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中国订单,美国农民陷入“最糟糕的处境”。面对舆论压力,特朗普无奈找上印度,但仍然无济于事。更让特朗普头疼的是,两个坏消息接踵而至,让美国处境雪上加霜。那么,在等不到中国订单后,特朗普找上印度意味着什么?他又收到哪两个坏消息?
今年美国的大豆产区总算盼来了丰收季。可这份丰收的喜悦,没几天就被出口端的难题给浇透了。美国大豆协会直接放了话:从5月份开始,中国就没再买过一粒美国大豆。
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这是近30年来,第一次出现中国完全不采购美国大豆的情况。 过去这些年,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最主要的买家。单是2024年,中国就买走了价值126.4亿美元的美国大豆,这个量占了美国大豆全年出口总额的一半还多。
![]()
现在中国的订单说断就断,美国豆农直接掉进了困境里。大豆价格一个劲地往下跌,不少豆农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有些豆农实在撑不下去,为了保住基本生计,只能把家里的农业设备拿出来卖。
面对这种僵局,特朗普团队没别的办法,只能赶紧找新出路,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印度身上。到了9月,美国大豆主产区爱荷华州的州长雷诺兹,亲自带着代表团去了印度,这趟访问一待就是8天。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这趟的核心目的,就是想让印度多买些美国大豆,帮着缓解出口压力。
![]()
印度有14亿人口,论市场潜力确实不小。可真要让印度买美国大豆,没那么容易。印度本身就是农业大国,国内好多农民就靠种大豆过日子。
莫迪政府要是在农业这块松了口,大量进口美国大豆,很可能会挤垮本土豆农的生计,到时候肯定会惹得国内民众不满,甚至引发民意反弹。之前印度和美国的贸易谈判之所以谈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美国逼着印度开放农业市场,印度根本不接这个茬。
所以特朗普团队想让印度“出手相助”,对莫迪和他所在的印度人民党来说,简直是道难办的“政治难题”。
这边特朗普团队还把希望全压在印度身上呢,那边就接连收到了两个坏消息,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第一个坏消息来自巴西。当地时间10月8号,美国媒体报道说,最近这段时间,巴西的农产品对华出口量涨得特别快,不管是牛肉还是大豆,都接连打破了之前的纪录。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专门算了笔账:预计2025年1月到10月,巴西大豆的出口总量能突破1亿吨,具体能到1.022亿吨。这个数已经超过了2023年一整年创下的最高纪录,照这个势头,2025年巴西大豆全年出口量大概率能冲到1.1亿吨。
![]()
而且中国一直是巴西大豆最主要的出口对象,就拿今年来说,到现在为止,巴西出口的大豆里有79.9%都卖到了中国;单是9月份,就有650万吨巴西大豆运到中国,占了巴西当月大豆出口总量的93%——几乎是把大部分大豆都销往了中国市场。
其实巴西能有这样的成绩,不是运气好。2025年7月的时候,巴西就专门出台了政策,搭建了针对大豆的专属供应链,还鼓励国内农民通过定制大豆品种、优化种植加工流程的方式,多拿点对华出口的份额。
正是这些提前布局的举措,让巴西在大豆出口市场上稳稳抢占了先机。
![]()
第二个坏消息则来自阿根廷。除了巴西,阿根廷也没闲着,哪怕知道可能会得罪美国,还是要加大对华出口的力度。阿根廷农业秘书处专门发了决议,要提高高粱的出口标准,目的就是满足国外市场在饲料用、加工用方面的高需求。
这份决议里把出口高粱分了三个明确的等级,分别是每百升72公斤、70公斤和67公斤,另外还对高粱里的破碎粒、非谷物杂质的含量做了严格限制——要是达不到这个标准,这批高粱就拿不到出口认证,根本没法往外运。
![]()
阿根廷农业秘书处在声明里说得很清楚,搞这项措施,就是为了“推动国内高粱销售,提高本土生产的质量,同时让阿根廷在那些对品质要求更高的市场里,能有更好的地位”。
从2021年开始,中国就成了阿根廷高粱最主要的买家。今年1月到8月,阿根廷一共出口了123万吨高粱,这里面有122万吨都卖到了中国,占比几乎是99%。
要知道,以前中国市场上90%的高粱需求,都是靠美国农民供应的,可今年美国对中国的高粱出口量一下子跌了97%,差不多等于“清零”了。这么看的话,阿根廷这次提高高粱出口标准、稳住对华供应,对美国的高粱出口来说,无疑是一次“精准打击”。
![]()
不光是高粱,阿根廷还放出了更关键的动作:宣布取消大豆、玉米、小麦以及这些作物副产品的出口税。这个举动的效果来得特别快,直接拉动了出口。
要知道,之前阿根廷的大豆出口税最高到过26%,豆油和豆粕的出口税也有24.5%,现在这些税全降到了零。就这两天的功夫,就带动了70亿美元的农产品销售额,而这里面绝大部分货物,最终都运到了中国市场。
面对这些接踵而至的麻烦,特朗普政府也不是一点动作都没有。他们本来计划推出一项农业补贴政策,准备拨120亿到130亿美元的资金,用来帮那些因为关税战日子过不下去的农民。
可偏偏赶上美国政府停摆,这项补贴只能往后推,短时间内根本没法落实。更重要的是,不少美国农民根本不想要补贴——对他们来说,一次性的补贴只能解燃眉之急,他们最想要的是一个长期稳定的销售市场,能踏踏实实地种地、卖粮。
美国农业本身还有两个绕不开的短板。一是农业机械和化肥大多要靠进口,而白宫之前搞的关税战,直接让这些进口物资的价格涨了不少,最后全转嫁到了农民身上,种地的成本一下就上去了。二是美国农业特别依赖国际市场,就拿大豆来说,出口量差不多占了总产量的一半。
可关税战把国际贸易秩序搅乱了,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最后直接导致农产品价格暴跌,形成了“成本涨、售价跌”的恶性循环。
现在来看,美国大豆的出口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大变动。中国订单没了,美国豆农亏得厉害;特朗普团队虽然在忙着找新买家,可印度市场这块硬骨头太难啃,短期内看不到成效;巴西和阿根廷却借着这个机会,把美国原来在华的市场份额给抢了不少。
眼下美国农业正面临着一场挺严峻的挑战,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谁也说不准。
观察者网:丢了中国市场,美国全球“找补”:印度也买点吧
![]()
上观新闻:“5月起中国一粒都没买”!丢了中国大豆市场的美国使劲“找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