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伪史论者强烈要求对伪史论的案例逐一反驳,我乐意奉陪,这么热闹的一场人为制造出来的文明大扯淡,怎么能错过。
我谈的第一个具体案例是黄河清对胡夫金字塔的证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一个正常反驳,倒是有一位网友表示:你说的不算数,必须亲自到现场考证检测。我完全同意这个说法,问题是,那个蠢货会出经费让我走一圈?
今天谈黄河清的 “一眼假”。
“一眼假” 会不会是即兴的一说?还真不是,对黄河清来说是他独创的方法论,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文化遗产反复强化,形成了一套西方伪史论别具一格的叙事体系,他是认真的。
那我也认真,就谈这个 “一眼假”。
2025 年,黄河清针对上海博物馆展出的古埃皮革凉鞋提出质疑,认为这双皮革凉鞋 “看起来根本不像有几千岁的样子”,直言展品是 “把上周的当成商周的”,并公开建议博物馆 “好自为之”。
![]()
人的眼睛有那么厉害吗?
其实人在用眼睛看对象世界时,不过是在给大脑传递信息,真正穿透对象世界的不是眼睛,是人特有的理性能力,人的眼睛不会比鹰更锐利;也就是说,长了一对眼,不等于拥有智慧,要有综合思维的能力,否则,你看到不过是对象世界的一种镜像。马赫认为对象世界不过是感觉的复合,在感觉的层面上,这话没有错,但人的感觉要素的复合,肯定不同于蚂蚁的感觉要素的复合,也不同于任何动物的感觉要素的复合,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之为人也就在这个理性,马克思称之为把握对象世界 “内在尺度” 的能力,如果你像鹰一样目光锐利,一眼就看出凉鞋是新的,但是有眼无脑,很可能让马赫感觉要素的复合带偏了。
这个道理中国先秦时代道家的宗师庄子讲得特别好,庄子《天地》篇:“离朱之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离朱虽有看清百步之外秋毫的神眼,但看的是外形,充其量也就是 “一眼假”,黄帝丢失了玄珠,让离朱找,没有找回来,最后让无智、无视、无闻的象罔去寻找,象罔却找回了玄珠。离朱是用眼睛证伪,而象罔是用脑子证伪。
你的凡胎肉眼看到的假,很可能是真的;你看到的真,也很可能是假的。
![]()
马王堆汉墓的辛追夫人遗体便是典型案例。
1972 年出土时,这位距今两千余年的西汉贵族遗体皮肤仍有弹性、关节可活动,甚至胃中还存有未消化的 138 颗甜瓜子。从直观感受看,这样的保存状态确实 “不像千年古尸”,如果不是出自古墓现场,用黄河清的 “一眼假” 考古大法去判断,多半会以为是 “上周” 发生的命案。真相却是古人的很多技术和文明成果真的很神奇,你认为胡夫金字塔的大石块不可能从一公里外搬运到现场,那是因为你的智商低于古人,在刻板教育下退化了。
1974 年兵马俑初出土时,表面保留着朱红、粉绿、紫色等鲜艳色彩,那更是一眼假,因为颜色远比 “优亚和图雅的凉鞋” 更难保存,可惜与空气接触后迅速氧化褪色,仅留下斑驳痕迹。这件事对后来秦始皇墓的开发、挖掘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这个教训,对于未遭破坏的秦始皇陵,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主动发掘。20 世纪后期部分学者曾提议发掘秦始皇陵,被周总理否决,因为不具备可靠的文物保护技术。
反之,即便是离朱的神眼,也很可能会把假的看成真的。至少在文物拍卖中,真正的赝品都是“一眼真”。
2002 年发生的 “金缕玉衣骗贷案” 堪称典型:骗子谢根荣用数万元从市场购买玉片与金线,参照网络资料复刻出 “金缕玉衣”,随后邀请包括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在内的 5 名顶级鉴定专家进行评估。这些专家没有使用任何专业仪器,都以为自己是离朱,围着展柜观察片刻,便出具了 24 亿元的天价评估报告,而这份报告用于骗贷 16.1 亿,这就是 “ 一眼真” 的代价。
考古学界对这类器物的鉴别,一定是 “眼学初判 + 科技确证” 的标准流程,把一眼假当成古遗址和器物鉴别的方法,不是好与差的区别,是哗众取宠。
![]()
最后,还是要回到那双 “优亚和图雅的凉鞋”,这皮革凉鞋出土于帝王谷的 “优亚与图雅墓”,出土时保存在一个檀木箱子里,墓室深埋在地下 60 米处,湿度常年不到 5%,具备较好的保存条件。从细节来看,其断裂处有明显的陈旧性断裂特点,符合干燥环境下长期存放所导致的老化性特点。而辛追夫人的墓深度也只有 20 米,60 米的深度真的很惊人。古人阶层等差太可怕了,文化意义上的文明是建立在奴隶制之上的,所以会有很多现代人不可思议的做事方式,当然,中国的秦始皇陵距地表也有 37 米,还有一些较为大胆的推测,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推断地宫的深度在 500-1500 米之间,这样的工程现代人也要叹为观止。
凉鞋出土时碳 14 检测法还未发明,所以没有进行碳 14 检测,但考古圈的常识是墓中文物默认与墓主同代。这一点与马王堆 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其他古埃及凉鞋的碳 14 检测结果也能作为交叉证据,研究人员对一双藏于安特卫普的埃及凉鞋进行碳 14 测定,结果显示其年代有 95.4% 的概率落在公元前 1970-1760 年之间,精准地指向了埃及中王国时期。
这些交叉证明,用黄河清的 “一眼假” 的考古大法是推不倒的,建议西方伪史论的支持者为他支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