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慕尼黑的初秋,天空澄澈,街头的户外展区人头攒动。IAA Mobility 2025再次成为全球汽车与出行产业的聚焦点。与往届相比,今年的展会显得格外热闹:参展规模稳中有升,中国车企与科技企业的身影随处可见,欧洲传统巨头则带来多款战略车型与前瞻技术,试图向外界展示他们并未失去掌控未来的雄心。电气化、智能化与可持续性依然是主旋律,但在今年的展馆内,竞争与合作、守成与突围的气氛比往年更为浓烈。
![]()
IAA Mobility的魅力从来不仅在于琳琅满目的车型,更在于它所折射出的产业态势。今年的展会既是一次全景式的产业秀场,也是一次充满火药味的攻防战。整车厂商的比拼,供应链巨头的突破,以及新兴科技力量的崛起,一幅汽车行业加速转型的图景呼之欲出。
车企豪门迎战新势力出击
如果把今年慕尼黑的主会场比作一处擂台,那么擂台中央站着的仍是德系三强与保时捷,但围台而上的是来势汹汹的中国品牌与北欧、土耳其等新面孔。IAA2025的“车企之战”不再是某一两款概念车的烟花表演,而是各家围绕价格、量产时间表、技术栈与供应链落地的硬碰硬。展会开幕后,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在致辞中喊话“德国必须在汽车未来中扮演引领者,而不是追随者”,这既是对本土车企的打气,也是对现实竞争态势的注脚:欧洲市场要在关税阴影、成本压力与中美夹击中找回主动权。
电动豪华的新防线(梅赛德斯-奔驰)
全新电动GLC站上了舞台中央,象征着奔驰将电动化直接纳入核心车型线。这款车的外观采用点阵式格栅,能够与驾驶辅助功能联动,在自动泊车和提示场景下用动态光效与外部沟通。车内配备最新一代MBUX系统,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
![]()
全球首發 The all-new electric GLC 開創豪華移動星標竿
不仅能理解模糊语句,还能主动给出行程方案与充电建议,让人感到智能化不再是冰冷程序,而是接近助手的存在。动力系统基于八百伏架构,续航超过六百公里,拥有快充功能,现场演示吸引了大量观众拍摄。
![]()
CONCEPT AMG GT XX 破 25 項世界紀錄,刷新純電性能
高层在发布会上强调,豪华电动化不是一次妥协,而是梅赛德斯核心价值的延续。这句话回应了外界对于传统豪华品牌在新能源转型中是否会失去灵魂的疑问。通过把电驱嵌入最畅销的SUV,奔驰向行业传递出明确信号:豪华体验并不会因能源转型而被稀释,反而会因智能与高效而更具说服力。
两款新车稳住基本盘(大众集团)
大众把未来几年的突破口放在小型与紧凑级电动车上。ID.Polo基于升级后的平台开发,车身紧凑,内部空间利用率提升,计划两年后量产,目标售价在二万五千欧元左右,被寄望成为电动时代的新高尔夫。另一款ID.CROSS概念车则定位紧凑级SUV,预计价格不超过三万欧元,强调跨界造型与家庭实用性。
![]()
两款车型均配备改进后的电驱模块和新一代车机系统,现场体验环节显示操作更顺畅,导航与娱乐的衔接更贴近智能手机逻辑。集团管理层同时宣布未来五年将在欧洲研发和制造环节投入十亿欧元,通过人工智能优化开发流程,把周期缩短两成以上,并降低生产环节的能耗。面对欧盟法规趋严和海外竞争加剧,大众试图以“低价与高效”两条路径守住主流市场,再次强调“人民的车”在新能源时代依然要承担普及使命。
Neue Klasse的效率落地(宝马)
宝马把全新平台推向前台,用iX3作为开篇之作,向外界展示所谓“新世代”的落地能力。新车外观简洁硬朗,双肾格栅收窄,贯穿式灯带让整体更具未来感。车内则几乎取消物理按键,换上环绕式全景屏和手势控制,强调沉浸感与数字氛围。技术方面,第六代电驱系统与八百伏架构结合,使效率和续航都提升三成,充电时间也明显缩短。
![]()
更重要的是,宝马管理层明确表示,Neue Klasse的目标不仅是性能升级,更是盈利模式的重塑。到二零二六年前后,电动车利润率要追平燃油车,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电池成本下降四到五成。展台还展示了车网互动功能,车辆在非高峰时段可以把电能回馈电网,形成新的能源循环。整体来看,Neue Klasse不仅是一款车的平台,更是宝马未来十年的战略宣言。
性能与电气化并行(保时捷)
保时捷在IAA2025的展台延续了品牌特有的情感叙事手法,把经典与未来放在同一个舞台。市中心Open Space展区内,911诞生60周年纪念版与全新911 Turbo S并列展出,形成“传承与创新”的强烈对照。Turbo S采用T-Hybrid架构,综合功率达到701马力,0-10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2.4秒,最高时速突破320公里/小时。
![]()
另一侧的Mission X概念车则被称为“未来超级跑车的灯塔”,目标是在纽博格林跑进7分钟以内,展示保时捷对纯电性能极限的追求。除此之外,保时捷还在展台首次演示了11kW无线充电系统,车辆只需停在指定位置即可完成补能,现场观众直观感受到“无感充电”的便利。品牌高层在发布会上强调,电气化并不是对传统的妥协,而是性能潜力的放大器。保时捷用这种双轨并行的方式告诉市场,它既不会放弃激情,也不会缺席未来。
旗舰GT的欧洲战略(Polestar)
品牌带来旗舰轿跑新作,采用全铝车身与轻量化结构,车身低趴修长,风洞优化后线条更贴近赛道取向。底盘采用前后多连杆与可变阻尼,配重接近五五开,强调稳定与可预期反馈。动力系统标称最大输出接近九百马力,续航里程约六百七十公里,主张在强劲加速与长途舒适之间取得平衡。座舱延续北欧极简风格,大面积环保材料与细节工艺共同营造冷静而克制的质感,试乘区体验显示人机界面响应干净利落。品牌公布欧洲起售价十一点九九万欧元,并明确短期只在欧洲销售,高层解释当地用户更看重设计与价值密度,旗舰溢价由此成立。为强调技术底色,展台安排新一代交互系统与底盘控制演示,环绕屏、语音与触控协同工作,弯道姿态与制动回收的切换被可视化呈现。通过这款车,品牌希望在高端纯电市场树立基准,再将平台与工艺下沉到后续产品。
产品矩阵与产能双轨推进(比亚迪)
比亚迪集中展示海豹与唐两款主力车型,并以腾势大型家用车型补齐大空间场景,形成从运动轿车到家庭出行的完整矩阵。展区试乘环节强调二排与三排舒适性、静音与储物细节,家庭用户停留时间明显更长。公司同时宣布三年内启动欧洲本地化生产,并以二零二八年实现规划目标,配合零部件在地采购与售后网点铺设,降低关税与跨境运输的不确定性。
![]()
策略层面,近两年以插电混动作为销量支柱,随后由纯电车型接棒,通过能耗与补能并举的方式平衡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差异。高端品牌仰望被确定在二零二七年进入欧洲,以技术形象与限量策略打开认知高地。整体来看,比亚迪正从单纯的整车出口商转向本地制造与服务并重的经营者,产能、渠道与客户服务三线协同,传递出长期扎根欧洲市场的明确意图。
智能化与未来叙事(小鹏汽车)
小鹏展出包括P7+、G9、G6以及大型多功能车型在内的全系产品,重点突出智能座舱和高阶辅助驾驶能力。展区内设置体验环节,观众可以现场操作语音系统,感受多模态交互的流畅性,并在模拟道路中体验自动变道和智能泊车。除了量产车,小鹏还把旗下的飞行汽车与人形机器人一并带到舞台,展示品牌在未来出行领域的跨界探索。
![]()
虽然飞行汽车尚处于原型阶段,但动态演示仍然引起了大量围观和讨论,高层强调这类项目代表公司对长期出行格局的前瞻思考。发布会上,小鹏宣布将在慕尼黑建立欧洲研发中心,提出“在欧洲为欧洲开发”的口号,计划通过本地研发更快适应道路环境与法规要求。这种组合拳使小鹏在保持智能电动车竞争力的同时,也用跨界叙事增加了品牌热度。
Clio的延续与进化(雷诺)
雷诺发布全新一代Clio,以小幅扩大的车身尺寸和更精致的线条回应都市通勤与家庭使用的双重需求。新车在内饰上配置双十英寸屏幕,并集成二十九项驾驶辅助功能,覆盖主动刹车、盲点监测与车道保持等常用场景。动力层面提供汽油、混动与液化石油气三种版本,保持灵活性与覆盖面。
![]()
作为上半年欧洲最畅销车型Clio5的继任者,新车在定价上略有上移,用以与集团旗下达契亚形成错位,避免同区间竞争。展台上的试乘体验突出车内空间与座椅舒适性,记者反馈中后排表现优于预期。管理层表示,新一代Clio的目标不仅是销量延续,更是帮助雷诺在十至二十五千欧元区间巩固主流市场份额。通过这种组合,雷诺希望继续维持在小型车市场的领导地位。
紧凑市场的新蓝图(现代)
现代在展会上推出Ioniq系列的最新概念车THREE,明确指向欧洲最重要的紧凑型细分市场。车辆造型延续品牌的“Art of Steel”设计语言,线条简洁而富有张力,并经过风洞优化以降低风阻。车身尺寸与两厢轿车接近,但通过电动平台的布局释放出更宽敞的内部空间。内饰采用极简风格,大尺寸屏幕与语音交互成为核心,突出年轻消费群体的使用习惯。
![]()
虽然仍处于概念阶段,现代方面强调该车面向量产开发,预计两年内正式上市。发布会环节,公司管理层表示,紧凑型电动车在欧洲将是市场竞争的核心,而THREE的任务是把造型与效率结合,用合理的价格切入家庭用户和都市出行场景。通过这一布局,现代希望进一步强化其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的存在感,并与本土竞争者形成差异化。
土耳其制造的欧洲试水(TOGG)
土耳其品牌TOGG在展会上完成T10F纯电轿车的全球首发,同时宣布T10X SUV即将登陆德国市场。两款车型均已通过欧洲新车安全评鉴五星测试,车身设计以稳健为主,内饰布局简洁,强调耐用与实用属性。展台体验环节安排了模拟长途驾驶,展示车辆在高速工况下的能耗表现和车机交互的稳定性。
![]()
公司管理层指出,TOGG的战略并非一味追求炫目的配置,而是希望以可靠和性价比作为切入点进入德语区市场。发布会中提到,未来将逐步建立本地售后体系,以缓解消费者对新兴品牌的顾虑。对于土耳其汽车工业而言,这是一次象征意义极强的亮相,不仅展现制造能力,也体现向欧洲汽车主流市场靠拢的雄心。通过T10F和T10X的同步推进,TOGG希望打破“新品牌缺乏信任”的壁垒,为后续产品铺路。
全方位战略登陆(广汽集团)
广汽集团以“One GAC”战略为主题登陆慕尼黑展会,首次在欧洲舞台集中展示旗下昊铂、传祺与埃安三大品牌共五款新能源车型。展台的核心是紧凑型纯电SUV AION V,这款车被正式宣布将在欧洲市场上市,标志着广汽全球化战略进入实质阶段。Hyper系列的高性能车型和传祺新能源MPV,则从运动与家庭两端补齐了场景覆盖。除产品外,广汽还发布本土化移动出行方案,口号是“立足欧洲、服务欧洲”,强调在智能驾驶、车载座舱和充电网络上的适应性与升级能力。展台现场演示了自动泊车和高速辅助驾驶,让观众直观感受智能化水准。广汽方面表示,欧洲不再只是出口终点,而是战略布局的前沿,他们希望借IAA的亮相,塑造“全栈新能源方案提供者”的形象,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建立长期存在感。
自研平台的海外探索(零跑汽车)
零跑在展会上发布B05全球首发车型,并带来B10的欧洲首秀,展现了全域自研平台的最新成果。展台设置了动态演示环节,观众能够直接体验智能座舱的多屏联动与语音交互,现场反馈系统反应灵敏、界面简洁。公司强调全域自研是其最大特色,从电驱控制到车机系统均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也提升了产品迭代速度。
![]()
管理层在发布会上表示,零跑计划以中端市场作为切入口,主打高性价比与快速更新,以在竞争激烈的欧洲市场建立立足点。虽然品牌在当地知名度有限,但展台人气显示出消费者对新鲜产品保持开放态度。通过此次亮相,零跑希望证明自己不只是出口厂商,而是具备技术研发能力的完整车企,并借此吸引潜在合作伙伴。
Tindaya概念车的年轻宣言(西雅特)
西雅特高性能品牌Cupra带来Tindaya概念车,这款车以富埃特文图拉岛的火山命名,却呈现出更像爬行动物般的外观设计。车身后翼子板上犀利的切割线条和纵贯车顶的“脊柱”结构,使其可拆卸顶棚如同鳞片般覆盖,让整车即便静止也仿佛带有生命感。不同于展会上主流品牌强调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Cupra反其道而行,公开宣称要把驾驶权牢牢交回驾驶者,用激进的造型和概念来抵御Robotaxi浪潮。
![]()
官方宣传词中出现了“Phygital”“Digital Aura”等前卫词汇,却对动力数据与技术参数避而不谈,更突显其作为设计与品牌宣言的象征意义。外界普遍认为,Tindaya将深刻影响Cupra下一代高性能SUV的造型语言。对于这家迅速成长、正受到年轻用户追捧的西班牙品牌来说,Tindaya不仅是一台概念车,更是一份态度声明:在电动化与自动化的洪流中,Cupra要保持人与车之间那份原始的激情连接。
欢迎线上购买《汽车之友》杂志
北京时尚
成都杂志铺
扫码进店,线上购买,快递到家
获取更多图文资讯,欢迎关注《汽车之友》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视频资讯,敬请关注《汽车之友》视频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