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珠峰东坡生死大逃亡

0
分享至



2025年10月5日这一夜,数百人困在“世界最美山谷”嘎玛沟,暴雪压塌帐篷,雷暴劈亮夜空,有人发抖到失温,有人在雪地里找不到路。在他们身处的高原,每一个风险带来的后果都可能是致命的。

今年国庆有如此多的徒步爱好者齐聚于这条路线上,实则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新疆狼塔、乌孙古道等经典徒步路线因连续发生安全事故被全面封锁,尼泊尔又因政局动荡充满不确定性,导致徒步爱好者的选择范围急剧缩小。

来自新疆的领队窦江带的商业团队原本主要经营新疆线路,如今不得不远赴西藏。徒步爱好者陈戈也同样放弃了新疆和尼泊尔,不得不选择珠峰东坡——尽管这条路线对他来说有点难度,但还是选择提前到达拉萨,适应高海拔气候。

一位小红书博主“安荣同学”在9月29日抵达珠峰东坡起点,拍下本地村民从车上搬运打包好的徒步物资袋子,让牦牛背上装好的照片。他发文说:“东坡公园开园了”,感慨“徒步就像逛公园”。

谁也没想到,这场“国庆徒步”会变成一场持续数日的生死考验。近日,户外探险采访多名亲历者,写下不同身份者在极端环境中的选择与困境,以及在这场大暴雪中,人性的坚守、脆弱与温暖。

撰文|董俊

编辑|了了

设计|天宇

图片来源|受访者

· 本文为《户外探险》原创内容 ·

白色孤岛

出发时并非没有天气预警,但很多人都认为在掌控之内。

通过天气预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10月4日至5日会有降水。然而,没有人预料到,这场“降水”会演变成一场持续数十小时、积雪深达半米的暴雪,并伴随着罕见的高原雷暴。

陈格爽与男友董书畅是摄影师,背负七台相机和无人机进山。董书畅在出发前分析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等多个气象模型,“预报显示积雪30到40厘米左右。”他们评估后决定按原计划进山,“如果雪不大,我们能拍到绝美的雪景。如果雪太大,我们也可以在最近的营地尽快下撤。”

然而,山里的天气,尤其是珠峰地区的小气候,从不会顺从人类的预期。


图源/秦超平

从9月29日进山开始,天气就一直不理想。几乎每天下雨,山路泥泞,鞋子湿透,冲锋衣结霜。John清晰地记得:“29号进山,基本从到晓乌措营地的第一个晚上开始,每天就会经历下雨。每天下午到营地,雨中搭帐篷,雨中做饭。”他记忆中只有10月1日看到了一会雪山的身影。

3号那天,阴天一如既往,领队陈怀民带着队员们“碰运气”看日出,凌晨4点摸黑起床,踏上前往珠峰BC大本营的路,不少迎面走来的人下撤。

队里的陈戈问藏族向导:“小多,今天能看到珠峰吗?”“看不到了,天气太差了。”没想到翻过坡,云开始慢慢散了,中午11点左右,整个珠峰都显露出来了,所有人都非常兴奋和高兴,互相抱在一起哭。


图源/陈戈

10月4日中午,天气骤变。宋怀民带领的商团在前往措学仁玛营地途中遭遇风雪。“风几乎是直面吹过来的,帽子毫无用处。”他不得不在坡上等待后方队员,每次等半小时,“等得我都哆嗦了。”视野极差,百米外什么也看不见。

当晚,暴雪未停,雷暴接踵而至。闪电如白昼,积雪压垮帐篷的“嘎吱”声与狂风撕扯帐布的“呼啦”声交织。各营地陷入混乱。宋怀民的餐厅帐被压塌两次,他和领队轮流徒手清雪,没有铲子,只能用垃圾袋套手,袋子很快破烂。“我在假想,会不会真的一道闪电下来,我就丧命在32岁生日的前一天。”

在俄嘎营地,窦江观察到“下雪还打雷闪电,那闪电就跟天亮一样”。他从未在新疆见过这样的“雷打雪”。帐篷每隔十来分钟就积满湿重的雪,后半夜更是“把整个帐篷都糊住了”,窒息风险陡增。


图源/John

晓乌措营地的董书畅意识到危险,每隔一小时起来抖雪,留出通风缝。他把这种闪电解释为“云地闪”,“最高时一分钟一次地闪。”陈格爽在帐篷里裹着睡袋,穿着羽绒服,还贴着暖宝宝,做足了保暖措施,“雷暴加上大雪,再加上高海拔地区长时间暴露在外,有失温的危险。”

这一夜,嘎玛沟成了白色孤岛。基站被雪掩埋,卫星电话成为唯一通讯工具。山内情况无法及时传出,山外指令也难以传达。所有人都在这场失控的天象中,等待黎明。


图源/窦江

生死之际

10月5日清晨,世界白茫茫一片。积雪深度30至60厘米,路径、石头、溪流全部消失。各团队面临同一抉择:原地等待,还是冒险下撤?

在措学仁玛营地,“无极”在头天晚上八点就决定下撤。“我们不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他判断等待外部救援耗时太长,“等外面的人进来,基本上要下午三四点了。”清晨九点半,他带领18人率先开路。

“最浅的雪到膝盖,最深的地方到腰。”开路极为艰难,“踩下去,脚要抬很高。”队伍每走二三十步就得休息。两小时后,大批牦牛队赶上,成为开路主力。它们体重更大,能踩实积雪,开辟出“雪中路”。

壮观的一幕出现了:数百名徒步者与黑色牦牛排成长龙,在白雪中蜿蜒前行。一只小黑狗始终跟随队伍,时而跑前时而回返,被队员们称为“开路犬”。


图源/雷达

然而,牦牛队并未驮运物资。连日暴雪让牦牛无草可吃,体力不济,空身开路已是极限。这意味着所有大件行李——帐篷、睡袋、相机镜头——都被留在山上。

在晓乌措营地,陈格爽和董书畅随向导下撤。“向导在前面开路,我们循着脚印走,路比较滑,一路走一路摔。”

并非所有人都认同下撤。窦江认为:“在物资充足的情况下,真正碰到严重恶劣天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原地等待。”他曾建议在俄嘎营地多待一天,但“其他几个大队伍都要下,牦牛队也要下,我们单独留下反而危险。”最终,他不得不从众下撤。


图源/靖兰

下撤途中,人与牛混行带来新问题。领队雷达几次被牦牛挤倒在雪里。雪地反射的紫外线导致普遍晒伤和雪盲。陈戈描述:“鼻子嘴巴这边全部都是晒伤的。”翻越卓玛拉山垭口时,不时有小雪崩发生,“如果出现大雪崩,几乎所有人都会丧命。”

而在卓湘营地,一场悲剧悄然发生。一位重装徒步者在4号夜晚被藏族向导转移安置到低海拔处,最终未能挺过暴风雪。6号上午,“麦田”在下撤途中曾发现一顶塌陷的帐篷,“帐篷里好像有一个人形,侧躺着。”当晚他和队友一起聊天时,才恍然发觉,可能自己所见的就是那位独行者的遗体。

人性的微光

这场暴风雪不仅是一场自然灾难,更是一次人性考验。在极限环境中,商业团队的领队、队员,甚至当地村民,都展现出难得的温暖与担当。

在措学仁玛营地,“火神”所在的商团收留了几位自主重装者。他们的帐篷被雪压塌,最后只能用刀切开才得以脱身。商团的大帐成为临时避难所。

领队雷达回忆:“我们在做饭时有7个重装的过来说能不能买点吃的,我们队员吃完后,把剩下没动过的都免费给他们了。”他印象深刻:“7个人比我们11个队员和5个工作人员加起来吃的都多。”

窦江的队伍在途中“捡”了一个独自挣扎的重装小伙,“你说你不收留他,就出人命了。”他们让他跟随队伍直至安全出山。


图源/无极

宋怀民的餐厅帐也成为多个队伍的共享避难所。“隔壁团有六七个其他队伍的,找不到他们的营地,就在我们那边呆着。”

下山途中,救援力量陆续进山。当地公安、消防、蓝天救援队及村民自发组织上山接应。“全乡几乎所有人都去了,”村支书对John说。卫生院的医生也全部出动救援,只剩一名工作人员留守。

村口的救助点上,当地政府燃起篝火,备好方便面、红茶和奶茶。“麦田”回忆:“一下山,他们就让我们坐在那儿烤火,一直问我们吃不吃泡面。”夜幕加深,后续下山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被送至安置点过夜。


图源/窦江


图源/陈格爽

更值得关注的是嘎玛沟的垃圾问题。“无极”和其他领队因开路获得5000元感谢款,他们决定将这笔钱全部用于嘎玛沟环保,“交给村民或当地环保部门,去清理山里的垃圾吧。”

至2025年10月8日19时,西藏定日县嘎玛沟因暴雪被困的徒步游客已全部安全撤离。然而,这场“生死劫”留下的,不仅是惊心动魄的逃生记忆,更是对高原徒步风险、应急管理、环保责任与人性的深刻反思。在自然面前,人类始终渺小。

这场事件,也是一面映照当下户外运动现状的镜子。当我们重新审视这场“生死劫”,以下几点思考显得尤为迫切:

1、高原气象的认知盲区

“雷打雪”现象在高原地区虽不常见,但绝非不可能。高原气候十分复杂,小气候、高强度、难预测,传统天气预报在复杂的高原地形面前,有时确实失灵。

而且徒步者需要知道:每一次高原出行都应做好应对24小时内四季变化的准备,对“极端天气概率”的漠视,就是对自己生命最大的冒险。


图源/窦江

2、认知与敬畏比任何昂贵装备都重要

当徒步者的冲锋衣结霜,救援者的卫星电话失灵,人身肉体在深雪中无能为力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真正的自然面前,人类的装备或技术,不堪一击。

最顶级的装备也抵不过一个错误的决策。真正的安全保障,来自对自然的敬畏、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知,以及随时下撤的勇气。这比任何昂贵装备都重要。


图源/雷达

3、荒野伦理的当代困境

像那位徒步者所说的——“徒步如逛公园”的错觉,真实地暴露了当下国内户外文化中最危险的认知偏差。

荒野不是家门口的主题公园,它不提供安全保证。那个在这场暴雪中被掩埋的生命,是对所有徒步者的沉重警示:在自然面前,没有“游客”,只有平等的生命。


图源/孙怀民

4、垃圾,未被掩埋的记忆

在这场暴雪中,那些被遗留在雪线之上的帐篷等装备,与沿途乱扔的垃圾一起,显得都很刺眼。我们带着最纯净的向往走进荒野,却把最不堪的人类痕迹留在身后。

这些当时被雪覆盖的遗弃物,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记忆”。它们不会真正消失,只会在雪融之后重新暴露,或许还会成为这片净土上难以愈合的疤痕。当“无极”团队将5000元开路感谢款全部用于嘎玛沟环保时,它既是一种救赎,也是一个发问:我们享受荒野馈赠的同时,是否已经准备好承担相应的责任?


图源/窦江

5、暴雪融化后,反思才刚刚开始

真正的户外精神,从来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学会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这场与暴雪的遭遇中,人性的复杂与光辉,都袒露无遗。领队在暴雪中徒手清雪、陌生人共享最后一口食物、全村百姓出来救援。但也目睹了认知局限带来的风险,这在已经发生的和未来会发生的事故中,我们总会反复看见,那就是:对预警的选择性忽视、对风险的过度乐观、对自然的幼稚想象。

每一次“生死劫”都应该成为一堂公共安全课。最美的风景,永远属于那些充分准备、心怀敬畏并能全身而退的充满智慧的行者。

当最后一批被困者安全撤离时,真正的反思才刚刚开始。



这是一场本可避免的危机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相较福建舰入列,法媒:最恐怖的是,中国一次服役一个航母编队

相较福建舰入列,法媒:最恐怖的是,中国一次服役一个航母编队

历史有些冷
2025-11-08 18:45:03
那年7岁的我哭喊要娶邻居姐姐,18年后女经理笑着对我说:记得我吗

那年7岁的我哭喊要娶邻居姐姐,18年后女经理笑着对我说:记得我吗

温情邮局
2025-08-09 15:17:40
为什么猪油是战略物资?一位退伍老兵告诉我:90%的人不知道

为什么猪油是战略物资?一位退伍老兵告诉我:90%的人不知道

百态人间
2025-10-29 09:29:15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吃瓜局
2025-10-31 21:11:55
北京卫视今日首播!爱奇艺王炸悬疑剧!以身入局,八大诡案开启!

北京卫视今日首播!爱奇艺王炸悬疑剧!以身入局,八大诡案开启!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9 00:27:36
吴石将军临死前,对着主审官刘咏尧说了22个字,老蒋听后愣在原地

吴石将军临死前,对着主审官刘咏尧说了22个字,老蒋听后愣在原地

凡人侃史
2025-10-17 10:08:06
热火首节轰下53分!创联盟历史第二高纪录

热火首节轰下53分!创联盟历史第二高纪录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8 15:27:04
湖南医生出轨后续:祖副院长和曾医生的配偶疑似曝光,有褒有贬

湖南医生出轨后续:祖副院长和曾医生的配偶疑似曝光,有褒有贬

江山挥笔
2025-11-08 19:30:48
国足新帅上任三把火,拒绝足协安插助教,30岁老将出局,提拔小将

国足新帅上任三把火,拒绝足协安插助教,30岁老将出局,提拔小将

金风说
2025-11-08 12:06:27
白应苍被判死刑,吓坏了沈伯洋,美国不搭理,求助无门,害怕了!

白应苍被判死刑,吓坏了沈伯洋,美国不搭理,求助无门,害怕了!

时时有聊
2025-11-07 14:38:47
河北燕郊3.13爆燃事故报告公布,追刑责7人问责6家企业46人受理23名公职人员

河北燕郊3.13爆燃事故报告公布,追刑责7人问责6家企业46人受理23名公职人员

曹刚律师
2025-11-08 15:37:04
卢秀燕道歉了,2028铁定出局,郑丽文高瞻远瞩有先见之明

卢秀燕道歉了,2028铁定出局,郑丽文高瞻远瞩有先见之明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07 14:19:53
174 110斤漂亮是一种感觉

174 110斤漂亮是一种感觉

可乐谈情感
2025-11-08 10:26:22
顶级潜伏者:吴石仅排第5,钱壮飞排第2,第1名老蒋到死都没明白

顶级潜伏者:吴石仅排第5,钱壮飞排第2,第1名老蒋到死都没明白

白面书誏
2025-10-31 09:20:02
为什么中国要不顾一切玩了命的发展军事?因为怕,中国人怕极了!

为什么中国要不顾一切玩了命的发展军事?因为怕,中国人怕极了!

百态人间
2025-11-05 05:00:03
退钱?确定退出,王俊杰官宣,决定曝光,冲冠计划破灭,广东受益

退钱?确定退出,王俊杰官宣,决定曝光,冲冠计划破灭,广东受益

乐聊球
2025-11-08 10:38:50
明天开始钱多得花不完,迎来财运高峰的生肖,数钱数到手抽筋

明天开始钱多得花不完,迎来财运高峰的生肖,数钱数到手抽筋

人閒情事
2025-11-08 16:56:39
毛主席临终前为何拿掉叶剑英军权?令人不解,多年后才知主席苦心

毛主席临终前为何拿掉叶剑英军权?令人不解,多年后才知主席苦心

云端书馆
2024-12-24 08:49:00
14万俄军家属向乌克兰求助,寻找亲人

14万俄军家属向乌克兰求助,寻找亲人

知兵
2025-11-07 22:35:07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热心市民小黄
2025-11-05 12:17:17
2025-11-09 01:48:49
户外探险OUTDOOR incentive-icons
户外探险OUTDOOR
户外不是探险,人生才是!
1183文章数 8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野猪吃得满嘴流油 赛事方回应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野猪吃得满嘴流油 赛事方回应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亲子
旅游
健康
家居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亲子健身运动,这样练习,增强感统训练!

旅游要闻

天坛银杏黄了!最佳观赏期已至,这条银杏大道藏着北京最深的秋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军事要闻

福建舰常驻地为三亚军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