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原不动,白云自去来,心若如止水,不惧万境侵。"青山原不动,白云自去来",这十个字勾勒出了一幅亘古不变的山水画卷。巍峨的青山始终静默伫立,看尽千年风云变幻;轻盈的白云自由来去,不留半点痕迹。这幅画面的背后,藏着东方哲学最深邃的生命智慧——当我们的心能够如同青山般岿然不动,世间万象便如白云过隙,再也无法侵扰内心的安宁。
古人追求"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的境界,正是对这种生命状态的最佳诠释。清澈的溪流从不受外物污染,始终保持自己的纯净本质;飘逸的浮云从不执着停留,永远保持自在轻盈。王维在《青溪》中写道"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描绘的正是这种修炼到极致的内心状态——当心灵足够平静,便能如溪水般映照万物而不被扰动,流淌自如而不生滞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的隐居生活或许已成奢望,但我们依然可以学习古人"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的生活智慧。真正的静心不在于身处何地,而在于能否在喧嚣中保持"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的从容。就像修行人的庭院"苔色连深竹",极致的寂静反而会孕育出另一种生命的丰饶。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王安石的这句词道破了多少人在岁月流逝后的顿悟。当我们看透功名利禄如白云过眼,便会懂得"心如止水,波澜不惊;心若冰清,天塌不惊"的真谛。不是对外界无感,而是修炼出了"无欲无求无悲无喜,看破红尘道法自然"的澄明心境。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我们无法控制白云的去来,但可以学习青山的定力;无法阻止万境的侵袭,但可以修炼止水的功夫。当内心真正达到"静水照月"的境界,便能如古人所言"天地之间任我遨游",在浮躁的尘世中找到那份"顺应天道任我逍遥"的自在与安宁。这或许就是"青山原不动,白云自去来"给予现代人最珍贵的启示——不变的初心,才是应对万变的根本。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