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大事件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
本批案例聚焦整治“乱检查”“乱罚款”专题。各地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推进过程中,强化个案监督、推动制度完善、深化数字赋能,大大提升了行政检查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有效遏制了“乱罚款”现象,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让企业直观感受到执法温度与法治诚意。本次发布的8个典型案例,集中呈现治理“乱检查”“乱罚款”中的实践成果,诠释了行政执法监督在纠治执法乱象、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严查主体资格,坚守依法行政底线。针对涉企检查中“主体不适格”问题,各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加强监督,完善制度机制,坚决杜绝无资格、越权检查等行为。案例1中,对街道办事处违反“严禁第三方实施行政检查”规定的问题,天津某区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办公室以个案整改推动区域内行政检查主体和行为统一规范。案例2中,贵州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针对县交警大队辅警独立执法的问题,从个案问责延伸至程序规范,厘清辅助人员权责。
二是治理过度检查,保障企业安心经营。针对涉企检查 “频次过高、重复扰企”问题,各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强化监督联动、创新工作模式,推动行政检查从“分散随意”优化为“统筹高效”。案例3中,内蒙古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联合监督,指导行政执法部门纠正乱检查行为,促进区域内高风险领域检查模式优化。案例4中,湖北某市生态环境局勇于自我纠错,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以个案整改切入,发挥党委、政府统筹引领作用,推动全市形成“自查自纠+全域规范”的规范涉企检查工作模式。
三是纠治违法行为,维护执法公平公正。针对“违规设定罚没指标、程序违法”问题,各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坚持“纠错问责+制度补漏”双管齐下,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案例5中,河南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纠正县消防救援大队下达罚没指标的违法行为,彰显行政执法监督主动纠治执法乱象、规范执法行为的作用。案例6中,江西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对县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的违法违规问题,在责令纠正、暂扣涉事人员证件并移送纪委监委追责的同时,推动全县健全执法责任与过错追究制度,从个案纠错带动制度完善,杜绝“程序空转”。
四是规范事实认定,确保处罚精准合理。针对“事实不清、重复处罚”问题,各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秉持过罚相当的执法原则以及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要求,推动行政处罚事实认定从“模糊随意”向“清晰合理”转变。案例7中,山东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纠正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处罚不当问题,指导其根据具体事实依法适用不予处罚规定,实现从个案纠偏到执法理念优化的深度转变。案例8中,吉林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在指导县林业局纠正重复罚款问题的同时,推动执法部门建立执法信息共享机制,打破部门壁垒,避免企业因部门协作漏洞而承担额外负担。
下一步,司法部将持续深化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与警示教育作用,推动各地加大对违法执法行为的追责问责力度,将专项行动的整治成效切实转化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今日新动态
1.国安部:库房管理员多次窃取变卖涉密装备和资料,获刑7年半
国家安全,不容任何侥幸,更不允许任何私欲的侵蚀。近日,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某重要敏感部门工作人员贪图私利、罔顾法纪,公然窃卖国家重要敏感物资,对我国家安全带来严重风险隐患。
贪念蚀职:监守自盗起祸端
高某是国家某涉密单位的库房管理员,作为一名聘用人员,本应恪尽职守,守护国家资产、严守国家秘密。然而在履职期间,他发现库房中存放有涉密专用装备,利欲熏心之下,竟萌生非法变卖牟利的念头。他自认为库房物资数量庞大,少量缺失不会被察觉,于是利用职务便利,监守自盗,并通过网络平台非法销售。
侥幸酿祸:东窗事发终难逃
令高某始料未及的是,其非法交易“异常顺利”,迅速获得一笔数万元的“大单”。尝到甜头的高某在短时间内愈发胆大妄为,先后从库房窃取专用装备数百件,以及部分装备的相关资料(后经鉴定,该资料中包含国家秘密级信息),非法获利数十万元。其非法持有并销售涉密装备的行为,已构成严重的泄密事实,对我国家安全造成直接现实危害。
不久,单位工作人员在例行库房清点中发现物资严重短缺,随即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报告。经调查,高某多次窃取涉密物资的行为被逐步锁定。预感东窗事发的高某,慌忙联系买家试图退款并追回部分物品,但此刻的悔悟已于事无补。最终,高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同时判决其退赔原单位经济损失人民币六十万余元。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高某的行为,表面上是贪图私利的盗窃,其本质是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公然践踏,更直接危害了国家安全,其结局必然是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
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只要工作内容涉及国家秘密载体或敏感信息,都应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保密意识,自觉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单位的保密规定。要清醒认识到,国家秘密无小事,任何疏忽和侥幸心理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要时刻警惕,坚决抵制各种诱惑,严守保密承诺,切实履行保密义务。切莫因一念之差、一时之贪,触碰法律高压线,酿成终身悔恨。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可疑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2.东莞公安局副局长肖汉华,任上被查
10月13日,广东省东莞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东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汉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
![]()
肖汉华 资料图
肖汉华出生于1975年9月,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曾任东莞市公安局技术侦察支队支队长(副处级)、市公安局科技信息总工程师等职。
2024年9月,东莞市政府任命肖汉华为市公安局副局长,试用1年。
聚焦热新闻
1.“学生下跪”涉事学校通报:当事人均为学生,不存在“体罚、霸凌”等情况
10月12日,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就网传“渝北职教中心学生下跪”事件发布情况说明:
近日,就网传“渝北职教中心学生下跪”事件,该校高度重视,迅即开展核查,经向事件当事人和在场学生详细了解情况,10月10日7时27分许,在该校组织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中,两名负责检查的学生(视频中穿迷彩服)发现另一名学生携带了充电宝,因充电宝存在潜在隐患,学校管理准则规定学生不能携带充电宝进教室。该学生违规携带充电宝被发现后情绪激动,担心所在班级被扣考核分,随即做出下跪求情的行为。当事人均为学生,不存在“跪教官”“教师体罚”“校园霸凌”“逼迫学生”等情况。事发后,学校已对当事学生进行了情绪安抚和心理引导,也未对其进行违规处理,当事学生已恢复平静。目前,学校教学秩序正常。
该校将进一步优化学生日常管理细则,更加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和稳定情绪的引导,营造积极、向上、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2.知名品牌“蛋挞吃出弹簧” 曾在上海等多地掀排队热潮
10月9日,河南洛阳一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在鲍师傅蛋挞中吃出弹簧孩子食用时险些硌到嘴。
据了解,涉事门店为鲍师傅洛阳大卫天地店。当事消费者告诉记者,发现蛋挞中存在弹簧异物后,第一时间与门店沟通,最初门店提出补偿100元,经协商,门店全额退款并补偿300元。
10月12日,鲍师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店里产品都是现场制作,门店员工在芋泥蛋挞制作过程中,灌装挞液时弹簧意外松动脱落,是员工操作过程中的疏忽。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鲍师傅已为顾客办理整单退款并予以补偿,同时已在全国门店展开全面排查,进一步加强员工操作规范与食品安全管理。
鲍师傅创立于2004年,前身是中国传媒大学旁边的烘焙小店“鲍仔西饼屋”,2013年,鲍师傅经北京电视台报道后开始走红。2017年起,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开店,并在当地掀起过排队狂潮。
3.看吐了!上海一快餐店吃出活蛆,正在蠕动……店家回应
10月11日,上海一名顾客在某快餐店食用炸鸭腿时,发现鸭腿里有多只活蛆。
![]()
视频显示,炸鸭腿里的白色蛆虫还在蠕动。顾客当时通过漱口缓解不适,店家提出退款或提供饮料时均被拒绝。
10月12日,店主回应称,近期天气较热导致苍蝇较多,此次事件为首次发生,未及时注意所致,后续将不再售卖炸鸭腿这一菜品。 提醒!若遇此类情况 ,要 即时取证, 拍摄活蛆动态视频、保留问题食品及订单凭证。 依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可索赔价款的10倍或最低 1000元。 通过12315或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避免接受“员工私了”。
编辑 | 李婉怡
责编 | 陆慧
上海法治声音
上海法治声音是一个政法人发声集结号。我们拥有一批熟识的政法条线工作者、基层干警、法官、检察官和法学教授。 从法治活动、大案要案,到市民关心的法治话题和民生信息,都可能写进我们给你的法治声音“集合帖”。 上海市委政法委、上海报业集团联合出品。聚焦法治热点,关注法治人群,传播法治精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