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0月10日,台湾省那场所谓的“双十庆典”可真是热闹非凡,不过这热闹不是喜庆,倒像是一出没排练好的荒诞剧,直接把蓝绿两边的矛盾给摆上了台面。
立院院长韩国瑜在万众瞩目下,公然念错讲稿,当场“洗脸”赖清德,韩国瑜自己也懵了,念着念着眉头紧锁,停顿下来,脸上写满了思索。他很快反应过来,向现场致歉。
工作人员急忙上台沟通,最后这尴尬的环节,只能草草由仪仗队的表演接续。一场本该庄重的致词,就这样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
这起讲稿乌龙,绝不只是工作人员手滑那么简单,筹备方的副处长罗正杰事后解释,是没及时撤下前一位的稿子,并承诺会内部检讨。但这种技术性的说辞,掩盖不了背后的政治剧本
赖清德的剧本,是那个讲稿标题——“变局中,奋起的新台湾”。搭配着股市冲上26000点的数据,描绘了一幅欣欣向荣的图景,这是一个关于光明的官方叙事,一切都在向上走。
可韩国瑜随后真正要讲的,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他一开场先唱了首费玉清的老歌《国恩家庆》,似乎想缓和气氛,但接下来的话却字字戳心。
他把台湾的现状比作一个巨大的“堰塞湖”,表面看似平静,底下却危机四伏,警告说如果再不解决这些潜藏的问题,随时可能迎来“灭顶之灾”。
韩国瑜的“堰塞湖”里装的是什么?是超过120万领着低薪的民众,是光电设施对农田的侵占,是非法砂石的胡乱开采,更是“去中化”政策撕裂社会造成的严重对立。
![]()
这番言论,立刻引爆了绿营,发言人吴峥猛烈开火,他指责韩国瑜把党派斗争带到庆典上,破坏了场合的严肃性。吴峥认为,“堰塞湖”的比喻不仅不尊重救灾人员和灾民,更是在刻意制造社会恐慌。
绿营的火力点,并不仅仅针对韩国瑜的言论内容。他们更深层的指控,是针对韩国瑜的角色定位。吴峥直言,作为立院院长,言行应该更加中立、成熟,而不是沦为特定政党的传声筒。
在绿营看来,韩国瑜早已“角色错位”。他们翻出旧账,批评他上任以来,就记录不佳,不仅频繁参加蓝营的政治活动,损害立法机构的中立形象,更有强行通过被指违宪法案、违反议事规则的“前科”。
面对这些指控,韩国瑜自然有他的一套说辞。他辩解说,自己之所以这么说,不是为了挑起纷争,而是要唤醒社会对危机的警觉。
他坚称自己是在为普通民众发声,反映他们真实的困境,台湾面临的问题不只是两岸关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裂痕同样触目惊心。
他这番辩护,实质上是用“民意代表”的身份逻辑,来回应外界对他“中立议长”角色的质疑。但这恰恰暴露了台湾政治体制中,角色规范与政治现实之间那道巨大的鸿沟。
当理应中立的议长,必须通过扮演党派“战将”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时,整个政治舞台的规则就已经扭曲了。
这场庆典,就这样在公开的相互“洗脸”中,变得支离破碎。它本应是庆祝所谓“第114岁生日”的团结仪式,却活生生成了分裂的竞技场。
就连陈水扁的出席,都像是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注脚,为这场闹剧增添了几分荒诞的色彩。当一个本该凝聚共识的政治仪式,最后只剩下技术性的失误、公开的攻讦和一地鸡毛时,它本身的存在意义就已经被掏空了。
说到底,这场庆典的失序,根子在于其“法统不纯”。一个根基不稳的舞台,自然上演不了团结的大戏。韩国瑜误读讲稿,或许是个意外,但它却意外地揭示了真相:在这个分裂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拿着错位的剧本,念着无法与对方沟通的台词。
当一个本应弥合分歧的庆典,反而成为放大矛盾的扩音器时,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政治危机,远比舞台上的任何一句口误都更加深远。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