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后
成都很多公园的地上、道路边
经常掉落这种圆圆的果子
![]()
这种果子是银杏果,也叫白果
很多人认为它营养丰富
将其捡回家食用
每年这时候
社交平台都会有类似帖子
但是!这些街边的白果
可绝不能随便捡来吃
注意:路边的白果、香橼吃不得!
除了白果外,成都的路边还有一种长得像小柚子的果子——香橼。往年秋天到来,不少人会专门拿着袋子沿路捡拾。
那这些路边的小果子能否食用呢?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主治中医师杨馥瑜表示,尽管在中医里香橼和白果都是中药,但绿化带里的树木结出的果实,都不建议大家食用。
记者了解到,在中医里,香橼具有理气、疏肝、化痰的作用,常常和佛手一起使用,白果则具有敛肺、定喘、缩尿的功效。但不论是香橼还是白果,只要是生长在绿化带中的植物,相关部门都会进行养护,定期喷洒农药,除虫,采摘这些植物的果实用来食用时,如果存在化学药品残留,很可能会引发中毒。
“香橼本身口感不是太好,比较酸苦,一般是不建议直接食用的。就算是能吃的白果,考虑到污染和农药残留的问题也还是建议大家用购买代替采摘。”
另外,杨馥瑜提醒到,白果的果仁和果皮都是有毒的——
白果种皮和果肉中含有致敏成分,若剥壳时汁液沾到手上,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轻则手发红、发痒,重则起水疱、刺痛。
黄色的核心部分果仁中含有氢氰酸、银杏酸、银杏毒素、致敏蛋白等毒性成分,若食用不当或过量食用,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胚芽中含银杏酸、氢氰酸,是银杏果中毒性成分含量最高的部位。尤以绿色的胚芽毒性最强。
除了上述本身存在的毒素外,马路边的银杏果还会受到烟尘、汽车尾气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再加上银杏树常年被施以药物防病虫害。
杨馥瑜提醒,白果食用时对剂量也有着严格要求。“就算是食用购买的白果,为了避免中毒,食用量一般也要控制在5~10克。煮熟的白果与生白果相比更不容易中毒,同时还要注意,食用白果后也不可大量饮酒。”
因此
路边的银杏果不能“采”
不能捡走,更不能吃
一定要远离
银杏果中毒如何处理?
如何安全吃白果?
沾到银杏果汁液过敏和误食中毒,应当分情况处理:
轻微皮肤过敏
若接触银杏果后出现轻微皮肤过敏,可用洗涤剂清洁接触部位的皮肤,之后用炉甘石洗剂涂擦患处。如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和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严重接触过敏
若出现全身起皮疹、呼吸困难、喉咙发紧等过敏症状,应立刻停止接触银杏果并立即就医,和医生说清楚“接触银杏果过敏”,及时对应治疗。
食用不当中毒
若银杏果处理不当或过量食用,可能在食用后3小时至4小时内诱发中毒,症状为发热、呕吐、腹痛、腹泻、抽搐、惊厥、皮肤青紫、呼吸困难,也可能出现感觉障碍、下肢瘫痪,严重者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此时可采用催吐急救,用手指刺激喉咙催吐,把没消化的果子吐出来,同时立刻拨打120。
那么,白果还能吃吗?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
银杏果做法多样
但要注意方法
首先,要去除毒性部位
市场上购买的带壳银杏果,要先剥除硬壳,开水煮沸10分钟脱去衣膜,抽去胚芽后再烹饪。在剥除外种皮时尽量戴上手套,也可将银杏果放在水中沤烂外种皮,以方便取出银杏果。
其次,要牢记不能生食
银杏果不能生食,但通过高温烹饪可以去除银杏果中绝大部分有毒成分,减少致敏性,保证食用安全。
不同的烹饪方式,都要注意充分制备和加热处理,以消除或减少白果毒性。
蒸:开水上锅,大火蒸十几分钟。
煮/炖:水开后下锅,开水煮10分钟。与肉类一起长时间炖煮(如1~2小时),不影响白果的口感。
炒:炒菜前需要先开水煮熟后,再与其他配菜一起下锅烩炒。
不建议大家用微波加热烹调带壳银杏果,以免因操作不当产生危险。
再者,要控制食用量
熟制的银杏果不要过量食用。建议大人控制在10颗以内,儿童不要超过5颗,婴幼儿不要食用。
此外,银杏果富含支链淀粉,炒制后应趁热食用,口感软糯,冷却后口感发硬。
快转发到你的
“相亲相爱一家”群吧
掌上金牛
编辑|诗璇
来源|成都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