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白宫怒吼现场:最忠诚的防长为何被骂到不敢还嘴?
说起世界各国的军队,美军是其中战斗力比较突出的一支,它们长期在海外执行任务,而且装备比较精良,被人们开玩笑称为“武装到牙齿的部队”。
然而就在近期,特朗普却对美军表达了不满,国防部长赫格塞斯还当众挨了骂。
![]()
到底是什么让特朗普对自己人发这么大火?
赫格塞斯接受采访时用半开玩笑的口气回答道:“上次我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时候,总统是老板,他定的方针,如果你执行得不好,他会让你知道,就是这样。”这个回答至少表达了两个重要的意思。
第一个是自己确实挨了骂,就像下属被领导骂一样,他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媒体没必要过度解读。这就是一件小事,实在是过于稀松平常了,自己也没当回事,不会因为这件事去仇恨特朗普。
第二个是他强调,特朗普总统决定的事务必须要执行好,我没办好会挨骂,别人也一样。但在关系到政府工作的领域,我和总统之间没有私情,即使我们私下里关系很好,总统帮过我,但如果我办不好事情,也不会被偏袒。
所以说防长这个回答看起来似乎有点漫不经心,实际上是回应了外界的一些猜测,既表示自己是总统的爱将,但也不会因私废公。
或许很多人好奇过,一个军事履历平平的前福克斯新闻主播,为什么能备受特朗普信赖,甚至能执掌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
答案其实很简单:特朗普要的不是一个将军,而是一个代理人。
回顾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他跟五角大楼的关系简直是一场灾难。从马蒂斯、麦克马斯特到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这些军中宿将个个都成了他的眼中钉。他深信军队内部存在一股“深层势力”,处处与他作对。
所以,卷土重来之后,他的首要目标就是彻底清洗五角大楼,安插绝对效忠于自己的人。
![]()
赫格塞斯就是这枚最关键的棋子,他的背景堪称完美:参加过2004年的伊拉克战争,拿过铜星勋章,履历上有军人身份。同时,他退役多年,完美规避了美国法律中禁止现役军人担任国防部长的规定——这条法律的初衷,正是为了防止军人干政。
他既是哈佛大学的公共政策硕士,又是畅销书作家和曼哈顿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员,履历光鲜,看起来完全“合规”,但最重要的,他来自福克斯新闻,是特朗普最信任的媒体喉舌,这份忠诚度才是他真正的通行证。
他的核心任务不是指挥打仗,而是充当特朗普的“忠诚测试仪”。
![]()
9月30日,弗吉尼亚州的某个军事基地,气氛异常压抑。大约800名美军高级军官齐聚一堂,赫格塞斯走上讲台。他的讲话直截了当,核心就一个:军队必须无条件忠于总统特朗普。
他痛批军队如今被所谓的“觉醒文化”和“政治正确”侵蚀,并明确提出,要重新审查每一位指挥官的忠诚度。
台下,是一片死寂。将军们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冷淡的反应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
紧接着上台的特朗普,把话挑得更明了,他看着台下鸦雀无声的将领们,直接发出威胁:那些不愿听从指挥的人,将会失去他们的前途和职务。
特朗普重申,军队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不是宪法,而是他个人。他甚至暗示,军队需要为处理国内事务做好准备,矛头直指他口中的“激进左翼势力”和某些治安混乱的城市,加州州长纽森的名字被他含沙射影地提及。
这场“忠诚大会”的效果立竿见影。不久之后,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布西耶尔和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芬顿,两位四星上将,相继以“家庭原因”为由宣布退休。
![]()
明眼人都看得出,赫格塞斯这个“支点”,在清洗异见者、重塑军队高层方面,确实起到了特朗普想要的作用。
当忠诚凌驾于一切,专业和纪律的真空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赫格塞斯很快就用一系列灾难性的表现证明,他可以是一个合格的“破局者”,却也是一个糟糕的管理者。
今年3月,一场名为“信号门”的泄密事件让整个美国国安系统颜面扫地。
当时,一份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绝密军事计划正在小范围传阅,里面包含了具体打击目标、时间和武器配置等核心信息。赫格塞斯在一个由高级官员组成的Signal群聊里讨论此事时,竟然意外地将《大西洋月刊》的总编辑戈德堡拉了进去。
这简直是把一份顶级机密亲手递到了媒体人眼前。
更荒唐的还在后头。这位国防部长似乎完全没有保密意识,他随手就将这些绝密信息转发到了一个包含自己家人和律师的私人小群里。
双重泄密,让五角大楼的专业形象瞬间崩塌。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疏忽,而是证明了他缺乏作为国防部长最基本的专业素养。
紧接着,6月份又爆出“马斯克风波”。赫格塞斯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决定:他邀请埃隆·马斯克参加一场关于对中国潜在战争计划的机密简报会。
特朗普得知后勃然大怒,痛斥此举“疯狂愚蠢”。他的顾虑非常现实:马斯克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商业利益,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是其重要资产。让这样一个人接触到对华作战的最高机密,会给外界造成何等“糟糕的印象”?
这起事件充分暴露了赫格塞斯在处理复杂地缘政治问题上的天真和鲁莽,他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其中的安全与外交风险。
面对这一连串的混乱,特朗普虽然气得跳脚,但他最终的选择却暴露了其用人逻辑的致命缺陷。为了维护“忠诚至上”的原则,他必须保住赫格塞斯。
于是,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成了“信号门”的替罪羊,被调任联合国代表,为赫格塞斯的错误买了单。
![]()
可他闯的祸还没完,7月发生的擅自暂停援乌事件,就彻底引爆了特朗普对权力失控的警惕。
当时,赫格塞斯未经授权,突然叫停了对乌克兰的部分关键军援,其中包括“爱国者”导弹和急需的155毫米炮弹。
他给出的理由听起来相当“专业”且符合特朗普的调性:美军自身的库存已经见底。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美国已援助乌克兰超过300万枚155毫米炮弹,这几乎相当于美国十年的常规储备量。
![]()
这个理由,完美契合了特朗普一直以来削减对外援助的“美国优先”理念。赫格塞斯大概以为,自己这是在替老板分忧,做了一件既正确又贴心的事。
但他恰恰搞错了一点,也是最致命的一点。
当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得知此事时,他感到的是被绕过的愤怒。在随后的内阁会议上,他反复质问的核心问题不是该不该援助乌克兰,而是“谁授权你这么做的?”
特朗普的怒火,并非针对政策本身,而是针对“谁说了算”这个权力归属的根本问题。一个本该由整个国家安全体系反复权衡、由总统最终拍板的重大战略决策,竟然被国防部长简化为了一次个人的“忠诚表现”。
这触碰了特朗普的权力红线。
随后发生的事情更具戏剧性。暴怒的特朗普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另一方面在理念上又确实倾向于削减军援。这种矛盾心态让他做出了一个拧巴的决定:他下令恢复部分防御性武器的交付。
这个指令本身,就完美地反映了特朗普的困境:他渴望控制一切,却又极度无法容忍任何下属“代表”他来行使权力,哪怕对方的行动完全符合他的想法。
特朗普费尽心机,试图通过安插赫格塞斯这样的“绝对忠臣”,来将美军这支武装到牙齿的国家机器,变成自己可以随心所欲指挥的私人卫队。
他成功地用一个忠诚的代理人撬动了五角大楼的权力结构,清除了那些不听话的将领。
这种以个人忠诚彻底取代专业主义和制度程序的做法,最终却让国防部长本人,成为了五角大楼最脆弱的“软肋”。
赫格塞斯引发的一系列混乱、泄密和越权行为,非但没能真正加强总统对军队的控制,反而一次次将白宫置于尴尬与危险的境地,深刻地暴露了这种治理模式内在的脆弱性与巨大的、不可预测的风险。忠诚,终究没能武装到牙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