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被联合国认定无可救药的黄土高原,中国死磕70年,如今怎么样了?

0
分享至

说起黄土高原,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那片广袤却贫瘠的土地,漫天黄沙,沟壑纵横。

早在几十年前,国际上的一些评估报告,包括联合国相关机构的研究,都曾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状况给出过相当悲观的结论。

这些报告认为,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和人为破坏,这片区域可能已经走到了环境崩溃的边缘,甚至用“无可救药”来形容它的未来。



这种论断不是空穴来风,黄土高原曾经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失的土壤量惊人,直接威胁到黄河下游的生态安全,也让当地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但中国并没有放弃这片土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就启动了大规模的治理工程,算下来到现在,已经整整70个年头了。这70年里,无数人投入心血,从植树造林到梯田改造,从退耕还林到生态移民,各种措施轮番上阵。



那么,到了2025年的今天,黄土高原究竟变成什么样了?是依旧一片荒芜,还是焕发了新生?

联合国当年的评价,虽然听起来刺耳,但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水土流失让土地越来越薄,农民们辛辛苦苦种点粮食,往往一场大雨就冲得精光。

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可想而知,贫困和迁移成了常态。



但中国为什么非要“死磕”这片土地不可?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为了环境,更是一种对家园的守护。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如果任由它退化,损失的不仅是自然资源,还有民族的精神根脉。

所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就下定决心要治理它。



起初,方法可能比较粗糙,比如大规模修建梯田,虽然短期内见了效,但有时候反而加剧了生态负担。

慢慢地,人们学会了更科学的方式。比如说,退耕还林政策在21世纪初全面推开,让农民主动放弃坡耕地,改种树木,国家还给补贴。

这招挺聪明,既保住了水土,又让百姓有了新出路。



到了2025年,我们再回头看,这些努力真的没白费。

最新数据显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速率比20年前下降了超过50%,一些重点治理区,比如陕西的延安一带,已经能看到成片的绿意。

这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坚持和调整。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地方推广“生态经济”模式,比如种果树或中药材,既固土又赚钱。农民们从过去的“靠天吃饭”,变成了主动参与治理的主力军。

这种转变,可能意味着治理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民的行动。

当然,路上也有坎坷,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问题,还有部分地区开发过度的新挑战,都不容忽视。



但整体上,黄土高原正在从“无可救药”的标签里挣脱出来。

如果说治理的成效只看树木多了、沙子少了,那可能就太表面了。

2025年的黄土高原,真正让人惊喜的是,它“活”起来了。

这里的“活”,指的是生态系统的恢复,连带民生的改善。



以前,黄土高原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只剩老人孩子,土地荒芜,形成恶性循环。但现在,不少地方通过生态旅游、特色农业吸引人回流。

据最新数据显示,黄土高原地区的农村人均收入比10年前增长了近一倍,贫困率大幅下降。

比如,甘肃定西一带,农民们种起了耐旱的枸杞和土豆,加工成品牌产品卖到全国,收入增加了,人也留住了。这种变化,不排除是治理工程带来的连锁反应,环境好了,产业就跟上了,人心也稳了。



当然,也有些区域,治理效果还不稳固,一遇大旱或暴雨,可能又会出现反复。而且,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是个大难题。

比如,新能源项目在黄土高原铺开,虽然带动了经济,但如果不注意生态红线,可能又会踩坑。

所以,今天的成就,不是终点,而环境治理不能光靠种树,还得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绑在一起。



黄土高原的逆转,也是中国式治理的一个缩影——不急功近利,而是用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一点点磨。

这种耐心,在快节奏的今天尤其珍贵,哪怕是最艰难的问题,只要不放弃,总能找到出路。

前路还长,挑战还在,但这份坚持已经点亮了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塞尔维亚转向乌克兰,扎哈罗娃被曝利用战争赚的盆满钵满

塞尔维亚转向乌克兰,扎哈罗娃被曝利用战争赚的盆满钵满

史政先锋
2025-11-03 19:04:40
通背拳赵鸿刚宣布或手术,太极雷雷劝他退出扇耳光赛:差得太远了

通背拳赵鸿刚宣布或手术,太极雷雷劝他退出扇耳光赛:差得太远了

杨华评论
2025-11-03 17:01:57
印度航空空难唯一幸存者:饱受PTSD折磨,无法与妻儿说话、工作或驾车,家族生意倒闭,20万临时赔偿金不足以支撑开支

印度航空空难唯一幸存者:饱受PTSD折磨,无法与妻儿说话、工作或驾车,家族生意倒闭,20万临时赔偿金不足以支撑开支

扬子晚报
2025-11-03 21:05:58
全红婵大了一圈!被张家齐捏肚子上肉,和陈芋汐体型对比十分明显

全红婵大了一圈!被张家齐捏肚子上肉,和陈芋汐体型对比十分明显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03 20:59:05
特朗普自己亲口承认,中国送来的反制清单,让他有些失去理智

特朗普自己亲口承认,中国送来的反制清单,让他有些失去理智

头条爆料007
2025-11-03 19:22:07
黄金税收新规出台后,工行、建行暂停受理提取实体金条,招行金条价格已含税

黄金税收新规出台后,工行、建行暂停受理提取实体金条,招行金条价格已含税

澎湃新闻
2025-11-03 16:30:26
从张家界赤裸裸搞钱的所长到怀化蛮横扣人的所长,都有湘西遗风

从张家界赤裸裸搞钱的所长到怀化蛮横扣人的所长,都有湘西遗风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3 12:02:05
黄安曝高德导航覆盖全台湾省!从广东可直导台北,跨海通道藏深意

黄安曝高德导航覆盖全台湾省!从广东可直导台北,跨海通道藏深意

行者聊官
2025-11-01 11:22:00
黄金大消息!工行宣布,今起暂停

黄金大消息!工行宣布,今起暂停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2:17:24
黄金税来了,彻底封死”做空法币”之路!

黄金税来了,彻底封死”做空法币”之路!

思哲与创富
2025-11-03 10:29:08
连爆大冷!两场4-6,中国名将不敌世界第100,丁俊晖32强对手确定

连爆大冷!两场4-6,中国名将不敌世界第100,丁俊晖32强对手确定

球场没跑道
2025-11-03 18:54:05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7-6!5-4!女足世界杯4强出炉,亚洲仅朝鲜晋级,中日韩同时淘汰

7-6!5-4!女足世界杯4强出炉,亚洲仅朝鲜晋级,中日韩同时淘汰

侃球熊弟
2025-11-03 19:05:18
国足连续4个月放假!全亚洲仅此一队,原因曝光,选帅方向大反转

国足连续4个月放假!全亚洲仅此一队,原因曝光,选帅方向大反转

侃球熊弟
2025-11-03 19:25:05
卫冕冠军遭绝杀!全运会浙江0-1 末轮不胜山东=出局 王钰栋被换下

卫冕冠军遭绝杀!全运会浙江0-1 末轮不胜山东=出局 王钰栋被换下

我爱英超
2025-11-03 18:46:32
台海观澜 | 郑丽文为什么愿意访问大陆100次

台海观澜 | 郑丽文为什么愿意访问大陆100次

经济观察报
2025-11-03 17:48:04
《暗河传》天涯四美再添新员,46岁演员短剧翻红

《暗河传》天涯四美再添新员,46岁演员短剧翻红

悦君兮君不知
2025-11-02 17:43:23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郑丽文公布第四波人事任命,朱立伦尴尬了,洪秀柱罕见喊话郑丽文

郑丽文公布第四波人事任命,朱立伦尴尬了,洪秀柱罕见喊话郑丽文

策略述
2025-11-03 17:58:29
长沙坍塌事件中,遇难女生现场救援图片曝光!男友在身旁哭到昏厥

长沙坍塌事件中,遇难女生现场救援图片曝光!男友在身旁哭到昏厥

火山诗话
2025-11-03 13:29:00
2025-11-03 22:55:00
历史有些冷 incentive-icons
历史有些冷
一起探索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
5819文章数 1304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游戏
时尚
艺术
健康
亲子

又一款手游倒下了:《异界事务所》国服明年1月停服

这些才是适合普通人的穿搭!多穿基础款和半身裙,简约又得体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韵动杨浦·秀出来”2025滨江亲子骑行嘉年华圆满收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