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人在乌克兰替俄罗斯卖命”—— 不是三五百个 “愣头青”,不是旅游误入,而是整整 25000 人,成批成连地填进战场,替普京挡子弹。过去 48 小时,外媒、乌克兰军情部门、美国国务院三方交叉印证,这个数字从 5000 蹦到 2 万,再飙至 25000。听着像股价涨跌,实则是一条条人命在倒计时。
![]()
有人会问:古巴不是天天喊 “反帝”“护主权” 吗?怎么转眼把自家小伙子打包送到几千公里外的泥地打仗?答案藏在 “20 美元” 与 “2000 美元” 的差距里 —— 古巴平均月薪仅 20 美元出头,俄罗斯招募官却直接甩出现金:月薪 2000 美元,干满半年还能拿俄罗斯护照。换算下来,六个月的收入相当于在老家干 10 年。哈瓦那老城那些掉灰的阳台、断脚的木椅,还有排着长队也买不到的物资,都在推着青壮年踏上 “赴俄之路”。贫穷,从来都是最狠的征兵官,比任何口号都管用。
流程却粗暴得令人窒息:中介在圣地亚哥、卡马圭的酒吧里发小广告,说 “去俄罗斯当安保,不用上火线”。可真到了俄军基地,步枪直接塞到手里,合同突然改口成 “自愿参战”。想反悔?护照被没收,还要赔 3 万美元违约金 —— 连回国的路费都掏不起,只能硬着头皮签字。
![]()
乌军前线曾抓到一个 19 岁的古巴小伙,审问时他连乌克兰在哪都指不清,只记得家里欠着外债,妈妈说 “你去吧,寄钱回来把屋顶补好”。结果第一次夜袭,他就被无人机炸断了腿。如今躺在基辅的战俘医院,他天天问护士 “能不能给妈妈拍个视频报平安”,护士却只能摇头 —— 他的手机早被俄军收走了。
古巴政府当然装无辜,对外只说 “个人行为”。可明眼人都懂:没有移民局、军队、公安部点头,谁能让 25000 人大规模出境?谁能让他们集体穿上俄军迷彩?谁能让他们在机场 “免检通关”?去年哈瓦那还演了一出 “打击人口贩卖” 的戏,抓了几个小中介,热度一过就悄无声息;这回干脆懒得演,直接让俄罗斯杜马批准了 “军事合作协定”—— 条文里 “交流经验、共同反恐” 的空话,翻译成人话就是 “放心送炮灰”。莫斯科给的回报,不过是几车柴油、几船小麦,还有些硬通货。
战场的反馈更扎心:古巴兵被扔在顿巴斯 “红军城” 防线前 —— 那里是乌军补给线的咽喉,地雷密得像下饺子,无人机 24 小时盘旋。他们干的是 “人肉 GPS” 的活:夜里摸黑潜到乌军阵地前 400 米,用激光笔给俄炮兵 “打点”,指示灯一亮,自己能不能跑回来全看运气。乌军说,平均每晚能听见五次古巴口音的西班牙语在无线电里喊 “火!火!”,紧接着就是炮弹呼啸。
才十天,乌军打扫战场时就捡到了 39 本古巴护照。照片上的年轻人笑得像要去郊游,人却躺在泥里,永远回不去了。更黑的是,有些古巴兵合同到期想回家,俄军直接用枪顶着脑袋逼他们 “续签”;个别招兵头子卷款跑路,士兵们连包烟都买不起,只能跟乌军战俘换饼干。这就是 “自愿参战” 的真相:穷国拿人命换外汇,克里姆林宫拿外国人给国内的母亲们 “交差”——“你看,不是只有俄国娃死在这里,中美洲兄弟也一起扛”。
站在乌克兰的角度,这就是赤裸裸的 “侵略外包”:普京打不动了,不敢全国动员,就拉朝鲜、古巴、尼泊尔、叙利亚的人来垫背,把战争成本转嫁给全球最弱势的一群人。如今乌克兰女兵比例飙到两成,炮兵李姑娘搬 152 毫米炮弹,手都磨得虎口开裂;对面却是被贫穷逼来的加勒比小伙 —— 两边都没得选。真正的罪人,正坐在莫斯科的长桌后面吃香喝辣。
别再拿 “反美反帝” 给古巴贴金了。今天的哈瓦那政权,跟 1962 年那帮革命者半点关系都没有,只剩下一桩明码标价的 “卖人生意”。25000 人,不是 25000 个数字,是 25000 个 “家里有妈、有外债” 的普通人,被贫困与谎言两条绳子,硬生生牵进了火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