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一座城的100年与5次重生

0
分享至

来源:凤凰 空间(ID:fhkj666666)

本文已获得授权

100年前的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这座历经明清两代王朝的皇家禁苑,从此变为向全民开放的文化殿堂

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也是紫禁城建成605周年


(图源:unsplash)

如果在中国文化的无数符号里只选一个,那么故宫应该是最有资格的。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其本身也是一部气象万千的中华美学宝典,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完美承载。


《末代皇帝》剧照(图源:豆瓣)

王朝会终结,但是建筑之美不会过时

故宫犹如一株老树,自种子落地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生长,在作为博物院开放的100年中,故宫已经不只是历史的象征,还真正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一次次重生。


(图源:unsplash)

01

第1次重生:

从帝王的宫殿到人民的博物院

空间的革命

紫禁城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前有玉带形的金水河,后有景山护卫,整体布局着重礼制风水,城内建筑依据周礼宫殿制度,按“外朝内廷,左祖右社”设计。


明代人绘《北京宫殿图轴》(图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1925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十四周年纪念日,故宫博物院开院典礼在乾清宫广场举行,神武门挂上了“故宫博物院”的匾额。这一天,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建筑群完成了它最深刻的转型——从为一人服务的皇权象征,转变成为所有人服务的文化殿堂。


李煜瀛题“故宫博物院”牌匾(图源:公众号“故宫博物院”)

“紫禁”二字,本就是一种建筑语言的极致表达。紫微垣,天帝居所;禁,皇家禁区。这道高墙划分出了两个世界:墙内是帝王一人,墙外是万千黎民

沿着那条举世闻名的中轴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巍然屹立,构成了前朝的核心。这里是国家典礼的舞台,是皇权至上的物化表达。而北部的后寝区域,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西六宫,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帝王家世界。

如今,这一切都变了。

昔日的禁区变成了今天的开放区,东西六宫的绝大部分区域,都已成了展厅。

紫禁城故宫,改变的不仅是名字,更是这座建筑群的灵魂


(图源:unsplash)

02

第2次重生:

在战火中

如何打包一座紫禁城

1933年,日军攻陷山海关,华北情势危急,1933年2月7日清晨,为躲避日寇战火侵袭,故宫博物院第一批南迁文物午门悄然出发,开始了南迁的历程,先后有五批故宫文物,共计一万三千多箱,辗转数万里迁徙,跨越上海、南京、四川等地,其间文物基本保存完好,创造了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奇迹


1933年,文物自故宫太和门广场起运(图源:公众号“故宫博物院”)

故宫文物的南迁路线图,就是一部用脚步绘出的文化地图。

故宫文物南迁保护的不只是器物本身,更是紫禁城的文化基因建筑基因


南迁的故宫文物在川陕公路运输的艰苦状况(图源:公众号“故宫博物院”)

故宫里的可移动文物可以南迁,但故宫(紫禁城)这座不可移动文物该怎么办呢?

这段时期,最值得一书的是,营造学社在日本人眼皮底下完成了对紫禁城的测绘工作

营造学社对于故宫建筑的测绘,早在1934年就开始了。营造学社法式组组长、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随即率领测绘团队展开工作,在紫禁城里,他每日上梯爬高,成为真正的“梁上君子”,而梁思成的助手莫宗江,那一年才18岁,没学过一天建筑,却凭着极高的天赋和悟性,成为学社最优秀的绘图员。

营造学社对故宫的全面测绘,开创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先河。


营造学社测量故宫时的老照片,1935年前后(图源:公众号“故宫博物院”)

至北平(今北京)沦陷前,营造学社成员完成了对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角楼等60余处建筑的测绘。他们将紫禁城的建筑密码转化为精确的图纸数据


营造学社测绘的故宫文渊阁平剖面图(图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1937年,卢沟桥的枪炮声响了,营造学社南迁,对故宫古建的测绘工作不得不遗憾中止。已完成的1898张测绘图纸被小心翼翼地存入了天津英资麦加利银行保险库中。不幸的是,两年后天津发生水灾,有一千多张被水浸泡的测绘图稿被抢救出来,曾参加测绘的成员对它们进行了整理和补绘,在保存至今的故宫测绘图上,还可以看见清晰的水渍。

这些图纸,成为紫禁城的“基因图谱”,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在之后的文物保护修复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梁思成绘制的太和门实测图(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03

第3次重生:

几代匠人的百年接力

让紫禁城到今天仍保持生命力

让600多岁的建筑群保持生命活力的,是那些掌握着古老技艺的现在匠人。

1950年6月,故宫博物院成立了工程组,负责古建修缮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事项,修复故宫的匠人,一代代传承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故宫角楼修缮的参与者(《我在故宫六百年》截图)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出圈,不少人第一次注意到这些“故宫文物医生”们的日常,故宫匠人们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

面对残缺的文物,修复师们投入毕生所学对其进行修复保护,让古人的精湛技艺再现。


(《我在故宫修文物》截图)

2021年,又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带领观众们深入故宫古建部、修缮技艺部、文保科技部等部门。

我们看到,匠人们仍然遵循着传统的“八大作”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


(《我在故宫六百年》截图)

这些匠人是传统建筑技艺活态传承者。他们不仅让紫禁城的建筑得以延续,更让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与工艺得以留存。

04

第4次重生:

“数字孪生”

建造一座永不关闭的紫禁城

走过百年,故宫正在用最前沿的科技,为自己创造一个新的“数字分身”,开启下一个百年的征程。

截至2025年,故宫已完成超过10万件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养心殿乾隆花园等一批以往无法开放的区域,如今可以通过VR技术让观众“走进去”。


数字文物库(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故宫试点应用。通过高精度三维建模,在一个“数字孪生”世界中既能高清还原故宫建筑颜色,还能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修复模拟展览策划


“故宫·腾讯联合创新实验室”数字孪生模型(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这让人不禁想起营造学社当年的测绘工作,从皮尺手绘图纸,再到三维激光扫描,工具在变,但那份为后世留下精确记录的初心始终不改。

05

第5次生命:

新故宫

古典精神的当代延伸

一些与故宫有关的新建筑,正在赋予百年故宫新的生命。

2021年6月开放的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是当年故宫文物南迁途中的一个秘密停留点——重庆安达森洋行,该纪念馆由建筑师张永和与团队进行建筑修复、改造

现存单体建筑八栋,其中文物保护建筑四栋,保存了原有的结构、材料、工艺,“新”与“旧”的融合恰到好处。


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图源:非常建筑)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由著名设计师严迅奇操刀设计,以“中国传统建筑”“中国艺术”“香港城市景观”三大元素为灵感,对故宫文化进行全新的解读,创造性地表现出“古今和熠”的融合之美。

建筑主体呈倒转梯形,仿佛一个方形大鼎,线条简洁、流畅。建筑以紫禁城建筑群的主色调作为基调,以米金色为主,以深红冷灰色作为点缀,并呼应故宫建筑文化的设计细节。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图源:Archdaily,摄影:Edmon Leong)

“中轴线”的概念,也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一大特色,博物馆内部参照紫禁城中轴空间平面递进的布局,层层递进贯穿整座大楼,引领访客向上层参观,通过中空天井设计让自然光线透入地下大堂,增添空间感通透感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大堂(图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官网)

备受瞩目的故宫北院区项目,是故宫在建筑上一个重磅的未来规划,预计将于2026年5月完成竣工,这里将成为集展示、修复、保存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

它并不是一个仿古建筑,而是一个与六百年紫禁城进行时空对话的当代建筑。


故宫北院效果图(图源: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建筑外观沿用紫禁城红墙金瓦风格,屋脊重檐形态则借鉴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屋顶线条,对古典建筑元素进行现代转译。

故宫北院内部将设12间展厅,展览面积约3.3万平方米,是故宫本院展览空间的2~3倍。文物修复空间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未来将向公众展示部分修复过程,提升互动体验。


故宫北院效果图(图源: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结语


(图源:unsplash)

从营造学社的皮尺测绘到今日的数字孪生,从文物南迁的万里长征到现代匠人的精雕细琢,故宫的保护传承之路,正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百年历程的缩影

下一个百年,故宫将继续它的传奇。

参考资料

《故宫文物南迁》(作者:祝勇,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紫禁城六百年:从皇宫到博物院》(公众号“故宫博物院”,作者:徐婉玲 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研究馆员,谢安平(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馆员)对本文亦有贡献)

戳图片即可购买

本书不仅梳理了中国传统色彩的历史脉络,还依据古籍记载和传统工艺实践,细致考证每一种颜色的来源,讲述其背后的文化意象。从春秋时期“五正色”体系的形成,到历朝历代色彩表达的日益丰富,再到植物染、矿物染等传统技艺的复现,书中内容既有理论溯源,又有实践指导,兼具学术价值与实用性。

- End -

内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凤凰空间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司晓迪硬刚李云迪:睡我、拉黑、玩消失!

司晓迪硬刚李云迪:睡我、拉黑、玩消失!

TVB的四小花
2025-11-01 08:37:26
海南特大暴雨破纪录,多地停课!台风“海鸥”明天继续带来强风雨,新台风或将生成

海南特大暴雨破纪录,多地停课!台风“海鸥”明天继续带来强风雨,新台风或将生成

极目新闻
2025-11-04 11:42:26
杨国福麻辣烫回应“1斤豆芽卖28元”

杨国福麻辣烫回应“1斤豆芽卖28元”

大象新闻
2025-11-01 18:26:07
“最美女婴”出生就走网络,皮肤白、大眼、高鼻,让人羡慕不已

“最美女婴”出生就走网络,皮肤白、大眼、高鼻,让人羡慕不已

小书虫妈妈
2025-10-24 10:02:18
此人官至总司令,将女兵霸占,还点名要宋美龄,最终被活埋黄河边

此人官至总司令,将女兵霸占,还点名要宋美龄,最终被活埋黄河边

云霄纪史观
2025-11-01 09:12:27
虽败犹荣,吉迪三双闪耀队史

虽败犹荣,吉迪三双闪耀队史

环球体坛啄木鸟
2025-11-03 20:20:09
利好突袭,直线拉升!000753,1分钟冲涨停

利好突袭,直线拉升!000753,1分钟冲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11-04 11:00:40
甘肃挖出“比兵马俑还震撼”的祖坟,专家:终于找到大秦帝国的根

甘肃挖出“比兵马俑还震撼”的祖坟,专家:终于找到大秦帝国的根

历史求知所
2025-10-27 20:05:12
月嫂恶意摇晃7个月婴儿,家长看了监控气得发抖,对方甚至还发短信辱骂

月嫂恶意摇晃7个月婴儿,家长看了监控气得发抖,对方甚至还发短信辱骂

极目新闻
2025-11-03 23:50:20
A股,“神奇两点半”再现!一个老段子又火了

A股,“神奇两点半”再现!一个老段子又火了

每经牛眼
2025-11-04 15:31:21
微塑料的“解药”,可能就藏在你涮火锅的食材里!爱吃的人赚了

微塑料的“解药”,可能就藏在你涮火锅的食材里!爱吃的人赚了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3 11:15:07
白酒立大功!医生研究发现:糖尿病喝白酒时,或有3种好处!

白酒立大功!医生研究发现:糖尿病喝白酒时,或有3种好处!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4 06:54:15
全红婵复出夺冠引爆全网

全红婵复出夺冠引爆全网

乡野小珥
2025-11-04 10:12:51
随着湖人战胜开拓者,快船惜败热火,西部最新排行:火箭升至第5

随着湖人战胜开拓者,快船惜败热火,西部最新排行:火箭升至第5

小火箭爱体育
2025-11-04 14:16:20
大卫·贝克汉姆自曝了他在床上的习惯,曾惹恼了妻子维多利亚

大卫·贝克汉姆自曝了他在床上的习惯,曾惹恼了妻子维多利亚

夜白侃球
2025-11-04 13:39:16
解析张灵甫杀妻案真相:既非出轨,亦非“通共”,真正原因是这个

解析张灵甫杀妻案真相:既非出轨,亦非“通共”,真正原因是这个

阿胡
2025-11-01 12:20:33
耻辱被翻盘!快船119-120热火,看数据:头号罪人是他!

耻辱被翻盘!快船119-120热火,看数据:头号罪人是他!

运筹帷幄的篮球
2025-11-04 12:44:49
本周上海气温逐日回升,冷空气下周到

本周上海气温逐日回升,冷空气下周到

鲁中晨报
2025-11-04 07:03:08
“上海一夜店可现场登记结婚”冲上热搜,黄浦区民政局回应:新人须在民政局领证,夜店现场无登记领证环节

“上海一夜店可现场登记结婚”冲上热搜,黄浦区民政局回应:新人须在民政局领证,夜店现场无登记领证环节

环球网资讯
2025-11-04 15:02:11
两岸统一为啥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了,等不及了!

两岸统一为啥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了,等不及了!

窥史
2025-10-10 19:33:51
2025-11-04 17:12:49
建筑师杂志 incentive-icons
建筑师杂志
和你一起还原建筑的温度与故事
14718文章数 453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何镜堂院士出手!广州再添150米新地标

头条要闻

女子称因劝邻居不要把垃圾扔其家门口遭围殴 当地回应

头条要闻

女子称因劝邻居不要把垃圾扔其家门口遭围殴 当地回应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繁花》录音事件完整版长达43分钟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上汽旗舰智己LS9首发评测 可能是最好开的9系SUV

态度原创

家居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手机要闻

三星 Galaxy S26 标准版被曝厚 6.96 毫米,手机壳渲染图曝光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