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在建筑装修行业摸爬滚打了16年的老兵。今天,听我讲讲那些职场里不吐不快的故事。
就在前几天,熟悉的窒息感再次袭来——我又被领导“关照”了。
是的,你没听错,即便身处国企、贵为甲方、头顶项目负责人的光环,即便我自认能力不差、态度端正,那套“降薪”、“优化”的紧箍咒,依然能精准地砸在我头上。这种挥之不去的焦虑,正是我对职场始终缺乏安全感的根源。
曾经的我,是“价值主义”的忠实信徒:坚信能力强、贡献大,就能一路高歌猛进,直达人生巅峰。于是,我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工作——解决层出不穷的项目难题,业余时间也孜孜不倦地打磨专业技能。
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在某些情境下,能力太强、出活太快,非但不是优势,反而可能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
一、 能力越强,陷阱越深?
这个扎心的现实,相信不少朋友都见过:你越能干,活就越多。
我见过一位技术大牛同事,手脚麻利,效率奇高。结果呢?
每逢急难险重的任务,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别人下班追剧,他在挑灯夜战;别人周末聚会,他在伏案改图。
年底考核时,却因几次微不足道的小失误,年终奖被生生砍掉三分之一。
反观那些“稳定输出”、鲜少出错的“佛系”同事,却轻松拿满了奖金。干得多,错得多;错得多,罚得重——这竟是职场的潜规则。
责任越大,背锅越重。
项目成功了,功劳是团队的;项目一旦延期或出问题,板子却结结实实打在你一个人身上。
我目睹过太多这样的场景:能力强的累死累活,被PUA得体无完肤;而会“来事”的,反而能踩着点升职加薪,风光无限。
职场,从来不是单纯比拼能力的竞技场,更像是一场复杂的利益分配游戏。
![]()
二、 职场如深宫,打工人似“困兽”
回想当年,我也曾是个棱角分明的职场新人,面对不公敢拍案而起,遭遇PUA也能正面硬刚。那时无房贷、无家累,最坏不过潇洒转身。
如今呢?
上有白发高堂,下有稚子待哺,肩上还压着百万房贷。这沉甸甸的现实,早已磨平了硬扛的底气。
有时觉得,职场宛如一座森严的“宫殿”,而我们这些打工人,像极了被某种无形力量“阉割”过的存在——牺牲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只为换取那份看似稳定、实则脆弱的“饭碗”。
多少人迷失在一声声“X总”的恭维里,误以为自己真成了人物。可在这个行业,即便是国央企的甲方,达摩克利斯之剑也始终高悬——降薪、裁员、优化的阴影,如影随形。
只要一天离不开职场,没有独立赚钱的本事,就一天摆脱不了这种“困兽”般的依赖感。就像深陷家暴漩涡的妻子难以离开施暴者,被PUA的员工也难舍那份“稳定”的苦楚,不是不痛,而是害怕离开后的未知更苦。
![]()
三、 “价值主义”的幻灭与觉醒
我曾狂热地信奉“价值至上”:能力即价值,价值换回报。这逻辑听起来无懈可击。然而,在现实的土壤里,它却结出了苦涩的果实。
在某些环境中,决定你收获的,往往不是你的能力有多强、项目完成得有多漂亮,而是你背后的“根基”有多深,或者你的“服从度”有多高。
能力强?那意味着你可以被塞进更多工作,像一头不知疲倦的牛马。尤其在行业寒冬之下,人人自危, 公司更是吃准了你不敢轻易离开的软肋。
更致命的是,许多人错把平台的赋能当 成了个人能力。在公司呼风唤雨,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一旦离开,可能瞬间被打回原形。
真正的能力是什么?是即使离开公司这艘大船,你依然能凭一己之力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获得回报,与社会建立独立的商业连接。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外人眼中位高权重、能力出众的人,面对领导的PUA、画饼甚至呵斥,也只能选择隐忍。
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未能掌握独立赚钱的本领,同时又被现实牢牢捆绑——房贷、家庭、年龄,哪一样都输不起。但他们或许没意识到,人生最大的风险,并非失业,而是只会打工。
![]()
四、 挣脱枷锁:从“困兽”到“猎人”
李嘉诚先生有句话点醒了我:“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懂事了;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说明你成功了。”
职场PUA的核心,正是这种依赖性的陷阱。你对单一打工收入的依赖越深,就越容易被操控。
想要真正的底气,必须跳出“用能力在公司换安全感”的思维牢笼。真正的护城河,不是你的专业能力,而是你独立赚钱的能力。看清了真相,就不能再做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
我们该如何行动?
- 1.
培养“副业思维”:将主业视为能力的练兵场,把副业当作价值的试验田。利用职场资源,打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经验沉淀为可复制的方法论,逐步积累个人品牌,最终将其封装成属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 2.
将经历“资产化”:并非所有技能都能直接变现,但每一段经历、每一次踩坑,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生财富。我在精装行业16年的摸爬滚打,那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如今就是我最有价值的内容资产。
 - 3.
转换“主人心态”:从“打工者思维”转向“经营者思维”。不再仅仅视自己为被雇佣者,而是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社会化的独立个体,成为个人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作为一个在建筑/精装领域奋战16年(其中国央企10年)的老兵,在经历了无数次现实的捶打后,我对“能力”有了全新的认知:
重点不是一味提升专业技能,而是锻造价值变现的能力。
目标不是追求职场意义上的成功,而是争取人生的自主选择权。
不做那个面对PUA只能忍气吞声的人,而要拥有随时能说“去TMD,老子不干了”的底气。
在职场,能力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把能力当成了唯一的筹码。
当你只有一张牌时,别人很容易针对你;当你手握一副牌时,主动权就在你手中。Plan B的存在,让Plan A不再是枷锁,而成为一种选择。当你有了底气,PUA便失去了魔力。
真正的安全感,从不源于他人的施舍,而在于你是否能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能否独立地与社会建立商业联系。
最后,如果你仍在职场,请务必尊重你的工作,恪守职业精神,饭碗永远是基础。而在工作之外,请悄悄打磨你的赚钱能力——记住,不必告诉任何人!
愿每一位在职场PUA中挣扎的朋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底气和出路。
公告
现在采购工作也可以进行专业认证了!
领取学习资料,晋级吧!
精选文章导航:
供应链研究:
央国企研究:
合作供应商:
国企供应链:
合规供应链:
《黄太阳供应链笔记》聚焦AI+供应链,建筑采购与建材供应链垂直领域一大号!我们认为未来企业的商业竞争力=商业IP x AI应用 x 供应链,我们致力于服务房地产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从业者与企业,让每个人、每家企业的价值被看见。出版新书《从采购升级为供应链管理:供应链转型五维法则》,邀你加入共读营!
广告:供应链培训咨询、人物专访、好产品包装、软文发布,请加V:taisam61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