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进入强制披露阶段、碳关税即将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涉及生产制造、供应链、研发等多个环节。当前,四川企业ESG信息披露情况如何?面对ESG信息披露要求趋严,怎么看、怎么办?近日,ESG咨询机构商道咨询发布《四川辖区A股上市企业ESG信披与实践分析报告(2025)》。川观智库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调研,对话一线企业及行业专家,特推出《四川企业ESG发展观察(2025)》,为政府优化政策工具、企业构建治理体系提供决策参考。商道咨询合伙人刘芸在接受川观新闻采访时就四川辖区上市企业ESG信披现状作了解读。
刘芸表示,四川应优先推动工业和材料这类支柱型且披露率偏低的行业提升ESG披露意愿和能力,同时鼓励已具备较好基础的行业向更高质量的报告迈进。
![]()
![]()
![]()
以下是报道原文: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的简称。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首次提出ESG概念,强调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从多维度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指引框架。20年后,中国企业ESG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今年A股上市公司有2000多家披露了ESG报告。不少四川企业首次发布ESG报告,这背后,有政策的推动,也有市场的驱动。
2024年4月,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根据指引要求,强制披露主体包括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上证180指数、科创50指数、深证100指数、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这些企业最晚应在2026年4月30日前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今年,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正式文件预计将于2027年发布。这些政策表明,ESG信息披露导向显著。
ESG与国家“双碳”目标高度契合。此外,欧盟碳关税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无疑将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诸多挑战,碳关税的影响会沿着产业链传导,影响上下游企业。一家企业有好的ESG表现是获取客户订单的加分项。越来越多的企业,将ESG视为可持续发展和业务增长的新引擎。
ESG进入强制披露阶段、碳关税即将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涉及生产制造、供应链、研发等多个环节。当前,四川企业ESG信息披露情况如何?面对ESG信息披露要求趋严,怎么看、怎么办?近日,ESG咨询机构商道咨询发布《四川辖区A股上市企业ESG信披与实践分析报告(2025)》。川观智库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调研,对话一线企业及行业专家,特推出《四川企业ESG发展观察(2025)》,为政府优化政策工具、企业构建治理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ESG信息披露是观察企业ESG实践最直接的窗口。《四川辖区A股上市企业ESG信披与实践分析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发布,聚焦四川A股上市企业ESG信息披露现状与特点。川观智库通过梳理该报告,并进行深度调研,对四川企业的ESG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画像。
披露情况:四川辖区上市企业披露率与全国基本持平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四川辖区179家A股上市企业中有77家进行ESG信息披露,披露率达43%,较上年度提升6.6个百分点。国内权威ESG评级机构Wind(万得)同期数据显示,全国A股共有5419家上市公司,其中2488家披露了ESG报告,披露率近46%。四川辖区上市企业近5年来披露率保持增长,总体披露率略低于A股上市公司披露率。根据《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要求,截至2025年6月30日,四川辖区共有13家企业被纳入强制披露范围,目前共有12家已独立发布ESG报告。
![]()
图1 四川辖区上市企业数量与年度ESG报告发布数量(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各行业ESG信息披露差异明显。11个行业类别中,企业数量最多的工业行业(54家)披露率仅为35%(19家),低于整体水平;材料行业有32家企业,披露率为41%;公用事业、日常消费和通讯服务行业的披露率均已超过50%;金融行业企业数量为3家,披露率达100%。
![]()
图2 四川各行业上市企业数量及2025年发布ESG报告情况
从企业属性看,四川辖区国有上市企业与非国有上市企业的差距仍然较显著。统计显示,自2021年以来,国有企业的ESG报告披露率持续上升,国有企业在政策推动下整体水平明显领先非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在非强制披露环境下仍有大部分持观望态度。
![]()
图3 四川国有与非国有上市企业ESG报告披露率
从市值分布看,大中市值公司(市值统计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30日)披露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四川上市企业中,500亿元以上市值的企业共11家,目前有10家进行了披露,披露率为90.9%。四川上市企业整体呈现出“厚尾”特征,100亿元—500亿元市值的企业共57家,独立发布ESG报告的企业有33家,披露率为57.9%。100亿元以下市值的企业共111家,独立发布ESG报告的企业有34家,披露率为30.6%。
![]()
图4 四川辖区发布ESG报告的A股上市企业市值分布情况
从报告形式看,77家样本企业中使用的报告名称主要分为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和可持续发展(SR)报告三类。其中,以“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为名称的占比约63%,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名称使用较上一年度略有下降。这一趋势表明,上市公司对ESG报告的关注度已超过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关注度,更加趋向满足市场与监管的要求。
内容质量:重要性议题披露度高,规范性仍不足
按照《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双重重要性”评估分析以及“四支柱”披露框架,是ESG信息披露的核心要素。
从披露内容看,有66.2%的样本企业采用了财务重要性和影响重要性的“双重重要性”分析框架。而严格按照“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即“四支柱”框架)进行财务重要性议题完整分析与披露的企业仅18家,规范性和深度仍显不足。
![]()
图5 四川按“四支柱”框架披露“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的企业数量
环境维度议题是企业ESG实践与信息披露的核心之一,表现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的复杂互动关系。在环境维度议题方面,有65家样本企业披露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内容,其中38家较为完整地遵循“四支柱”框架进行了系统披露。针对应对气候变化议题中的核心指标“碳排放”,样本企业对来自公司拥有和控制的资源的直接排放及企业由购买的能源(包括电力、蒸汽、加热和冷却)产生的间接排放的披露情况相对理想,反映出企业在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管理方面相对成熟;对报告公司价值链中发生的所有间接排放情况的披露明显滞后,仅5家样本企业披露相关数据,披露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社会维度作为企业ESG实践的核心,反映了企业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关系。在社会维度方面,员工议题已成为ESG报告的“必选项”。员工议题涵盖合规用工、薪酬福利、职业健康、员工多元与平等、职业健康安全、培训与发展等方面,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77家样本企业在报告中均披露了员工管理相关内容,但披露结构和质量整体呈现“全覆盖但优质稀缺”的特点,其中仅有10家企业识别为具有财务重要性的议题并严格按照“四支柱”框架进行了体系化披露。另外,社会贡献议题的披露参差不齐。社会贡献涵盖企业对公众及社会作出贡献的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开展公益慈善、志愿活动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以及成效、对公司品牌和业务开展的影响等。虽有71家企业披露了相关内容,但大部分企业仅简单列举捐赠金额和公益活动场次等,覆盖范围较广但普遍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金额轻效益”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维度议题,旨在构建廉洁、透明与负责任的商业生态,涵盖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尽职调查、利益相关方沟通、反不正当竞争四大核心议题。在治理维度方面,常见的ESG治理架构设计中,董事会在决策层中发挥核心作用,直接参与ESG治理。77家样本企业中已有33家将ESG治理纳入董事会治理层面,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8家;另有44家企业尚未建立该层级的ESG治理架构,ESG治理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另外,第三方独立鉴证或审验能够为ESG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较为客观的保证。统计显示,77家样本企业中仅有6家企业选择了第三方鉴证或审验。
评级表现:整体处于相对中等水平,表现有待提升
ESG评级作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重要标尺,近年来已在全球投资决策中扮演着日益关键的角色。《报告》选择了4家国际和国内权威机构的ESG评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体来看,ESG评级机构对四川上市企业的评价结果与《报告》所述的进展与不足一致。
从MSCI(明晟)的ESG评级结果来看,四川辖区A股上市企业整体ESG评级仍处于相对中等水平,整体表现有待提升。截至2025年7月,共有18家上市企业被纳入MSCI的ESG评级,相比上一年度增加2家。其中,4家企业的评级实现提升,其余企业与上一年度持平,评级达到BBB(MSCI ESG评级结果包含7个等级,最高为AAA,最低为CCC)的企业有3家,处于行业平均水平。无企业进入A、AA和AAA级别。
从Wind的ESG评级情况来看,四川辖区A股上市企业中,BB级企业数量最多,有72家;领先级别AA级则有4家企业。整体来看,占比83%的企业处在Wind ESG评级的中等水平(B—BBB),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总体来看,四川辖区A股上市企业的ESG信息披露率呈稳步增长态势,但在行业分布、所属交易所、企业所有制等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结构性差距。同时,企业报告在名称及结构、采用标准等方面日趋规范,充分体现了监管政策对ESG信息披露的核心引导作用。
从披露质量看,企业对ESG重要性议题识别和披露覆盖率较高,多数企业在从“合规管理”迈向“价值管理”的过程中,尚缺乏专业、全面的管理能力。此外,企业对气候变化、能源利用等议题关注度较高,部分议题如科技伦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尚未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实质性内容。
从ESG评级来看,四川上市企业整体ESG表现有所提升,尤其在披露率和基础管理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仍有多数企业在国内评级中处于行业中游水平,尚未出现在国际ESG评级中(如MSCI的ESG评级)处于行业领先的企业,反映出其在ESG实践的深度、质量与竞争力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四川辖区A股上市企业从以下4个方面发力:加强“双重重要性”分析管理,构建标准化ESG管理体系;补强ESG数据管理根基,完善ESG数据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优化ESG治理架构,升级ESG治理效能;分阶段推进报告第三方鉴证,提升ESG信息披露透明度,从而以信息披露促管理。
对话:一份合规的ESG报告有什么用?
《四川辖区A股上市企业ESG信披与实践分析报告(2025)》为何重点关注这些内容,四川哪些行业需要更加关注ESG信息披露?川观智库邀请商道咨询合伙人刘芸对此进行解读。
川观智库:为什么特别注意企业发布的ESG报告是否按照“双重重要性”分析框架和“四支柱”框架披露信息?
刘芸:议题“双重重要性”评估分析以及“四支柱”披露框架,由《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明确提出,是A股上市企业开展ESG实践和信息披露的核心要素。
关注并应用这些框架,是企业将ESG“合规要求”内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份符合《指引》规范的ESG报告,能显著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和可比性。是企业合规意识和诚信经营的有力证明,也是对接资本市场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通行证”。
川观智库:ESG评级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刘芸:ESG评级既是“资本市场的通行证”,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外部证明。目前,四川A股上市企业的ESG评级整体处于中游水平,这表明企业在ESG治理、信息披露和管理绩效方面已基本满足合规要求,但在管理深度和创新实践上仍与行业领先者存在差距。
川观智库:企业ESG信息披露率在不同行业有较大差异性。对四川来说,哪些行业需要更关注ESG信息披露?
刘芸:对四川而言,以下两类行业需要更重点关注ESG信息披露,一是企业数量多但披露率低的主力行业,特别是工业和材料行业。这两个行业是四川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其较低的披露率意味着潜在的转型风险和巨大的提升空间。提高这些行业的ESG透明度,对四川上市企业的整体ESG形象和吸引负责任投资至关重要。二是高环境影响与高社会关注的关键行业。虽然公用事业等行业的披露率已超过50%,但由于其本身对环境和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如能源、基础设施),仍需持续加强和深化ESG信息披露,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前沿议题上作出表率。
(本文转自2025年10月13日川观新闻发布的《四川企业ESG发展观察(2025)①|画像·川企ESG表现处于中等水平|川观智库》
记者
燕巧 朱炜琳 徐也晴
![]()
供稿:刘芸
编辑:张瑞环
审核:刘芸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