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同源,连接着广袤大陆与浩瀚海洋;山海交响,奏响了跨越千里的心灵和鸣。
近日,来自台湾的15位青年飞越山河,在新疆昌吉州与当地青年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丝路同源·山海交响--宝岛青年天山行”活动,开启一场互学互鉴、交融交心的美好旅程。
▲9月30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对活动进行报道。
五天行程中,福建、新疆、台湾两岸三地青年聚在一起,一同畅游新疆大地,感受祖国大陆的地大物博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少台青表示,新疆的美景、美食、美好让人想“带回家”,新疆这片广阔天地蕴藏的无限机遇更让人想“留下来”。
▲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9月26日,活动在木垒县青年带来的哈萨克族舞蹈《青春飞舞》中拉开序幕。来自台湾的青年代表和来自木垒县的青年代表分享了他们的心声与期待。
▲活动现场,木垒县青年和台湾青年携手共舞《黑走马》。
▲活动现场,台湾青年和木垒县青年代表互赠特色礼物。
这一路,山河共赏,携手体验壮美新疆
随着活动的启幕,两地青年开启了与新疆壮美山河的对话。青年们先后前往马圈湾、胡杨林、叶勒森沙漠、天山天池等特色景点。湛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沙漠、巍峨的雪山,让台湾青年不时驻足拍照,定格这片土地的壮美与神奇。
▲在马圈湾,台湾青年和当地青年载歌载舞。
▲台湾青年们被天山雪景吸引,拍照留念。
当穿行在有着6500万年历史的原始胡杨林时,台湾青年无不被其顽强的生命力所触动。
▲台湾青年和当地青年漫步胡杨林,一起感受、分享跨越千年的生命韧性。
这一路,人文寻踪,共同感受文化交融
领略自然风光后,台湾青年继而沉浸于新疆深厚的历史文化长河。这片土地不仅是自然资源的宝库,更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热土。
在承载着悠久历史的北庭故城遗址,古代边塞的风采仍依稀可见。作为唐代北庭都护府的治所、古丝绸之路重镇,其残存的城墙、护城河等遗迹,见证着千年辉煌。
▲台湾青年参观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
在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丰富的展品展现了新疆多民族共同开发建设、文化交融共生的壮丽画卷。
▲在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台湾青年仔细端详不同民族的服饰、风俗。
当夜幕降临,新疆国际大巴扎的灯光次第亮起,这座现代化的商业街区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迎接八方来客。台湾青年在古今交汇中感受新疆的文化脉络。
这一路,同心筑梦,共话未来新发展
时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台湾青年也将目光投向新疆的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台湾青年一行先后参观了能源馆和露天煤矿,了解到这里正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煤化工产业上大展拳脚,形成煤炭、煤电、煤化工等六大优势主导产业。这样的能源开发和战略布局,让他们深受震撼。
▲台湾青年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一起参观准东能源馆。
这一路,倾情援疆,汗水共育团结花活动期间,台湾青年一行还参观了福建漳州援疆成果展示馆,系统了解援疆工作在产业、项目、智力、文化等领域的丰硕成果。
▲台湾青年参观福建漳州援疆成果展示馆。
近年来,一批批福建援疆干部人才将专业知识和先进理念融入新疆建设,把“科技基因”“产业优势”嫁接到新疆的“资源沃土”上,走出了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新路子。援疆干部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台湾青年,他们纷纷表示,将发挥自身所长,为新疆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电商从业者赖家宏说:“新疆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潜力巨大,可通过电商平台推向更广阔市场。”
短短五天的活动在青年们的依依不舍中落下帷幕。离别之际,他们行囊中满载的,不仅是新疆的特产与纪念品,更有一份对这片土地深刻的认知与沉甸甸的友谊。亚太青年创能经贸发展协会理事长卢亭伃表示:“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础。这次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新疆,亲身体验了新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对增进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积极推动台湾青年来新疆交流学习,为两岸青年共同发展搭建平台。”
来源:青春漳州、福建省青年联合会、福建共青团 编辑:宝 蓝 校对:韩穆颖 校审:余运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