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一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微众银行)前不久在自家官网公布了2025 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其资产规模稳步扩张,首次突破7000亿元达到7147.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6%,但同时也暴露了一定的业绩压力。
营收净利首现“双降”,积极寻找增长新引擎
经营方面,报告期内微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89.63亿元,同比下降3.44%;实现净利润55.66亿元,同比下降11.87%;实现税前利润68.07亿元,同比增长8.03%。这是微众银行自2014年成立以来,首次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同步下滑的情况。
![]()
虽然在营收、净利润指标方面微众银行有所下滑,不过从行业总量来看,上述两大指标依旧保持行业第一的领先位置。
近年来微众银行营收增速有所放缓,并在2024年末出现了近五年的首次下滑。整体来看,2020年-2024年,该行营收增速分别为33.69%、35.76%、31.03%、11.3%和-3.13%;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5%、38.87%、29.83%、21.02%和0.81%。单看2024年,该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87亿元,同比下滑17.96%,成为拖累营收的主因。
随着本次半年报的出炉,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这家互联网银行巨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面临增长挑战。微众银行成立之后曾凭借先发优势和腾讯平台的流量红利,实现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微粒贷作为旗下的拳头产品,通过专攻下沉市场用户,为其贡献了过半的业绩。不过随着监管的加强和市场的变化,微粒贷业务收缩严重。
综合财报透露的信息来看,微众银行从去年开始逐渐加码企业贷款业务“微业贷”。2022年-2023年,微众银行的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420.56亿元、1823.7亿元,均低于其个人消费贷余额。截至2024年末,该行企业贷款余额达2155.33亿元,同比增长18.18%,占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49.44%,同比上升了5.44个百分点,首次超过消费贷规模。同期消费贷余额为2027.75亿元,同比下降5.53%。
据了解,“微业贷”于2017年推出,是国内首个线上无抵押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最高额度1000万元。至去年底,该产品在批发零售、制造、建筑三大行业的贷款余额占比超70%,服务的企业征信白户占比超50%,信用贷款余额占比约90%。
业务结构呈现明显调整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内部变革和组织架构调整,反映出该行基于新的发展战略和业务布局对资源分配的重新考量。
![]()
此次半年报里明确提到,“报告期内,本行结合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个人金融事业群内部职能划分,撤销零售新业务部、直通运营部,同时对个人金融业务中后台管控职能进行集中整合,并结合业务特性对个人金融事业群相关部门架构进行更名调整。”
此外,根据微众银行在官网公布的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其共与382家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包括18家营销获客机构、44家担保增信机构及320家催收机构。其中用友、金蝶、百望等财税服务商的关联公司均在营销获客名单中,为其提供稳定的小微企业获客渠道。
微粒贷投诉量暴涨,行长兼任首席合规官
微众银行成立之初凭借微信、QQ的入口导流,快速积累了庞大的个人客户群体。为减少自身的资本消耗,其通过联合贷款模式,以有限的资本金撬动大规模的贷款业务,让自身贷款规模迅速扩大。随着两大社交平台存量客群逐渐挖掘,客户数量增长愈发不易。2021年-2023年,微众银行个人有效户的年内增长分别为4900万、4100万和3700万。而2024年,其个人有效户仅增长2500万人,增势逐年衰退。
截至2024年末,微粒贷82%的客户为非白领从业人员,85%客户为大专或以下学历,约18%的客户为此前无人民银行信贷征信记录的“首贷户”。与此同时,微粒贷笔均贷款额度持续下滑,2021年其年报披露笔均贷款金额约8000元,2023年笔均贷款金额降至7200元。
由于下沉市场客户群体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随着业绩陷入增长瓶颈期,微众银行的不良风险也逐渐暴露。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1.57%,较上年末增加0.13个百分点,结束了此前连续两年的下降趋势;拨备覆盖率292.86%,较上年末下降10.04个百分点,但仍远高于监管要求。在黑猫投诉网站上,关于微粒贷的累计投诉已超过5.5万条,近30天内的投诉量为2064条。另外根据微众银行相关年报披露,2024年该行共接到投诉、建议58498条,主要集中在“微粒贷”“微业贷”产品,全渠道平均每百万个人客户投诉量为137.92件。上述几项数据明显高于2023年累计接到投诉、建议35437条,全渠道平均每百万个人客户投诉量为88.73件。
![]()
面对宏观环境与行业竞争压力,微众银行表示将保持战略定力,敏捷应对变化。“报告期内,本行各项业务发展符合战略愿景,战略风险平稳可控。”
今年上半年,微众银行的高管团队保持稳定,行长李南青兼任首席合规官。根据监管去年底发布的《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应当在机构总部设立首席合规官,首席合规官是高级管理人员,接受机构董事长和行长(总经理)直接领导,向董事会负责。首席合规官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由高级管理人员兼任。行长(总经理)兼任首席合规官,不需要另行取得任职资格许可。李南青早年亦曾担任过微众银行监事长一职,亦具备相关经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转型关键之时,微众银行多名高管存在“超期服役”、年龄超限情况。李南青任期超九年且年近70岁,已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顾敏自2014年12月筹建微众银行起便担任董事长,截至2025年6月任期已超10年。常务副行长黄黎明于2016年3月任职,任期已超9年;副行长陈峭等任期也逾8年。
全文参考资料: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公开数据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