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0月13日,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基层戏曲院团舞美业务骨干人才培训》在上海戏剧学院开班。30位学员来自16个省市自治区,涉及二十多个剧种,涵盖布景、灯光、人物造型、数字媒体、舞台机械、制作管理等多个工种。
![]()
![]()
活动现场
目前我国共有348个地方戏曲剧种,戏曲演出团体共有一万多个,地市级、县级基层戏曲表演团体占80%以上。随着文旅事业蓬勃发展,基层戏曲演出场次数量激增,观众审美水平也不断提升,对舞台美术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倒逼舞台效果要不断提高艺术创意和科技含量,能够熟练驾驭非常规演出场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舞台美术是戏曲艺术的隐形翅膀,每一次灯光亮起,不仅是为了照亮舞台,更是为了点亮传统文化的灵魂。”来自安徽安庆宿松县黄梅戏剧院的许太新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见证了黄梅戏从田间地头走向大舞台的蜕变。在他看来,科技赋能传统是推动新时代戏曲发展的要素之一,舞美工作者将在乡村振兴文化惠民演出中发挥更大作用。
培训重点解决舞美设计创新、创意方法与技巧问题,舞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应用问题,数字化演艺器材操作技能问题,实用软、硬件的使用、管理与维保问题,以及舞台搭建、设备安装等环节的安全等问题,前30天在上海戏剧学院集中授课,主要内容针对基层戏曲院团演出特点,分为“政治思想与政策法规”“戏曲通识与传承创新”“舞美创作与工程技术”三大课群体系,具体业务培训课程为“创新创意”“整体设计”“软件应用”“视听技术”“设备管理”“舞台安全”等6个课程模块。大师课堂、作业指导、实操训练、参观考察不同形式的演出场所和演艺设备生产企业等形式,培养兼具技术突破与文化自觉的复合型人才。后30天学员回到原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和舞台实践,完成创作作品、设计阐述和考察报告,并最终完成一个培训成果展。
培训项目以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为主体,联合戏曲院团、演出场所、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携手搭建系统化、专业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培训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戏曲院团舞美业务骨干的综合能力。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创作中心主任魏东晓鼓励学员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开阔眼界,增强文化自信,为推进城乡基层文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胡佐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对提升基层戏曲院团的艺术创作和演出质量有所帮助。
“要在戏剧创作中尊重艺术规律,本着构建简朴舞美,回归艺术本体的原则,重点解决舞美设计创新、创意方法与技巧问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伊天夫说,“尤其是面对数字化时代的舞台实践,要不断提高基层戏曲院团舞美骨干的专业素养。”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顾坚核表示,在城乡文化建设进程中,戏曲艺术深受大众欢迎和喜爱,学员们应该抓住机遇,认真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全面提升舞台艺术创作的综合能力。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以《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政治素养》为题,给学员们讲了第一课。他结合近年来涌现的舞台精品剧目,向学员们讲述了政治素养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文艺创作中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与学员们交流了关于新时代艺术评论与社会责任的思考心得。
原标题:《国家艺术基金资助,30位全国基层戏曲院团舞美业务骨干汇聚上海戏剧学院》
栏目主编:施晨露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诸葛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