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凌晨,成都天府大道仁寿视高段,一道刺眼的火光撕裂了夜幕。
那辆SU7 ,以一百多公里的时速,像一枚失控的箭矢,猛撞绿化带,翻滚着越过中央分隔,砸向对向车道。
瞬间,电池组热失控,火焰如野火般舔舐车身。
几位路人大哥蜂拥而上,不顾燃烧的电池烈火,四五双手合力拉扯车门,甚至找来工具锤砸,鲜血染红把手,却只换来金属的冷笑。车窗龟裂未碎,半隐藏式电动把手缩进钣金,纹丝不动。这车门,是真够结实的。
车内,驾驶员在火光中扭曲挣扎喊“救命”,拍窗、踹门,直至归零;消防电锯赶到时,已是焦黑的残骸。
![]()
这好像不是孤例。网上搜了下,SU7从2024年3月28日发布会闪亮登场至今,短短一年半,致命事故已串成一串血珠。
3月29日,安徽铜陵德上高速,一辆标准版SU7开启NOA智驾模式,97公里时速下未识施工路障,撞击隔离带起火,三名女大学生被困焚车,无一幸免;
10月9日,福建平潭,一辆SU7酒驾坠海,刹车灯亮起却未停稳,司机溺亡。
每一次,官方回应如出一辙:警方通报肇事者酒驾,其客服推“碰撞信号自动解锁”,雷总发帖哀悼“彻夜无眠”,承诺“改进在路上”。然后,沉默。股价跌5.48%,热搜如潮又退潮,
智驾失灵、电池爆燃、车门锁死,车主们上路时不知会不会捏把汗。
国家标准GB 11551-2014明文规定,正面碰撞后,前排车门须保持关闭但非锁止状态,至少一侧能从外徒手开启——施力不超过400牛顿;SU7的半隐藏把手,在断电火场中,成了活生生的反例。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溯发布会,那场被包装成“国产黑马”的狂欢,雷总站在聚光灯下,演示SU7 Ultra从200公里时速“急速刹停”的“神话,眉开眼笑“太爽了!”
视频刷屏, 物理学呢?爱因斯坦看到的话不知会不会跳起来。
中学物理没忘的话,不妨算下200公里秒停的话有无可能,就算真的秒停,人能不能承受住那受力。
“N种驾驶模式”“行业最安全”,被动安全高强度钢铝车身,主动安全AEB稳刹静止车,宣传中各种参数,口号,在安全事故的表现中是否有些刺眼,实验室里漂亮的数据;真实路况上为何像是纸上谈兵。
雷军总感慨“公众期待超想象”,但早期那句“产品定义第一条,就是颜值是王道,好看是第一位的”(2024年4月访谈),是否无意中已露了底。
好看?Porsche流线,荧光绿卡钳,在火光中鲜艳如新;却把机械应急把手藏得太深,藏进“极致简约”的美学牢笼。
这不是设计事故。设计本该是谦卑的迭代,面对物理铁律和国标红线,层层加固。SU7的锁死,是故障?还是为颜值牺牲?
![]()
手机跨界汽车,本是杂粮“互联网思维”的华丽转身;结果,“十年米粉”通行证,跳过试驾拷问。
他们不是不知道汽车容错率为零,他们只是更相信粉丝的滤镜厚度;不是不清楚国标要求“碰撞后必须能从外部开启”,只是更笃定“颜值即正义”的购买力能把质疑声淹没在参数海啸里。
有人说,买它的人是为认知买单。
不,当一个人把高中时的玩笑“杂粮出车我一定买”,升级为人生决策,跳过试驾、跳过对比、跳过理性拷问的直接通行证,他就把性命托管给了一家把“好看”写进产品宪法的公司。
悲剧便不是概率,而是逻辑必然,他们为“国产崛起”的叙事买单,为雷总“真诚”人设上钩,为流量时代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症)冲动消费。
不是认知偏差,是价值观的陪葬。
这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是时代镜像——当下多少新能源车企,哪个不是营销狂欢?
这也不只安全事故,更是价值观事故: 把生命当变量,把营销当常数;把“好看”当第一性,把安全当可裁成本;把用户当信徒,把死亡当舆情。
成都那把火烧到凌晨四点才灭,消防水枪冲走了玻璃残渣,也冲走了又一波热搜。
注:文中涉及事件均来源于网上官方新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