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推荐:TW-G1,天蔚环境,专业仪器仪表厂家】光学雨量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学散射或遮挡原理实现高精度降雨测量的设备,能够同时输出瞬时降雨强度(单位:mm/min)和累计降雨量(单位:mm)数据,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水文监测、农业灌溉、城市防洪等领域。
一、技术原理:光学散射与遮挡的双重机制
光学散射型传感器
工作原理:利用红外LED发射光束,当雨滴通过光路时,发生米氏散射(雨滴直径与光波长相近时散射效应显著),散射光被光电探测器接收。
信号处理: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变化频率,结合雨滴直径分布模型,计算单位时间内通过光路的雨滴体积,进而推导出瞬时降雨强度。
累计计算:对瞬时降雨强度进行时间积分,得到累计降雨量。
光学遮挡型传感器
工作原理:采用红外对管(发射端与接收端相对),雨滴通过光路时遮挡部分光束,导致接收端光强减弱。
信号处理:通过检测光强下降的脉冲信号,结合雨滴下落速度(通常假设为终端速度,与雨滴直径相关),计算单个雨滴的体积。
累计计算:统计单位时间内通过光路的雨滴数量及体积,累加得到累计降雨量。
![]()
二、性能优势:高精度、低维护、强环境适应性
高精度测量
瞬时降雨强度:分辨率可达0.01mm/min,满足气象观测(如WMO要求降雨强度误差≤5%)和水利调度需求。
累计降雨量:误差范围±2%(与翻斗式雨量计对比),长期稳定性优于传统机械式传感器。
非接触式测量
无机械运动部件,避免翻斗式雨量计因泥沙堵塞、昆虫干扰导致的测量误差,维护周期延长至3-5年。
快速响应与低延迟
采样频率可达10Hz,实时捕捉降雨强度突变(如阵雨、雷暴),响应时间<0.1秒,支持短临降雨预报。
环境适应性
温度范围:-40℃至+85℃,适应极寒或高温环境。
防尘防水:IP67防护等级,可长期暴露于户外雨雪环境。
抗干扰能力:红外光波长(通常为850nm或940nm)避开可见光干扰,夜间或低光照条件下仍可稳定工作。
三、数据输出:瞬时与累计的同步获取
瞬时降雨强度
定义:单位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水层深度,单位为mm/min。
应用场景: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根据瞬时强度计算排水管道流量,防止内涝。
农业灌溉控制:结合土壤湿度传感器,动态调整灌溉量。
气象预警:识别短时强降雨(如≥20mm/h),触发山洪预警。
累计降雨量
定义:从测量开始到当前时刻的总降雨量,单位为mm。
应用场景:
水文模型输入:为流域径流模拟提供基础数据。
干旱监测:结合长期累计数据评估区域水资源状况。
气候研究:分析降雨时空分布特征,支持气候变化研究。
数据接口与传输
输出格式:支持RS485、Modbus、4G/5G、LoRa等协议,可接入现有监测系统。
数据存储:内置SD卡或云端存储,支持历史数据查询与导出。
可视化展示:通过LED显示屏或上位机软件实时显示瞬时/累计数据,并生成降雨过程曲线。
四、应用场景:多领域深度覆盖
气象观测站
替代传统翻斗式雨量计,提供更高频次的降雨数据,支持数值天气预报模型验证。
案例:某省级气象局部署光学雨量传感器后,降雨强度测量误差从±8%降至±3%,短临预报准确率提升15%。
城市防洪系统
结合排水管网模型,实时监测易涝点降雨强度,动态调整泵站运行策略。
案例:广州某区在低洼地带安装光学雨量传感器,内涝预警时间从30分钟提前至60分钟,财产损失减少40%。
农业灌溉管理
根据累计降雨量自动启停灌溉设备,避免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
案例:新疆棉花种植区通过光学雨量传感器控制滴灌系统,节水率达25%,产量提升8%。
水文研究与生态保护
监测山区小流域降雨,分析降雨-径流关系,支持水土保持措施优化。
案例:长江流域某水文站利用光学雨量传感器数据,修正SWAT模型参数,径流预测精度提高1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