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吴石直到牺牲也不知道,自己小儿子能美国留学,竟是“对头”帮忙

0
分享至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1950年6月10日下午4点半,台北马场町,枪响之前,吴石写完了最后一首诗。

他不知道的是,7岁的小儿子吴健成27年后能站在美国大学的校园里。更不知道,让孩子活下来的那个人,按当时的说法,应该算他的"对头"。



白色恐怖下的收留者

吴石被捕一周后,家就没了

1950年3月初的某个清晨,台北街头,两个孩子站在自家门口,门锁换了。16岁的姐姐吴学成拉着7岁的弟弟吴健成,手里提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两套换洗衣服,一个搪瓷碗。



母亲王碧奎还关在军法局,父亲生死未卜,两个孩子就这样被赶上了街

台北的春天,夜里还冷,吴学成带着弟弟在火车站的长椅上睡过,在庙门口的屋檐下躲过雨。饿的时候,姐姐去中药铺捡人家扔掉的当归头,烤干,磨粉,冲水,骗弟弟说这是咖啡。

这样的日子过了多久? 资料里没写,只知道是吴荫先找到了他们

吴荫先是谁? 吴石的部下,同族侄孙,国民党军人,按理说,这个时候避之不及才对

1950年的台北,什么叫白色恐怖? 你跟"共谍"家属说句话,第二天就可能被约谈,你给他们一碗饭,可能全家都要被监控。吴荫先收留这两个孩子,等于把自己的前途命运都压上了

他没犹豫,直接把姐弟俩带回家,给他们一个房间,让他们喊自己"叔叔"。



6月10日,枪声传来,吴石死了、朱枫死了、陈宝仓死了、聂曦死了。

遗体怎么办? 很多当年吴石的老部下、老同事,都不敢出面,怕沾上关系,怕被清算。

吴荫先去了军法局,带着16岁的吴学成,7岁的吴健成,填表、按手印、签字、领回遗体。

火化,骨灰寄存在台北郊区的一座寺庙里,这一放,就是41年

吴荫先做这些的时候,心里想什么? 史料没记载,只知道他确实做了。 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 在连亲戚都避之不及的时候。

母亲王碧奎1950年秋天出狱,接回两个孩子,日子过得比监狱里更难



剧照王碧奎扮演者

没工作,没收入,连户籍都成问题。吴学成每天出门找活干,擦皮鞋、洗衣服、当女佣、后来学着给人接生。

她不敢说自己姓吴,不敢说父亲是谁。有一次在街角擦皮鞋,碰到父亲以前的部下,"张叔叔"刚叫出口,对方扭头就走,像躲瘟神一样。



姐姐的牺牲与弟弟的机会

1952年冬天,台北剑潭市场,吴学成蹲在街角,手指冻得发紫,面前摆着鞋油和刷子。

一双军皮鞋,擦一次5毛钱,她一天能挣3块,够买两斤米。



晚上回家,弟弟吴健成趴在桌上写作业,桌上的煤油灯,芯子已经烧得很短,母亲王碧奎在一旁补衣服,针线在昏暗的灯光下穿梭。

"阿成,作业写完了吗?" "快了,姐姐。" "写完早点睡,明天还要上学。"

吴学成那年18岁,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年纪,初中读到一半就辍学了。

不是不想读,是要让弟弟读,家里只够供一个人上学。 母亲说:"弟弟是男孩,要读书。"吴学成点头,没说话

1953年春, 一个退伍老兵托人来提亲,比吴学成大15岁,有家底,有房子。

母亲劝她:"嫁过去吧,至少吃穿不愁。"吴学成19岁就嫁了



婚后的日子,外人不知道,只知道丈夫喝醉酒时会骂她"共匪种"。 有一次,用烟头烫她的手臂,她咬着牙不出声,第二天照常回娘家,给弟弟送生活费。

吴健成在学校成绩很好,从初中到高中,1977年,他从台湾大学毕业

那年他34岁,比一般大学生年纪大,因为中间打过工,挣学费。毕业那天,他拿着文凭回家,母亲哭了,姐姐笑了。

两个月后,吴健成收到一封信,美国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全额奖学金,包学费,包生活费。

他拿着信,手在抖,这是他第一次看到离开台湾的机会



母亲说:"去吧。" 姐姐说:"去吧。"他把姐姐这些年给他的钱,攒下来的,全还给她,姐姐不要,推来推去,最后他还是把钱塞进了姐姐的围裙口袋里

1977年秋天,吴健成站在松山机场,背着一个旧书包,里面装着母亲烙的饼,姐姐来送他,母亲没来,身体不好。

登机前,姐姐说:"好好读书。"他点头,眼泪掉下来

飞机起飞,台北越来越小,他趴在舷窗上看了很久,心里想如果父亲还在,会不会为他高兴?

吴石不知道,1950年6月10日那天,他在监狱里写下最后的诗。



"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他想到了妻子,想到了大陆的两个孩子,想到了台湾的两个孩子,就是没想到,小儿子27年后能去美国读书。



三十年后的美国团聚

1981年6月11日,洛杉矶国际机场。

吴健成站在接机大厅,手里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大哥",旁边站着姐姐吴学成,还有母亲王碧奎,78岁了,坐在轮椅上。



人群里,一个58岁的男人走出来,戴眼镜,他看到纸牌,停住了。

吴韶成,吴石的长子,31年没见过弟弟妹妹了

四个人站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机场的广播声音很大,他们只是握手,用力握

吴韶成从包里掏出一张照片,1949年在南京拍的,父亲穿着长衫,母亲抱着小儿子,照片已经发黄。

"这是阿成小时候。" 吴健成接过照片,看了很久,没说话

酒店房间里,四个人第一次坐在一起谈父亲

吴韶成说,1948年父亲在南京,给了他20美元,那是身上所有的钱,后来就再也没见过。



吴兰成说,她在上海读医学院,父亲走的时候没来得及告别,后来听说父亲死了,她把报纸剪下来,夹在书里

轮到吴学成,她沉默了很久,说:"哥,你在大陆有人照顾,我们在台湾什么都没有。" 声音很平静,眼泪却一直流

吴健成说:"如果当初父亲不那么倔,咱们也许不会这么散。"这话说出来,房间里安静了

吴韶成没接话,他理解弟弟妹妹的怨。31年,他在河南当工程师,弟弟妹妹在台北擦皮鞋、打零工。 同一个父亲的孩子。 命运差得这样远。

母亲王碧奎开口了,"你们父亲,临走前写给我一封信。"她从贴身的布包里,拿出一个信封,纸已经发黄,字迹还清晰。

"吾之选择,非为党派,实为苍生。"



吴健成把这句话抄下来,后来刻成一枚印章,带在身边。

那次团聚,他们聊了三天,谈父亲,谈这些年各自的生活,谈到最后,谁也没说父亲对不对

只是四个人都明白了一件事,父亲的选择,让他们分散了半辈子,父亲的选择,又让多少家庭能够团圆



骨灰归途与迟来的理解

1991年4月,台北桃园机场。

吴学成和丈夫抱着一个骨灰盒,里面是父亲吴石的骨灰,寄存在寺庙41年了,现在要送回大陆。

转机香港,候机大厅,吴学成看到报纸,《大公报》头版,刊登解密档案。



关于吴石在台湾传递的情报,金门兵力部署图、西南战区调动计划、台海空军布防,每一份情报,都可能改变战局

她站在那里,看了很久,手里的骨灰盒,突然变得很沉

飞机降落北京,何康站在停机坪上,吴石生前挚友何遂的儿子,现在是农业部部长。

他接过骨灰盒,对吴学成说:"吴伯伯回家了。"

福田公墓,墓碑刻着:"吴石将军 王碧奎夫人之墓",旁边就是何遂的墓,两个老友,终于又并肩站在一起。

下葬那天。 吴韶成来了,吴兰成来了,吴学成和吴健成也来了。四个人站在墓前,第一次一起给父亲上香

吴健成把那枚印章拿出来。 "吾之选择,非为党派,实为苍生。"他对着墓碑说:"爸,我现在懂了。"



1993年2月9日。 美国洛杉矶,王碧奎去世,90岁。临终前,她对子女说:"把我送回去,跟你们父亲葬在一起。"

骨灰运回北京,与吴石合葬,分离43年,终于团圆

吴健成后来在美国定居,拿到硕士学位,在一家公司做技术主管,他把母亲也接到了美国,陪在身边

2013年。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吴石的雕像立在那里,旁边是朱枫、陈宝仓、聂曦。

吴健成去看过。他站在父亲的雕像前,站了一个小时,什么话都没说。

回美国的飞机上,他拿出那枚印章,在笔记本上盖了一个章。 "吾之选择,非为党派,实为苍生。"

他想起1977年,姐姐送他去机场,想起姐姐冻得发紫的手指,想起母亲在昏暗灯光下补衣服的背影,想起收留他们的吴荫先。



吴石不知道儿子能留学美国,不知道女儿会嫁给比她大15岁的男人,不知道妻子会在监狱里熬过半年,不知道自己的部下会冒险收留孤儿寡母

他只知道,1950年6月10日那天,自己要做的事,还没做完,情报还要送,台湾还要解放,家人的事,顾不上了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选择,有人选择家,有人选择国,吴石选了后者

代价是什么?7岁的儿子流落街头,16岁的女儿辍学打工,妻子在监狱里度过半年,一家人分散31年。

值不值? 吴健成用了40年才想明白,,因为父亲的选择,换来更多家庭的团圆,因为那些情报,战争早一天结束,就少死很多人

2025年,距离吴石牺牲已经75年,他的故事还在流传,人们记得他是"密使一号",记得他的情报改变了战局。



也该记得,吴荫先在白色恐怖下收留孤儿的勇气,记得吴学成用青春换弟弟前途的牺牲,记得王碧奎43年的等待

历史不只是宏大叙事,也是每一个普通人的选择与承受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4月9日报道:《党史上的"老何家",与吴石不为人知的三代缘》
人民网转载报道:《吴韶成:忆父亲吴石最后的日子》,昆仑策研究院2025年10月10日发布
《大公报》等港媒1991年刊登的吴石案解密档案相关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金融八卦女
2025-11-05 13:57:48
演员陈龙新身份曝光!原来是上影剧团副团长,事业低调深藏不露

演员陈龙新身份曝光!原来是上影剧团副团长,事业低调深藏不露

枫尘余往逝
2025-11-06 05:27:22
67岁老人哭诉: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共11000,现在却连20块都拿不出

67岁老人哭诉: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共11000,现在却连20块都拿不出

拾代谈生活
2025-11-07 02:16:33
中国可能已被五场战争包围,最先爆发战争的可能不是台湾

中国可能已被五场战争包围,最先爆发战争的可能不是台湾

boss外传
2025-10-17 15:30:03
“最容易变情人的女人,都是这些特质在作祟,别不信,真准!”

“最容易变情人的女人,都是这些特质在作祟,别不信,真准!”

王二哥老搞笑
2025-11-07 04:56:40
安徽最新通报:冯其云、肖家浩接受审查调查

安徽最新通报:冯其云、肖家浩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5-11-06 16:11:04
越南政坛惊天变动:阮维玉空降河内,裴氏明怀突遭调动!

越南政坛惊天变动:阮维玉空降河内,裴氏明怀突遭调动!

丹徒生
2025-11-06 05:48:09
普京家族第三代崛起,俄罗斯政商江山几乎被一家人掌控

普京家族第三代崛起,俄罗斯政商江山几乎被一家人掌控

桂系007
2025-11-06 23:50:07
美国万万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北京

美国万万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北京

林子说事
2025-11-07 03:42:43
米切尔轰46+8完爆马克西!埃奇库姆14投7分,球哥0+8逐渐西蒙斯化

米切尔轰46+8完爆马克西!埃奇库姆14投7分,球哥0+8逐渐西蒙斯化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06 10:36:01
义乌10岁搞钱小孩哥突然爆火全网,我才顿悟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义乌10岁搞钱小孩哥突然爆火全网,我才顿悟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脆皮先生
2025-11-06 20:29:25
C罗:阿根廷赢得世界杯已习以为常,葡萄牙夺冠将真正震撼世界

C罗:阿根廷赢得世界杯已习以为常,葡萄牙夺冠将真正震撼世界

奥拜尔
2025-11-06 23:32:56
狂轰7-0!17岁张本美和怒吼庆祝!日媒:头号种子压倒性胜利

狂轰7-0!17岁张本美和怒吼庆祝!日媒:头号种子压倒性胜利

好乒乓
2025-11-06 12:55:23
统一信号如此强烈!也许,真会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回归!

统一信号如此强烈!也许,真会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回归!

文史旺旺旺
2025-11-05 21:15:06
【2025.11.6】扒酱料不停:那些你不知道的八卦一二三

【2025.11.6】扒酱料不停:那些你不知道的八卦一二三

娱乐真爆姐
2025-11-06 23:48:27
李湘胖到弯不下脖子,机场罕用便宜货,被人搭话她不理还嘲讽冷哼

李湘胖到弯不下脖子,机场罕用便宜货,被人搭话她不理还嘲讽冷哼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1-04 13:46:08
短视频是人类最大精神鸦片之一,沉迷其中会摧毁这4大珍贵能力

短视频是人类最大精神鸦片之一,沉迷其中会摧毁这4大珍贵能力

知识圈
2025-10-21 21:32:02
回顾探花大神:害人害己,多位女主被亲戚认出当场“社死”

回顾探花大神:害人害己,多位女主被亲戚认出当场“社死”

就一点
2025-10-09 12:19:42
千万别吃!水洗几乎没用!广西正有很多人在捡

千万别吃!水洗几乎没用!广西正有很多人在捡

南国今报
2025-11-06 20:40:27
一位北京金融女博士直言:如果手里有二十万,不妨死磕"七大口诀"

一位北京金融女博士直言:如果手里有二十万,不妨死磕"七大口诀"

股经纵横谈
2025-10-22 16:39:51
2025-11-07 06:20:49
小莜读史 incentive-icons
小莜读史
走进历史的长廊, 每一步都踏在千年的故事上
3942文章数 7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旅游
健康
公开课

艺术要闻

Omar Ortiz 2025作品,墨西哥当代极简超写实画家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11月6日最佳情报|济南郎茂山日出美如画,三媳妇山奇峰峻美!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