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面的城市副中心,徐家汇,肉眼可见地衰退了。
百货业的人气、销售额都不如当年。
这还是我们认识的徐家汇吗?上海市西的“上只角”(高档地段)?
六条马路在徐家汇交汇:
东北面的衡山路;
东面的肇嘉浜路;
南北向的漕溪北路、天钥桥路(位置较其他五路略偏);
西面的虹桥路(徐家汇为界,西面为虹桥路,东面为肇嘉浜路);
以及西北面的华山路。
贵格以老字号华山路为平均线,高出贵格的部分是衡山路,其东北端连接天平路,是老的市府办公所在地和直属机关家属住宅区,隐秘又尊贵。
肇嘉浜路,在新中国创立前,就是一片贫民窟和棚户区。改造之后,有了宽阔的马路,直通外滩。
但肇嘉浜路的能量贵格和物理规格,与衡山路、华山路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说句不中听的,如果一次马路扩宽可以改造能量,很多事情本就不该那么难。投钱买结果,不要太简单喔。
土洋结合、贵贱联手,加上路冲和煞气的格局,造就了徐家汇百货业的鱼龙混杂。
以2000年港汇广场开业为分野,徐家汇百货业能量流通历经了两个阶段:
90年代早期,上海人逛徐家汇,是天钥桥路一线居上,汇联百货和老六百是必选;
后来东方商厦开在了西南角,1993年年底太平洋百货开在正北方,都分走了一部分气势,销售额开始分散;
1997年港汇广场选址,她开在了徐家汇西北的上风上水之地(大城市的能量北面为尊),西北主乾金,为政府、权力、决定权。
在港汇的北面不到一公里,是上海交大主校区。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里是本科和研究生部所在地,别无分号。后来才分散到了闵行本科校区、徐汇研究生部和香花桥商学院分部。
这家一开,正印(学术)在其背后,就吸走了徐家汇的大部分能量。
西北角显著拥堵起来。
竞争显然是超常规的——港汇广场一期、二期都延请了香港顶级团队布置能量局。
一般都是自保,让自家红;
徐汇流传:港汇的局是越界争夺气。周边的邻居都不行,独她一家红。
![]()
90年代中期,衡山路分流绕行漕溪北路,修建了衡山路地道,算是改善了五岔路对冲的部分外围条件,但没有根本上解决核心问题——
人流、车流,本质是能量流通。
东方商厦的高光仅仅是开业后的七八年时间,其余都沦为港汇的配角。
商厦曾经试图联手附近的徐家汇圣依纳爵天主堂(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上海市气象大楼(这家能量很强,但非商业),三家合力打造徐家汇南线,都无法挽回颓势。
正北的太平洋百货,一度活跃。
凭借草蜢乐队一首“宝贝对不起”(主火),慢摇滚,改革人流,延长在店体验时间(主水),造就北线双子星并立的好局面。
维持了12年左右的好时光。
内部装修老化、促销不太给力的老六百了,早早被港汇甩开,输得合情合理,也符合能量法则。
徐家汇的“千年老二”是港汇对角线上的美罗城,黏性十足。
面对港汇杀伤力十足的银色凸角“剑锋煞”(港派能量进攻型常用的设计,中环尤其多见),美罗城祭出玫瑰红色的球体防御。
红色为火,克制兑金(银白色)。
背后高大楼体模仿震木,即雷,通天彻地。
据说这个想法来自美罗城的二股东,新加坡美罗集团。它是懂行的,也请了专业团队管理能量,所以结果不太差。
美罗城虽不如港汇整体销售业绩那么亮眼,这么多年来也未曾惨败。
独创的IT零售风(地下一楼的太平洋数码广场)吸纳大量攒机人流,美罗城与港汇错位竞争,拥有年轻人喜欢的潮流款式和美食,总能在营销血海中杀出一条路来。
港汇由于吸纳周边能量太多,无法消化,矛盾比较集中,自身也没幸免。在连续发生几桩悲剧事故后,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
管理层也在反思,调整方案后释放部分能量,缓解煞气反噬。
2021年,徐家汇天桥连廊二期定稿,各家再度混战,谋略频出。
此前一轮小规模竞争发生在天钥桥路过街天桥,即连廊一期。
老六百二楼和天钥桥路天桥打通,缓解了部分人流压力,但内部品控未改,热乎劲过去后还是老样子。
老六百不仅被港汇超越,还被隔壁的后辈“汇金百货”不停吸流,苟延残喘,最后被汇金合并,并为“汇金广场”。老六百至此式微。
连廊二期,各家都把自己的诉求点摆上了台面。
徐汇想打通五大块商业孤岛。
空中连廊方便了消费者,实现区域内二层行人过街,显著提升了购物便捷度和舒适度,满足观光休闲通行需求。
区政府也有了政绩,百货业态主要靠徐家汇。
这次的改造以港汇二期为导流入口,弧形观景和停留区最好的位置都在美罗城这边。
后者二楼星巴克也是顺势而为,竟把自己店面打开,甘为连廊和美罗城二楼的“交通枢纽”,吸纳无数不买咖啡的游客一步迈入美罗城,立下一功。
然后发生了2024年年底疯狂粉丝包下美罗城圆球,声援樊振东(外号“咚咚大王”)。甲木与庚金对冲。
即便这样,港汇依然屹立榜首。
地铁9号线,被以为是“松动龙根”,是港汇能量外泄的扣分项,但它在港汇一期、二期建设的15年时间内,意外成长为上海东西走向的大动脉。
这条线路,西接松江新老城区、搬迁人口大区泗泾(40万人),东部贯通小陆家嘴和金桥保税区,堪称上海最拥堵、也是最长的线路之一。
9号线上,经常可以看到,晚高峰乘客带着小板凳上车,一路“坐着”回家,蔚为壮观。
地下龙脉穿行,便是港汇的好运气了。
当年线路与港汇一期办公楼擦肩而过,引得投资人不满,而今17号出口就在港汇裙楼下,方便得不得了,港汇财团又乐了。
顺便说一嘴,徐家汇是我国第三大地铁交汇口,地下1号线、9号线、11号线三线交错,共有20个出入口。
中国前二分别是无锡三阳地铁站(27口)与南京新街口站(24口),闻名中外的上海人民广场站(19口,无3号口和13号口)都不如徐家汇。
20口中港汇独占五大:1号线的12A、12B(东南面),9号线的17号出口(北面),11号线的19号、20号出口(西面)。
数字五为土,土又生金。
徐家汇中南部,因城区改造,人口流失严重,南部社区莘庄、颛桥等崛起。徐家汇诸雄只顾内斗,没看到南方商城一带大量吸流。
徐家汇领袖市西商业,最辉煌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失去了中产常住民、老主顾,南线东方商厦和汇联百货再也没有大起色了。
后面加入徐家汇战团的玩家都识相了,各自找了指导老师助阵,加强了能量设定。
没有这块内容加持,想在徐家汇站稳脚跟,真的是开玩笑了。几十亿就是打水漂玩玩,你爸是巴菲特啊?
新鸿基地产主持开发徐家汇中心ITC,都是香港路子的老对手,自然轻车熟路。弯角处圆融,机锋不展,刚柔并济。
![]()
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包括高端办公、品质商业和精品酒店等多重业态。A座于2022年7月交付使用,B座于今年年底交付。
基于新鸿基集团的影响力,连廊二期预先给ITC留下接口,也是给足了港商面子。
新六百HUB在规划稿中后期,也在找人设计能量流通,取得一定进展,方案有新意。
老太平洋百货这块场地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承租人,六百团队套用了这块场地,建成“新六百YOUNG”。
项目已于2025年7月正式官宣,以“Grow Young Together”(一起年轻成长)为核心理念,聚焦“城市游乐场、共育生活场、都市社交场、年轻运动场”四大板块,构建起以亲子为锚点的家庭关系互动消费场。
年轻人嘛,还是属火木居多。
项目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试营业。选在了马年,丙午年,双火,冬春季属水木。
目标是谁,大家心知肚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