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荷兰政府干了件让全球商界目瞪口呆的事:一家中国公司合法收购6年的半导体企业,突然被荷兰以“保障本土产业”为名强行“托管”。这操作看得人血压飙升——说好的“市场经济”“契约精神”呢?怎么到了中国企业这儿,就成了可以随便拆台的“靶子”?
![]()
事情得从2019年说起。当时中国闻泰科技花了近400亿人民币,从荷兰恩智浦手里买下了安世半导体的控股权。这笔交易全程合规,荷兰政府当时没说半个“不”字。安世半导体也争气,靠着中国资本的注入,这几年成了欧洲芯片界的“香饽饽”——总部在荷兰奈梅亨,全球1.4万员工,每年生产几百亿颗芯片,大众、宝马的汽车芯片,一半以上都得靠它供应,尤其是电动车逆变器芯片,市场份额直接干到40%。
结果近期荷兰政府突然翻脸,甩出一道“禁令”: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子公司,未来一年内不准动资产、不准转技术、不准调整业务,连员工岗位都不能随便换。更绝的是,荷兰法院还派了“独立董事”来“托管”,美其名曰“防止技术外流”。
明眼人一看就懂:这不就是把中国公司的控制权硬生生抢过去吗?闻泰科技气得直接发声明:“这是地缘政治偏见,不是基于事实的风险评估!”
![]()
荷兰这么折腾,背后要是没美国的影子,谁信?大家都记得,前两年美国逼着荷兰阿斯麦(ASML)不准卖先进光刻机给中国,荷兰二话不说就从了。这次更狠,直接对中国已经合法拥有的企业下手。英国《金融时报》说得露骨:荷兰用的是《货物可用性法》,理由是“保障欧洲芯片供应安全”。可问题是,安世半导体本来就在给欧洲车企供货,中国老板什么时候拦着了?
说到底,还是美国的“反华科技联盟”在作祟。今年9月,美国刚出了个新规:只要中国持股超过50%,不管企业在哪,都可能被拉进“黑名单”。荷兰这次操作,就是把美国的“长臂管辖”直接本土化——先冻结资产,再安插“自己人”,最后慢慢把中国股权踢出去。这哪是“市场经济”,分明是“海盗逻辑”:看见好东西就想抢,还得找个“维护和平”的借口。
![]()
更讽刺的是欧盟整天挂在嘴边的“战略自主”。一边说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一边却跟着美国对中国企业下黑手。安世半导体是欧洲少有的能生产车规级芯片的企业,荷兰自己都说“芯片供应紧张”,现在却把中国投资的公司锁死,这不是自断臂膀是什么?
荷兰政府嘴上说“怕技术外流”,可安世的技术本来就是荷兰本土的,中国公司只是出钱帮它扩大生产。现在倒好,连中国老板派的CEO都被暂停职务,换成了荷兰政府点头的“非中国籍董事”。这哪是“托管”,分明是“明抢”!以后谁还敢去欧洲投资?说不定哪天睡醒,公司就“被国有化”了。
这些年西方总爱标榜“法治”“契约精神”,可遇到中国企业,这些原则全成了摆设。安世半导体的收购案白纸黑字,荷兰政府当年签了字,现在却用“地缘政治”当理由撕毁合同。这种“规则只对我有利”的双标,本质上就是把“供应链武器化”——只要中国企业在关键领域做得好,就用政治手段打压。
美国前两年抢华为的5G,现在又带着欧洲抢芯片,说白了就是怕中国科技崛起。可这种“拦路打劫”的做法,最终只会砸了自己的脚。安世半导体1.4万员工里,大部分是欧洲人,现在工厂被折腾得人心惶惶,订单怎么办?欧洲车企的芯片供应怎么办?欧盟要是真为了“战略自主”,就该拒绝当美国的“马前卒”,而不是跟着别人拆自己的台。
![]()
荷兰这次“接管”安世半导体,表面看是“赢了”,实际上却暴露了西方的虚弱——靠抢别人的产业来维持优势,说到底是对自己的技术没信心。中国企业走出去,不是来“抢饭碗”的,而是带着资本和市场来合作的。可西方非要把商业问题政治化,把供应链变成“武器”,最后只会让更多国家看清:跟在美国后面搞“科技冷战”,注定是条死路。
这世上没有永远的霸权,只有永远的利益。当“契约精神”变成“海盗逻辑”,当“市场经济”变成“政治工具”,西方标榜的“文明”,不过是刻在骨子里的掠夺本能。而中国企业要做的,就是把核心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只有自己变强了,才不怕别人“拦路打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