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美妆行业的人事变动浪潮与上半年呈现显著差异。
在《FBeauty未来迹》对上半年美妆人事的盘点中,“架构重组”与“中国权力升维”是关键词。但来到Q3,全球人事调整则迈入更深层次的战略交融期:不再是单纯的组织架构优化,而是通过关键人才的“跨领域、跨区域、跨基因”任命,实现研发范式、经验输出、业务边界与组织生态的全方位重构。
雅诗兰黛引入快消巨头高管重塑研发体系,欧莱雅前中国CEO执掌北美市场输出“中国方案”;拜尔斯道夫设全新职位抢占“皮肤健康”赛道,本土“一哥”珀莱雅、韩妆巨头LG生活健康引入外部精英激活组织......
这些人事变动的背后,是美妆行业应对消费需求升级、全球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创新加速的集体战略回应。
![]()
研发无界:重构研发范式与链接全球大脑
在全球消费者对「科学背书」与「快速迭代」的双重需求驱动下,传统美妆研发的封闭体系和漫长周期已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当下,头部企业正通过关键人事任命,打破研发的封闭边界:要么引入跨行业逻辑重构体系,要么绑定全球科研权威整合资源,推动研发从慢周期的“艺术创作”转向数据驱动的“科学制造”。
1、研发范式突破:快消研发逻辑注入奢侈美妆。
雅诗兰黛任命前百事公司首席科学官René Lammers为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研究和创新官。
这一跨界任命具有标志性意义。根据集团公告,作为首席研发与创新官,Lammers将统领集团全球研发力量,负责产品和临床创新、科学事务、法规战略以及上游技术开发,重点推进"快速上市、紧跟潮流"的创新模式。
![]()
从履历来看,René并非美妆行业的原生玩家,他在百事和联合利华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快消品研发经验,擅长构建标准化、规模化、可复制的工业化研发体系。这种强调效率、数据与流程的研发逻辑,正是雅诗兰黛等传统奢侈美妆企业突破创新瓶颈所需的关键能力。
雅诗兰黛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司泰峰(Stéphane de la Faverie)对此直言:“René的科学专业知识、全球视野与前沿产品开发热情,将帮助我们转变研究和创新方式,使其更契合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核心目标。”
2025年至今,司泰峰上任后后对集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而随着此次任命落定,司泰峰的新管理团队也已完成组建,标志着雅诗兰黛集团“重塑美妆新境”战略进入全面执行阶段。“(新高管团队)能够引领公司迈入下一个增长和转型的新篇章。”他如此表示。
![]()
2、生态链接:本土企业绑定全球科研权威
如果说雅诗兰黛的研发变革是向内重构,那么上美股份的人事动作则代表了本土企业向外链接的新路径。
9月,上美股份任命全球多肽美容科技开创者Dr. Karl Lintner(卡尔·林特纳博士)为其首席科学顾问。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上美首次设立该职位。
![]()
公开资料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起,Lintner博士就致力于多肽研究与应用,是全球首位将胜肽引入到化妆品应用领域的科学家。他拥有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并在早期于法国萨克莱核研究中心积累了长达十年的生物肽研究经验,担任过美国化妆品化学家学会(SCC)科学事务委员会成员及主席,更被授予In-Cosmetics终身成就奖和纳瓦拉之家奖章。
加入上美后,Lintner博士将在技术突破层面为上美全球多肽技术布局提供前瞻性规划,并为科研团队提供技术建议与解决方案;在生态建设上作为上美全球化科研生态的核心推动者,协助对接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及学术组织;在资源整合上,主导建立跨国研发合作平台,实现全球优质科研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创新。
这一任命代表了本土企业获取顶尖技术的新路径:不再局限于自建研发团队,而是通过绑定细分科研领域的权威学者,快速构筑技术壁垒并接入全球科研网络。
经验无界:中国方案成全全球战略资产
作为本季度人员变动最为频繁的公司,欧莱雅集团的人员调整体现了“中国市场经验”的全球化输出趋势。
位曾执掌欧莱雅中国的CEO获得重要晋升:贝瀚青(Alexis Perakis-Valat)出任欧莱雅集团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北美总裁,费博瑞(Fabrice Megarbane)则接任欧莱雅集团消费品部门总裁的职位。
从履历看,贝瀚青在2010-2015年担任欧莱雅中国CEO期间,帮助欧莱雅进一步确立了市场地位,如2011年欧莱雅中国规模突破100亿元大关;2012年巴黎欧莱雅成为中国市场美妆第一品牌;2010年至2013年,欧莱雅中国均保持两位数高增长。
这一人事布局的战略意义在于,将贝瀚青在中国市场淬炼出的“极致敏捷的数字化营销”、“复杂的全渠道运营”等经验系统性输出至北美等增长乏力的成熟市场。2025年上半年,欧莱雅北美市场销售额仅微增0.4%,引入中国经验或许成为破解增长困境的关键举措。
![]()
费博瑞在2019-2023任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在任期间连续三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高增长,其中2020年中国还成为欧莱雅集团旗下巴黎欧莱雅、兰蔻、赫莲娜、修丽可、卡诗、YSL、科颜氏7大品牌的全球第一市场。
接任欧莱雅消费品部门总裁后,费博瑞或许将致力于将中国市场的爆品打造逻辑与年轻化营销经验复制到全球。
![]()
从中国市场到重点区域,再到全球业务,贝瀚青与费博瑞的晋升路径清晰展现了中国经验的系统性输出。过去,中国市场是全球战略的追随者,以复制欧美成熟模式为主;如今,中国因竞争最激烈、消费者最挑剔、数字化最领先,已成为全球美妆行业的创新试验田。
战略无界:业务边界与价值逻辑的重构
面对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与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美妆企业通过人事调整推动“战略无界”,呈现出扩张与聚焦并行的双重路径。
1、赛道扩张:从护肤迈向“皮肤健康”
拜尔斯道夫新设「Derma & Health Care(皮肤和健康管理)」总裁一职,整合了优色林(Eucerin)、Aquaphor、汉莎(Hansaplast)、易理妥(Elastoplast)和CURITAS等品牌,并由前欧莱雅高管Burcu Andreae-Nehlsen出任这一职位。值得注意的是,Burcu Andreae-Nehlsen将进入拜尔斯道夫执行委员会,凸显了公司在战略层面对这一业务的重视。
![]()
拜尔斯道夫表示,这一调整旨在强化皮肤护理与健康护理品类的战略领导力,与公司“Win with care”的愿景相一致。此次从“美”到“健康”的战略升维,标志着美妆与医药健康产业的边界进一步模糊,专业壁垒与医疗信任度成为新的竞争维度。
2、战略聚焦:剥离非核心,强化优势领域
与拜尔斯道夫的扩张逻辑不同,科蒂集团则聚焦于“战略收缩”。
近日,科蒂于官网正式发布公告称,将更紧密地整合其高端美容部门与大众美容香氛业务,从而将公司重新集中在其传统和核心优势上,以推动可持续的盈利增长并加速价值创造。此外,科蒂还对其消费美妆业务展开了全面的战略审查,以释放其全部潜力。
为此,科蒂邀请Gordon von Bretten出任大众美容业务部门总裁,并由其主导对规模达12亿美元的大众美妆业务进行战略评估,不排除“剥离非核心业务”的可能。
![]()
Gordon此前担任科蒂董事会成员兼首席转型官,擅长企业战略重组与业务优化,对科蒂的业务结构有全面认知。
对此,科蒂首席执行官Sue Nabi强调,这一调整旨在提升公司的“清晰度和专注力”,将资源集中于传统优势的香水与高端美妆领域。
科蒂的“无界”体现在主动收缩战场,将资源无限集中于其最具优势的香水与高端美妆领域。通过人事与战略的同步调整,科蒂正试图将自己重新定义为一个“精选的、以香水为引领的美丽集团”,实现价值的彻底重估。
基因无界:外部领袖激活组织新生态
当内部晋升难以打破创新惯性时,引入跨行业、跨企业的外部领袖成为第三季度美妆巨头们的破局之道。无论是珀莱雅引入新消费背景CMO,还是LG生活健康首次打破“内部晋升惯例”外聘CEO,其核心逻辑都是通过注入外部基因,来破解组织内部的路径依赖。
1、LG生活健康的“换血疗法”
LG生活健康外聘拥有欧莱雅、联合利华背景的李善珠担任CEO,这一决定在强调资历与内部晋升的韩国企业中并不常见。
李善珠出生于1970年,并于2002年加入欧莱雅。任职期间,科颜氏在韩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后被调往欧莱雅美国总部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科颜氏的国际业务,推动科颜氏成为欧莱雅奢侈品部门仅次于兰蔻的第二大品牌,实现全球销售额翻倍。
离开欧莱雅后,她在L&P(美迪惠尔母公司)期间主导品牌进入美国市场,填补了韩国面膜品牌在欧美高端市场的空白;在联合利华任职时,又帮助AHC品牌明确高端功效护肤的定位,摆脱同质化竞争。
从李善珠的职业履历看,她所具备的“国际化品牌操盘能力”与“本地品牌激活能力”正是当前的LG生活健康所亟需的。
对LG生活健康而言,李善珠的加入将解决两大核心问题:一是本土市场增长乏力(2023-2024 年持续负增长,降幅1.4%-4.6%),二是全球化布局不足,海外营收占比低。她的国际经验与年轻化运营能力,将帮助LG重构本土品牌矩阵并拓展全球市场。
2、珀莱雅构建“跨界高管矩阵”,补齐关键拼图
9月中旬,珀莱雅任命拥有阿芙精油、泡泡玛特、蕉下背景的果小为首席营销官。
果小在消费领域深耕十余年,曾打造“泡泡玛特--中国潮玩第一品牌”、“蕉下--轻量化户外”等行业经典案例。他对新一代消费者的偏好洞察,以及通过产品与情感需求深度绑定的营销理念,将为珀莱雅系统性补强品牌情感价值与用户共鸣能力提供关键支持。
珀莱雅在公告中表示,此次任命是公司“持续构建品牌化与全球化竞争力的关键一步”,果小将充分发挥跨行业优势,推动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
![]()
另外在最近,珀莱雅宣布任命拥有欧莱雅与觅光美容仪背景的金昶为财务负责人,结束了该职位近五个月的空缺。
金昶的履历体现了珀莱雅对人才“复合背景”的追求:他既拥有在欧莱雅中国担任财务发展总监及活性健康化妆品事业部财务总监的成熟体系经验,也具备在知名国货美容仪品牌觅光(AMIRO) 担任合伙人兼CFO的创业公司与新消费实战经历。这意味着他不仅能驾驭规范的财务管理,更深谙如何为高增长、高投入的创新业务配置资源。
![]()
至此,珀莱雅已构建起一个融合多元背景的“跨界高管矩阵”:研发端由前宝洁、雅诗兰黛科学家领衔,品牌与产品端则汇聚了具备欧莱雅体系经验与新消费实战能力的操盘手,而财务与资本端则由兼具跨国企业规范与创业公司视野的精英担纲。这套复合型人才体系,标志着珀莱雅的组织建设已从职能补缺迈向系统化能力构建,为其全球化与多品牌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
综合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的人事变动浪潮揭示了一个核心趋势:美妆行业的竞争已从内部优化升级为无边界的能力战争。随着美妆与科技、健康、新消费的边界进一步模糊,传统的竞争规则正在被改写。
这一“无界时代”背后是三个不可逆转的变革方向:能力无来源——核心竞争力可能来自任何行业;经验无国界——区域成功经验具备全球复用价值;战略无定式——扩张与聚焦同时成为最优解。
对于美妆企业而言,未来的胜负手或许不再是同类之间的赛跑,而是取决于谁能更快地识别并内化外部基因。在这个没有边界的新战场上,唯有最具开放性和适应性的组织,才能定义下一个十年的游戏规则。
本文为FBeauty未来迹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通过技术抓取用于AI训练。
作者/向婷婷
编辑/吴思馨
排版/桂玉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