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60岁了,要少去看望兄弟姐妹?
是不是有人看到这个话题,就会感觉我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但是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
按正常推理说,兄弟姐妹是一男同胞,流着同样的血,应该是非常的亲密无间,但是,想想看,我们活了都大半辈子了,除了父母会无条件的爱我们,包容我们,其他任何人都做不到了。
虽然兄弟姐妹很亲,但是我们也会顾及我们的言语,只怕伤害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现实中,大部分60岁上下的朋友们,父母大多都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吧?
想想看,父母在世的时候,是一个家庭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会无条件的把兄弟姐妹凝聚在一起,而当父母真的不在了,这份情缘却慢慢的松动了。
其实人老了,思维也跟不上以前了,脑筋也不像以前那么灵活了,连说话的分量也慢慢的往下掉,有时大脑不经考虑,一句话就脱口而出,也许会伤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关系也就变了样,这些生命中最该亲近的人,早已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小时候那些嬉戏打闹,早已不记得了,到现在提起来,也没有原来的韵味了,更可怕的是有的兄弟姐妹,在父母走了以后变成了仇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里边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兄弟姐妹之间容易产生攀比。
以前那句,只要你过的比我好,这句话好像现在已经不成立了,兄弟姐妹也怕你过的比他好。
因此妒忌便油然而生。看到兄弟姐妹过的比自己好,本来是在一个水平上,骨子里往往就产生妒忌,甚至愤怒。
那些说话尖酸刻薄的人,就是心态不好的人,他往往想通过自己的一句话,来打压他嫉妒的人,这种人就是心里有病。
以戳痛人家的痛点,来博取自己的快乐,这种兄弟姐妹还不如不见面,甚至从此不再来往。
如果人以利益为主,半点血缘亲情都不珍惜,那么往往感觉不到亲情的珍贵。
想想看现实中,有没有这样的兄弟姐妹呢?
第二个原因是,兄弟姐妹间关系越近,越容易较劲。
平常中往往一点小事,就会产生矛盾,一些琐碎的事,让他没完没了的发生纠葛。
想父母在世的时候,给谁多了,给谁少了,爱谁多了,爱谁少了,是不是都会出现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
这种纷争和纠葛,成了生活中扎人的刺,会扎的人遍体鳞伤。
当父母去世以后啊,别高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
在利益面前,亲情都显得那么渺小,父母在的时候,由父母维持大局,然而父母走了都各奔东西了。
就连父母在的时候,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何况是父母走了,大家都撕破脸面,不再顾及亲情,这样的亲情会越来越淡。
所以大家不要老经常见面,这样见面的话,会更加的心里不舒服,矛盾更加的激化。
第三个原因就是,距离产生美。
这句话适合于任何一个人。
想想看一个人活着,即使是自己的家人,有时也会产生反感矛盾,何况是兄弟姐妹,如果兄弟姐妹老呆在一起,彼此的性格不合,就难免会产生矛盾。
少去看望一下兄弟姐妹,再见面的时候还会是很亲近的。
人老了,脑子也不灵光了,况且60多岁去串亲戚的时候,小辈们也不放心,于是就陪伴一起去。
小辈们,也有自己的事要做,他们的生活压力大。
上一辈子的情感纠葛,小辈们是体会不到的,所以如果串亲戚一趟两趟的还行,一旦久了,会引得小辈分反感,因为有的老人有时自理都不能行,指望下一辈的照顾,所以谁还希望家里来那么多客人?那么频繁?
现在人的生活都太紧张了,来客人了就得好好招待,不能用平常生活接待。
而且60岁以后,家里的儿孙在侧,家务事一大堆,哪有精力总往外跑?这样感情都慢慢淡了。
现在我们沟通,主要是微信视频,或者打个电话,如果感觉彼此思念了,就打个电话,或者视频一下,跟见到是一样的,什么话都能说,什么思念都能诉,这种联络方式,感情也不会淡。
如此说来,距离产生美,不要常去和兄弟姐妹走动,反而兄弟姐妹的关系会越来越亲。
人过了60岁,好好的珍惜眼前,偶尔的和兄弟姐妹相聚一下,也是不错的,但是没必要经常的聚。
自己好点,要为下一代多考虑点,为自己的下一代多考虑点,对别人的下一代也多考虑的,别去总麻烦别人,这样兄弟姐妹之情处的会更亲了。
照顾好自己,宽慰自己,才能宽慰他人,多和兄弟姐妹打电话视频聊聊天,多维持一下这种珍贵的亲情。
大家觉得这种做法对不对呢?兄弟姐妹之间应该怎样处理这个关系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