博物院的诞生,更是一部起伏跌宕的巨制,政海狂涛中的明争与暗斗,战争革命中的辗转与坚守,解散、拍卖、拆除、改造……困厄丛生,劫难几经,每一座宫殿,都诠释了何谓侥幸,每一株古树,都见证了何谓重生。

从金碧辉煌,到岁月蒙尘,再到清点维护、迁移回归、科学保护,从皇家宫殿到故宫博物院,漫长的一百年,聚散有时,会合有时,悲伤有时,欢笑有时。

请你迈过紫禁城黄昏的门槛,走进故宫博物院的黎明。


本文内容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10月10日专题《进宫》B04-05版。

B01「主题」进宫

B04-B05「主题」出宫:故宫文物迁移记

B06「主题」进宫:“故宫学者要讲好故宫故事”

B07「主题」进宫:“我在故宫画小画儿”

B08「文学」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他用长句编织陷阱

撰文 | 赵客

1933年2月5日夜,北平城沉沉入梦。立春刚过,春饼的余香尚在唇齿之间,元宵节的花灯还未点亮,这座六朝古都便在北风的呼啸中,悄然翻开了中国文物保护史上最沉重的一页。

紫禁城太和门广场上,两千余只木箱静静陈列,如沉默的方舟,载着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血脉与精魂。商周青铜器上铭刻着礼乐最初的声息,唐宋书画间氤氲着文脉的温度,明清瓷器上闪烁着工艺的灵光。这些国宝即将驶出北平,踏上一段长达十余年的颠沛流离,从此像被迫远行的游子,背井离乡,只为躲避一触即发的战火。


2024年1月25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国宝的长征——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图/ICphoto

战火中决定南迁

元旦刚过,日军偷袭山海关的炮声震动了华北。平津危如累卵,故宫文物的去留,顿时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

其实,这场争论的暗潮早已涌动。自北伐成功、首都南迁,北平从政治舞台的中心退居边缘,市面萧条,人心浮动。这座昔日的帝都,恰如一位失宠的贵妇,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触痛她敏感的神经。国民政府接手故宫博物院之后,提出将故宫文物南运,立即引发了民众与学界的强烈反弹——他们担心此举将使北平彻底沦为“废都”。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华北局势日趋紧张,文物南迁之议再起。1932年8月,香港《工商日报》竟刊文称蒋介石欲将故宫文物售予美国以换军火。这则谣言在茶楼书肆间不胫而走,虽很快被证伪,却引起了陈寅恪、顾颉刚等学者的深切忧虑,迫使时任院长易培基亲自出面辟谣。

在纷纭的争论中,榆关的炮火如同警钟,将文物的去留问题推到了不容回避的境地。故宫人深知,一旦这些承载民族记忆的珍宝落入敌手,或将重蹈圆明园覆辙,文化血脉或将断绝。

耐人寻味的是,分道扬镳已久的胡适与鲁迅,在此事上却罕见地站到了一处。胡适认为,在全国皆危的形势下,文物留在北平反倒更安全——有国际社会注视,日本人未必敢在紫禁城内公然毁坏;且文物浩繁,长途运输中的风险更不可测。鲁迅的态度则更为尖锐,他以诗句“寂寞空城在,仓皇古董迁”直指要害——在国土尚未保全之时,不守百姓而守古物,实在是舍本逐末。

然而,在马衡、李宗侗等故宫人眼中,这已非简单的去留之争。在他们心中,王朝可以更迭,国土可以沦陷,但文化之根绝不能断。这些现代知识分子以一种超前的眼光,将文物视作中华文明的火种,誓要在战火中为民族守住这缕不绝的薪火。

尽管反对者声势浩大,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在国民政府行政院令批准后,决定将文物南迁。

押送无价之宝

如此大规模的文物搬迁,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虽藏龙卧虎,专家学者如林,却谁也没有过这样的经验。

最初装运用的是装纸烟的旧木箱,但因木板单薄极易破损。故宫人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全院迅速赶制统一规格的新木箱——长三尺,高宽各一尺五寸,既坚固又便于堆叠运输,堪称特制的“诺亚方舟”。

箱体只是外壳,真正的保命秘诀在于包装的匠心。有人灵机一动:“不如请琉璃厂古玩行的老师傅来!”他们常年替买家打包寄货往海外,自有一套章法。于是,往日庄严肃穆的太和殿广场,一时热闹得如同工地。木箱堆叠如山,锤声、钉声此起彼伏,在紫禁城六百年的历史上,从未有过这般景象。

故宫人一边监督师傅们包装,一边学习装箱技巧,渐渐悟出了装箱的诀窍——“紧”与“隔离”。其中最考验功夫的,当属那些“薄如蝉翼,脆似蛋壳”的脱胎瓷器。那志良先生曾生动描绘:工匠们先在箱底铺厚棉垫,放上一只脱胎瓷碗,碗内加薄棉,再套入另一只碗。两只碗用棉花层层裹紧,外包纸张,系上绳子,如襁褓中的婴儿般小心翼翼放入箱内。底层铺厚稻草,四周与碗身之间都要用棉花塞实,再加上一层棉花、一层稻草,最后钉牢封口。正是这般“层层设防、密不透风”的工序,让这批脆弱得几可吹散的瓷器,在十余年的迁徙中几无破损。

轻薄者难装,笨重者亦难装。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的十件先秦石鼓,自唐代出土以来,便以篆书之祖、中华第一古物的声名著称。石鼓通体圆浑,每件重逾一吨,鼓上所刻“石鼓文”,自明清以来一字抵万金。然而历经千年风雨与拓印,鼓面多处龟裂脆弱,稍一受力便可能崩落。

为石鼓装箱的任务落在文物馆副馆长庄尚严肩上。走投无路之际,他只得求教于北平大收藏家霍保禄。霍氏慨然传授秘法:先用极薄的高丽纸蘸水,逐缝贴入裂痕——这一精细至极的工序竟耗去近一个月时间;再以棉花层层包裹,糨糊黏合,细麻绳扎紧,外覆厚高丽纸,再加裹三四层棉被,用粗绳箍紧。如此,每一方石鼓都成了体积倍增的庞然巨物,再入特制木箱,塞紧、钉牢,外覆稻草,用钢条扎封。至此,十鼓方算安顿妥当。

装箱既毕,新的难题接踵而至——谁来押送这批无价之宝?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批文物迁移带有试水性质,需要有人去“蹚路子”,摸着石头过河。箱子里装满了包括文渊阁《四库全书》在内的珍贵文物,数量之多、重要性之重令人心惊,更何况匪盗横行,沿途或将险象环生。任何一次闪失,都可能让整个计划付诸东流,负责人怕是要“无颜见江东父老”。此时,故宫秘书吴瀛先生带着“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惧,不过一个‘义’字而已”的信念,慨然应允易培基院长的恳请,自嘲是《水浒传》里的“青面兽杨志”——押送文物可比“生辰纲”重要千百倍,一旦有失,唯有以死谢罪。

2月6日清晨5时,天尚未亮,首批两千余箱文物装满两列火车。为避免日军轰炸,列车如隐秘的行军,从北平正阳门西车站沿平汉铁路南下,经郑州绕道陇海铁路东行,至徐州后沿津浦铁路南下,最终抵达南京浦口。每节车厢有宪兵荷枪实弹保卫,车顶架设机关枪。所幸一路顺利,2月10日,首批文物安全抵达南京。

然而,荒唐的是,文物虽至,国民政府竟未议定存放地点。吴瀛等人在浦口火车站苦守四十余日,操碎了心。他们一方面奔走于各方政客之间协调斡旋,另一方面又担心南京初春的细雨侵蚀珍贵文物。装载国宝的列车,就像被遗弃在铁轨上的孤儿,静静等待着命运的安排。最终,这批文物被确认运往上海法租界存放。自此至五月,故宫一万三千余箱文物分五批南迁上海,编号特意使用“沪上寓公”——古物馆用“沪”字,图书馆用“上”字,文献馆用“寓”字,秘书处用“公”字,寓意这些国宝只是“暂居上海的客人”,终将北返。

1936年8月,南京朝天宫文物保存库落成,存沪文物分五批运抵南京。次年1月,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成立。

然而,国宝的安宁不过是昙花一现。


“国宝的长征——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图/ICphoto

“人在文物在”

1937年,“七·七事变”的炮火燃起,“八·一三事变”爆发,南京的和平瞬间破碎。国宝在朝天宫新建的钢筋水泥仓库中安居还不到一年,便不得不再次启程。故宫人立下“人在文物在”的誓言,将文物分作南、中、北三路,溯江西上,朝着大后方逶迤而去。这一去,便是八年的山长水阔。

南路的八十箱文物堪称“精华中的精华”,内含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等绝世珍品。1937年8月14日,淞沪战火方炽,这批国宝自南京出发,经汉口、长沙,暂存湖南大学。但很快长沙也落入敌人空袭范围,文物不得不再次转运。此后文物绕道桂林,最终藏身贵州的一个天然溶洞——安顺华严洞。1944年12月,为躲避日军对独山的威胁,南路文物被转移至四川巴县飞仙岩临时仓库。

中路的文物为最大宗,沿长江黄金水道,经汉口、宜昌、重庆,最终存入四川乐山。在重庆转运宜宾之时,故宫的朱学侃先生自告奋勇,在一片漆黑的船舱上散步估量装箱容量,谁知舱口盖子没有盖上,朱先生不慎跌入舱里,以身殉职。宜宾到乐山段,每年只有6月到8月间才能行驶轮船,工作人员不得不与枯水期赛跑。在乐山卸货时,木船纤绳突然断裂,船只如离弦之箭冲向滔滔江水,直奔乐山大佛而去。眼看就要船毁人亡,未料船只竟自行在沙滩上搁浅,真如大佛庇佑。

北路文物则遭遇“蜀道难”,文物列车抵西安后,很快转运至宝鸡,暂存于关帝庙和城隍庙。不久,文物又在大雪中翻越秦岭,由汽车运抵汉中,继而辗转至四川峨眉。从汉中到成都的565公里路程中,横亘着五个渡口,没有桥梁。押运人员不得不冒着天大的风险,将汽车开上竹排,然后用纤绳拉着竹排逆流而上,再顺流斜行到达对岸。在绵阳附近,一辆新绥公司的汽车翻了下去,所幸文物无损。那志良先生感叹:“有人说,文物是有灵的,炸弹炸不到它,翻车也毁不到它。”

与三年前不同,这次西迁完全是在战火和极度紧张的交通管制中进行的。此时中国自己的船只多被征调,即便杭立武先生手握蒋介石的最高指令,依然无船可派。万般无奈下,只得转而求助外国轮船公司。但“洋人们”担心运载中国货物会遭日军轰炸,更担心运送“国宝”被日本人“秋后算账”,船员甚至要求杭立武上船同行,作为“人质”,以备日机轰炸后有索赔对象。最终,仰赖国民政府中枢和交通部、中英庚款委员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运输文物的轮船才敲定。轮船来时不定,为了抢运文物,他们吃住都在江边,也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只要一听说有了船,便不分昼夜地装运。

然而物力终有不逮,1937年12月初的南京,天上日机猛烈轰炸,数十万难民拥挤在码头,剩下的2900余箱文物已无法装船,只得又运回了朝天宫文物保存库。西迁的一万九千余箱文物,从繁华市井的仓库辗转至秦岭南麓、巴蜀深处,栖身于祠堂、庙宇乃至幽深的溶洞之中。在西南群山深处,守护者们面对的,是棘手的存放与保管难题。

国宝西迁,最难缠的敌人,莫过于无孔不入的潮气与潜伏的白蚁。纸质、丝绸、古籍文献等“娇嫩”之物,一旦受潮生虫,便可能付诸东流。在乐山,办事处仍沿用南京库房办法,用横竖木条钉成屉子放置箱子。

守护南路文物的庄尚严则在安顺华严洞建起木屋,仿日本正仓院形式以抵御潮湿。天气晴好时,他们会将字画取出晾晒。这“晾晒”是技术活,每次需专家亲自动手,并有卫兵把守,小组人员签字确认。庄尚严之子庄灵回忆,儿时常在华严洞场院外,看官兵唱着《大刀进行曲》,荷枪守护场中晾晒的古物。

北路的西安行营曾决定在宝鸡挖山洞作库房,很快凿出四个大山洞。但故宫人谨慎地先用装报纸和旧杂志的箱子做了个实验,一周后箱子长了毛,杂志已潮得揭不开。如果贸然将书画存入,无异灭顶之灾。这个花费巨力凿出的“安全屋”最终被弃。文物到达峨眉后,办事处主任那志良发明新法:将木墩做成“凹”字形,缺口向上,架以长木杠,上堆箱子。此法使箱底通风,且便于检查白蚁,后来被普遍采用。不仅如此,每天的清晨和午后,工作人员还要进入库房,跪在地上一块一块仔细检查鹅卵石下是否有白蚁筑起的隧道。若发现白蚁踪迹,立刻卸下箱子,挖深坑倒入防蚁药水,用石块灰土垫平后,再重新摆放箱架与文物。

防火更是被列为头等大事。日常管理中,库房内外严禁吸烟,周围不得贮存危险物,同时备好消防设备。那志良曾以一桩拆房的壮举保全北路文物:峨眉县城突发大火,火势直逼存放文物的武庙库房。那时峨眉尚无自来水,全靠人们从井里打水,肩扛手提,面对熊熊大火简直是杯水车薪,文物危在旦夕。那先生决定拆除毗邻库房的所有房屋,强行建立“隔离带”。老百姓们自然反对拆自家的房子,在此分秒必争之际,那先生当机立断,承诺若大火未及,故宫承担一切损失。当大火冲出峨眉县城的西门时,正是被这道隔离带所阻,武庙库房安然无恙!


一场文物迁徙奇迹

支撑这场文物迁徙奇迹的,是那一代故宫人始终如一的典守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对文物的精心守护上,更体现在他们身处困境仍不忘文化使命的担当。

1935年,故宫博物院就从南京朝天宫库房中精选出735件文物精品,远赴伦敦参加“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这是中国文物首次大规模在欧洲展出,让世界得以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故宫人依然坚守着文化传播的职责。

1943年冬,故宫在重庆两路口中央图书馆举办了“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书画展览会”。这是抗战期间后方唯一的一次故宫文物公开展览。展览精心挑选了包括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卷》、李公麟《免胄图》等晋唐宋元名迹,还有特意选出的宋高宗《赐岳飞敕》等能够激发民族气节的作品。在日寇空袭的威胁下,参观者们依然络绎不绝,这些千年文物以其不朽的艺术魅力,坚定了民众抗战必胜的信念。



重庆展览会展品目录及参观须知。图/故宫博物院

抗战胜利前夕,为“报答西南父老协助运输、保卫之劳”,故宫又在重庆和成都举办了“书画告别西南父老展览”。展览盛况空前,仅成都一地就接待了五万五千人次,足见国宝对民众精神的巨大感召力。

在这漫长的守护历程中,故宫人以各自的方式践行着典守精神。院长马衡在后方竭力筹款,当得知那志良因家人生计困顿欲回北平时,他欲变卖自己的家产相助,使那志良坚定了留守文物的决心。

在贵州安顺,庄尚严一家在清苦中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风骨,将这华严洞视为“读书山”,和夫人申若侠女士吟诗唱和。庄先生的孩子们在华严洞的露天场院里看着最好的中国字画,晚上还与父亲玩“文物接龙”的游戏,在心中种下了文化的种子。那志良在押送文物的艰辛途中苦中作乐,见到剑阁栈道旧迹,不禁引用前人诗句感叹“应被旁人画里看”,展现出文人特有的浪漫情怀。

梁匡忠一家的经历更是与文物迁徙紧密相连。他的五个孩子分别在文物存放地出生,名字记录着文物迁徙的轨迹:梁峨生(峨眉)、梁嘉生(乐山古称嘉定)、梁金生(南京)、梁宁生(南京)、梁燕生(北京)。

在这样的清苦环境中,故宫人对学术的探索也从未停止。庄尚严研究印章,吴玉璋研究瓷器,那志良研究石鼓和玉器。他们将流浪异乡与精神困顿的矛盾情绪,通过“物我合一”的研究得到了宣泄,人人成为了专家。

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共同构筑了故宫人在那个特殊年代的文化坚守。他们不仅守护着有形的文物,更传承着无形的文化血脉,用行动诠释了“文化之不灭,象征民族之不屈”的深刻内涵。


文化之根不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分散在各地的故宫人喜极而泣,终于可以东归了!这趟文化远征终于要结束了!

然而这场归途同样曲折。

他们先将分散在四川巴县、乐山和峨眉的文物集中于重庆,临时存放在南岸的贸易委员会旧址。直到1947年5月,文物才分陆路、水运两路全部迁回南京朝天宫。幸运的是,留在南京的文物虽经日寇之手,却意外地未曾损毁流失。至此,故宫文物终于得以重新汇聚一堂。

历时十余年的漂泊,数万箱国宝行程数万里,最终清点时仅极其个别损毁遗失。这在旁人看来是奇迹,在故宫人心中,不过是“把文物看得比命重”的誓言最终兑现。

然而,战火硝烟并未远去。随着国民党的节节败退,故宫文物面临最后一次,也是最悲情的一次分流。1948年底,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挑选部分精品运往台湾,院长马衡等人将文物运回北平本院的意见未被采纳。从1948年12月22日至1949年2月22日,共有2972箱文物,分三批被秘密运往台湾。这些文物装上了海军部的“中鼎号”轮船、招商局的“海沪轮”商船,以及海军部的“昆仑舰”。押运人员庄尚严、那志良等人,心情沉重地护送着这些国宝,跨过台湾海峡,最终在台中北沟库房安顿下来。

而留在南京的万余箱文物,在1949年后分三批运回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剩余的约2221箱则留在了南京博物院。文物历经战火而得以完整保存,却最终形成了海峡两岸“一个故宫,两个博物院”的特殊格局,成为那场浩劫留下的最后凄怆一笔。

故宫文物南迁,这场被誉为“世界文物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的迁徙,其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文物保护。它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伟大守护,更是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迸发出的文化自觉与责任担当。它以无声的方式昭示后人:山河可以破碎,岁月可以流逝,但只要文化之根不灭,中华民族的精神便永不倒下。

这场迁徙,更是一曲关于人性的颂歌。那些在战火与困顿中仍选择坚守的故宫人,他们的故事与信念,与国宝一同镌刻在民族记忆中,成为永恒篇章。正是这些身处幕后、默默付出的英雄,用十余年的坚忍与执着,为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续写了最动人的一笔。即便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终将淡去,但他们以双手、心血与信念铸就的精神,如同被封存的珍宝,历久弥新,永垂不朽。

本文为独家原创文章。作者:赵客;编辑:何安安;校对:薛京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2024书评周刊合订本上市!

点击书封可即刻下单


了解《新京报·书评周刊》2024合订本详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再过20天,那些嘲讽雷军的人,就要被啪啪打脸了

再过20天,那些嘲讽雷军的人,就要被啪啪打脸了

象视汽车
2025-11-01 07:00:03
随着国安4-0亚泰,泰山2-1,中超积分:1队锁定降级,2队保级成功

随着国安4-0亚泰,泰山2-1,中超积分:1队锁定降级,2队保级成功

何老师呀
2025-11-01 18:06:50
中企刚买4船美豆,特朗普又变卦,下架大批中国货,不准中方违约

中企刚买4船美豆,特朗普又变卦,下架大批中国货,不准中方违约

云鹏叙事
2025-11-01 10:25:36
巴萨噩耗!2亿巨星或休战2-3个月:耻骨剧痛2月 3大能力下滑明显

巴萨噩耗!2亿巨星或休战2-3个月:耻骨剧痛2月 3大能力下滑明显

风过乡
2025-11-01 19:16:35
木村拓哉现身东京电影节,老得惨不忍睹,擦粉底抹口红,像个女生

木村拓哉现身东京电影节,老得惨不忍睹,擦粉底抹口红,像个女生

心静物娱
2025-11-01 15:21:26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0-27 00:27:29
福州楼市迅雷不及掩耳,福州待售二手房从51352套变成了51074套

福州楼市迅雷不及掩耳,福州待售二手房从51352套变成了51074套

有事问彭叔
2025-11-01 21:00:57
世界首家5万亿美元公司大公子 黄仁勋儿子:帮老爸工作有时很辛苦

世界首家5万亿美元公司大公子 黄仁勋儿子:帮老爸工作有时很辛苦

阿纂看事
2025-11-01 16:33:31
马斯克评价特朗普:他并非完美也不邪恶;透露特斯拉或年内发布飞行汽车原型

马斯克评价特朗普:他并非完美也不邪恶;透露特斯拉或年内发布飞行汽车原型

鲁中晨报
2025-11-01 14:59:04
从龙应台到郑智化再到馆长,来自岛内的傲慢与偏见!

从龙应台到郑智化再到馆长,来自岛内的傲慢与偏见!

谈芯说科技
2025-10-31 16:56:37
现场验货很成功,安德森vs曼联:3次关键传球+14次夺回球权

现场验货很成功,安德森vs曼联:3次关键传球+14次夺回球权

懂球帝
2025-11-02 03:13:10
少妇玉米地被奸杀,强奸部位及其变态

少妇玉米地被奸杀,强奸部位及其变态

史记趣闻
2025-10-31 20:25:03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一只番茄鱼
2025-10-31 22:46:33
司晓迪硬刚李云迪:睡我、拉黑、玩消失!

司晓迪硬刚李云迪:睡我、拉黑、玩消失!

TVB的四小花
2025-11-01 08:37:26
杨佑宁和老婆首同框,想拉手却遭拒绝,全程无交流眼神中都是嫌弃

杨佑宁和老婆首同框,想拉手却遭拒绝,全程无交流眼神中都是嫌弃

嫹笔牂牂
2025-11-01 07:46:21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公子麦少
2025-11-01 22:57:15
活久见!山东一宝马汽车“穿棉袄”,网友:天冷,别冻着我的活爹

活久见!山东一宝马汽车“穿棉袄”,网友:天冷,别冻着我的活爹

火山诗话
2025-11-01 13:41:41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姜大叔侃球
2025-11-01 20:27:43
刘强东,能不能给“奶茶妹”买好点的Bra,衣服总感觉穿不合身

刘强东,能不能给“奶茶妹”买好点的Bra,衣服总感觉穿不合身

娱乐故事
2025-10-30 14:00:25
通背拳传人与老外互扇耳光!第一下被打出血,第三下被打晕翻白眼

通背拳传人与老外互扇耳光!第一下被打出血,第三下被打晕翻白眼

念洲
2025-11-01 12:37:45
2025-11-02 04:00:49
新京报书评周刊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书评周刊
最专业的书评,最权威的文化
12652文章数 2105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游戏
数码
健康

旅游要闻

运河明珠,千年守望:杭州拱宸桥的前世今生与文化密码!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GTA》为什么经久不衰?丹·豪瑟透露制作理念

数码要闻

预热 2026 FIFA 足球世界杯,闪迪推出多款授权设计存储产品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