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美国空军的新任一把手威尔斯巴赫(Kenneth F. Wilsbach)又开始“大放厥词”了,炒作中国核武库已经成为他的标配。这位上将告诉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中国核武器的扩张速度已经让五角大楼感到“不安”,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拥有1500枚核弹头,与美国和俄罗斯平起平坐。这一预测,完全是从气氛渲染到情绪炸药的“标准操作”,一方面打击中美关系的脆弱平衡,另一方面为美国国防预算添砖加瓦。
![]()
要知道,五角大楼在过去几年的“指挥官”里,几乎每个高级将领都有自己的“爱国炒作”,而这一次,威尔斯巴赫上将毫不吝啬地将中国核扩张的前景描绘得“赤裸裸”。他甚至给了中国核武库一个“时间表”——从2020年的约300枚弹头,到2030年将增加到1500枚!这不是预测,这是在推销一种不可避免的“核末日”恐惧症,仿佛美国的核霸主地位马上就会被侵蚀掉。
那我们不禁要问了,威尔斯巴赫是真的为美国安全操心,还是在给美国军费申请一个“豪华套餐”?美俄的核弹头总量加起来也不过3000枚左右,而中国的“超速”发展,按照威尔斯巴赫的说法,完全可以在五年内赶上他们。这不免让人怀疑,美国军方是不是在“超前”演练未来的核对抗,不仅要求对手的军备加速,还要自己抓紧时间拼命发展防御体系。毕竟,话说回来,美国空军很少会对“敌人”的威胁有这么“热切”的关注,尤其是中国。
当然,这不是威尔斯巴赫第一次这样说了。早在2021年,美国就宣称中国核武器的发展速度和数量令人担忧,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拥有1000枚核弹头。那时的美国情报部门还试图让中国的核威胁看起来“符合逻辑”,让国会相信他们的军事预算必须增加,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威胁。但是,显然,他们的情报预测并没能让中国“按时”提供惊人的数字,反倒是美国自己沦为全球最大的核军备竞赛参与者之一。
![]()
值得一提的是,威尔斯巴赫的言论“顺便”也顺带着做了一番“外交投机”,暗示中国正在发展各种各样的核武器——从低当量的精确打击导弹到超级威力的洲际弹道导弹,这种“灵活多样”的核力量让美国空军的应对难度急剧上升。看样子,威尔斯巴赫不光是给中国核力量定下了“发展目标”,还顺便为自己在国防预算上的申请披上一层“战略风险”的外衣。
然而,威尔斯巴赫的“预言”不仅仅是空口号。美国的立场已经越来越难以“解释”。中国的外交部一再声明,中国的核战略始终是自卫性的,并且“始终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这和美国一贯的“全球核霸主”模式完全不同。美国号称“核大国”,而中国更注重的是在防御战略的基础上,维持一个合理、可控的核力量配置。这两个核大国在本质上走的完全是两条路。
要知道,美国在核武器领域的扩张早就不是新闻了。从冷战时期到现在,经过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只有美国才敢肆无忌惮地推销“威胁论”,一方面做出全球“领导者”的姿态,另一方面却暗地里加大自己的核力量建设,维持着“三位一体”的核战略——核潜艇、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不容有失。而在全球核武器大国中,只有美国在战略中不断推动“先发制人”的核策略,并且在“延伸威慑”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
那么,为什么威尔斯巴赫这么急切地炒作中国的核威胁?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意图?很简单,他的言论实际上是为了刺激美国的国防预算,利用“中国威胁”来为五角大楼争取更多资金。在美国的政治氛围下,这样的“威胁”,就是“赢得支持”的敲门砖。每一次的“威胁”,都是一次资源争夺战的序章。
但中国显然不吃这一套。中国早已明确表态:核武器是“自卫”的工具,并不寻求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美国如果继续咄咄逼人,反而更容易把世界引入“核冲突”的深渊。中国的核政策一直稳健、理性,不同于美国的全球扩张策略,反而会为全球战略安全提供更有利的稳定因素。
总之,威尔斯巴赫上将的炒作虽然为美国军方提供了“发展支撑”的理由,但这只是美方在全球核战略博弈中的一环。中国的核政策并非针对任何国家,而是始终坚持自卫、稳定的原则。如今美国不断推高“威胁”声音,既是在营造紧张气氛,也是在为自己的军事预算背书。然而,这场博弈最终的赢家并不会是某一方的军备竞赛,而是通过对话、合作找到的和平道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