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巴以冲突:加沙废墟上,那些被战争改写的千年命运

0
分享至

2025年10月的加沙,一辆锈迹斑斑的校车停在被炸毁的清真寺旁,车窗上还贴着三年前的卡通贴纸。车旁的老妇抱着孙女的旧书包,书包夹层里藏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2018年,她的儿子带着孙女在耶路撒冷老城买糖人的场景。这片被《圣经》称作“流着奶与蜜”的土地,如今每平方公里就有12处未爆弹,而这样的“伤痕”,早已刻进它千年的命运里。



一、从应许之地流亡起点:被割裂的文明根系

公元前12世纪,希伯来人在迦南建立家园时,绝不会想到,他们的后裔会在两千多年后,以“复国者”的身份重新踏上这片土地。那时的耶路撒冷,圣殿山的石板路还留着祭司献祭的痕迹,约旦河的河水倒映着牧羊人追逐羊群的身影。直到公元70年,罗马军团攻破城墙,近百万犹太人倒在血泊中,幸存者背着经卷逃往欧洲,从此“回家”成了犹太民族代代相传的执念。

而当犹太人在欧洲经历十字军东征、黑死病迫害、纳粹大屠杀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在橄榄园里吟唱着古老的歌谣,用祖辈传下的陶罐储存橄榄油,把孩子的出生日刻在无花果树上。奥斯曼帝国统治的400年里,阿拉伯人与少数留守的犹太人虽有信仰差异,却能共享约旦河的水源——没人预料到,1917年英国《贝尔福宣言》的一纸承诺,会彻底撕碎这份平静。



二、五次战争:不是胜负,是命运的急转弯

1948年:建国夜的眼泪与枪口

1948年5月14日,特拉维夫的会议厅里,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念完建国宣言时,窗外突然响起枪声——阿拉伯联军的先头部队已抵达郊区。当晚,17岁的犹太少女萨拉刚下移民船,就被塞进一辆运兵车,手里的《圣经》还没捂热,就换成了步枪。她不知道,此刻加沙的阿拉伯老人穆罕默德,正背着瘫痪的妻子逃离燃烧的村庄,他祖传的橄榄园里,刚挂果的树枝被坦克碾断。

这场战争里,联合国的四次停火成了以色列的“救命稻草”。犹太财团紧急筹集的8000万美元,从美国运来的轰炸机在夜色中降落,而阿拉伯联军却因“各怀心思”节节败退——约旦想吞并耶路撒冷,埃及盯着加沙地带,叙利亚则一心要夺回戈兰高地。当1949年停战协议签署时,以色列占据了巴勒斯坦80%的土地,96万阿拉伯人成了难民,穆罕默德的孙子出生在难民营,第一次见到橄榄树,是在联合国分发的救济画上。



1956年:运河边的国旗与算盘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站在苏伊士运河边,亲手降下英国国旗时,他不会想到,这场“民族尊严之战”会让以色列趁机打通亚喀巴湾。那时的运河里,英国货轮还载着从印度运来的茶叶,埃及劳工正用祖辈传下的工具清理河道。而在特拉维夫,以色列军官们盯着地图,把西奈半岛的隘口标注成“必须拿下的生命线”——他们的货轮已被埃及封锁了三年,急需一条出海通道。

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的航母在地中海游弋,以色列坦克则悄悄穿过沙漠。但当埃及人把货轮凿沉在运河中央时,全世界都看到了这个民族的倔强——纳赛尔说:“宁可让运河干涸,也不让它再成为殖民者的工具。”最终,美苏的施压让英法以撤军,埃及收回了运河,却没能阻止以色列打通航道。那年冬天,穆罕默德的儿子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以色列货轮驶过亚喀巴湾,他问父亲:“为什么他们可以用我们的土地出海?”



1967年:六天里消失的国界

1967年6月5日清晨,埃及空军基地的士兵还在做晨祷,以色列战机就贴着沙漠低空飞来——261架飞机分成四波,3小时内炸毁了埃及300架飞机。那天,耶路撒冷老城的犹太教拉比正在哭墙前祈祷,突然听到坦克的轰鸣声,约旦军队的防线已被突破。仅仅六天,以色列就占领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西岸,国土面积扩大了4倍。

但胜利的背后,是更多人的流离失所。巴勒斯坦妇女法蒂玛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跟着难民潮逃往约旦,她的丈夫在掩护她们撤离时被流弹击中。在难民营里,女儿第一次学会的词不是“妈妈”,而是“逃难”。而以色列士兵大卫,在占领耶路撒冷后,给家人寄了一张照片——他站在哭墙前,手里拿着母亲织的围巾,照片背面写着:“我们终于回家了。”却没人知道,法蒂玛的家,就在哭墙附近的一条小巷里。



1973年:赎罪日的突袭与反思

1973年10月6日,犹太教赎罪日当天,以色列人都在教堂祈祷,埃及和叙利亚军队突然发动进攻。埃及士兵冒着炮火渡过苏伊士运河,用高压水枪冲垮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叙利亚军队则猛攻戈兰高地,一度占领了大部分阵地。那天,大卫正在教堂里背诵经文,突然接到命令奔赴前线,他的母亲追到门口,只来得及塞给他一块未吃完的赎罪日面包。

这场战争让双方都意识到,军事手段无法解决问题。埃及虽然没能夺回西奈半岛,却用勇气赢得了尊重;以色列虽然最终扭转战局,却开始反思“占领”的代价。战后,大卫在日记里写道:“我看到叙利亚士兵的口袋里,也装着和我母亲一样的面包,只是上面印着阿拉伯文字。”



1982年:黎巴嫩的硝烟与良知

1982年,以色列以驻英大使遇刺为由入侵黎巴嫩,目标是消灭巴解组织。但当以色列军队围困贝鲁特难民营时,一场屠杀悄然发生。那天,法蒂玛的妹妹正在难民营里分发救济粮,突然听到枪声,她抱着一个犹太孤儿躲在衣柜里——这个孩子的父母是以色列平民,在炸弹袭击中身亡。当她把孩子交给以色列士兵时,士兵问她:“你恨我们吗?”她回答:“我恨战争,但不恨孩子。”

这场战争成了以色列的“道德困境”,国际社会的谴责让以色列不得不撤军。而巴解组织虽然被迫离开黎巴嫩,却在海外建立了更多分支。那年冬天,大卫退役后成了一名医生,他在加沙边境的医院里,第一次接诊了巴勒斯坦患者——正是法蒂玛的妹妹,她带着那个犹太孤儿来看病,孩子手里拿着法蒂玛织的毛衣,上面绣着橄榄枝。



三、停火之后:不是终点,是未完成的对话

2025年的停火协议签署时,加沙的孩子们第一次在没有炮火的日子里放风筝,风筝上画着犹太教的大卫之星和伊斯兰教的新月。但协议背后,仍有太多未解的问题: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的去留、巴勒斯坦难民的回归……就像穆罕默德的曾孙,在难民营的学校里学到的第一句话是:“我们的家乡在巴勒斯坦。”而大卫的孙子,在特拉维夫的课堂上,老师告诉他:“以色列是犹太民族的家园。”

或许,和平的起点,是承认彼此的“伤痛”。当萨拉晚年回忆起1948年的那个夜晚,她会说:“我那时只想活下去,不知道会让别人无家可归。”当法蒂玛看到犹太孤儿穿着她织的毛衣,她意识到:“仇恨不会让孩子有未来。”这片土地上,千年的文明碰撞不该是“你死我活”,而该是“各美其美”——就像约旦河的水,既能滋养犹太人的麦田,也能灌溉阿拉伯人的橄榄园。



如今,加沙的废墟上已长出新的小草,耶路撒冷的老城依然人来人往。或许有一天,穆罕默德的曾孙能回到祖辈的橄榄园,大卫的孙子能在哭墙前遇到巴勒斯坦的朋友,他们会一起坐在无花果树下,听老人讲那些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故事——那时,“流着奶与蜜”的承诺,才真正照进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与朝鲜关于长白山归属问题的争议,历经多年,尘埃落定了吗

中国与朝鲜关于长白山归属问题的争议,历经多年,尘埃落定了吗

抽象派大师
2025-11-02 21:40:37
郑丽文公布第4波人事任命,反将卢秀燕一军,蓝营内部暗流涌动

郑丽文公布第4波人事任命,反将卢秀燕一军,蓝营内部暗流涌动

DS北风
2025-11-03 14:46:05
欧阳娜娜年纪轻轻身材已封神,好身材呼之欲出?

欧阳娜娜年纪轻轻身材已封神,好身材呼之欲出?

娱乐领航家
2025-11-01 23:00:02
黄金税收新政重磅解读:你的金条要交多少税?

黄金税收新政重磅解读:你的金条要交多少税?

梦史
2025-11-03 16:10:02
男子带94岁母亲下深圳高铁,吐槽工作人员冷漠,网友:郑智化没错

男子带94岁母亲下深圳高铁,吐槽工作人员冷漠,网友:郑智化没错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11-02 16:04:55
重磅!今天起,中国护照免签入境新西兰,只需满足这些条件!

重磅!今天起,中国护照免签入境新西兰,只需满足这些条件!

这才是新西兰
2025-11-03 06:48:50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阿纂看事
2025-10-23 09:38:57
广东:冷空气继续补充,还将有中到大雨

广东:冷空气继续补充,还将有中到大雨

鲁中晨报
2025-11-03 16:35:33
12306购票页面出现“宠”字,咋回事?

12306购票页面出现“宠”字,咋回事?

新京报
2025-11-02 19:56:00
在折腾人这件事上,他们一向是炉火纯青的!

在折腾人这件事上,他们一向是炉火纯青的!

胖胖说他不胖
2025-11-02 14:00:14
当你放下这些,气血就恢复50%了

当你放下这些,气血就恢复50%了

神奇故事
2025-11-02 23:07:11
陕西女护士遇害后续:毕业十年没谈过对象,被男友下药拍照威胁

陕西女护士遇害后续:毕业十年没谈过对象,被男友下药拍照威胁

热风追逐者
2025-11-03 09:46:18
想不到吧,表面呆板木讷的石破茂,竟是日本近十年三观最正的首相

想不到吧,表面呆板木讷的石破茂,竟是日本近十年三观最正的首相

史纪文谭
2025-11-03 16:46:46
跌下神坛的贵族水果,从百元一斤跌到几块钱,人们反而不愿意买了

跌下神坛的贵族水果,从百元一斤跌到几块钱,人们反而不愿意买了

妙招酷
2025-10-29 00:22:47
中美已经谈妥,安世中国准备B计划,还欠10亿货款,荷兰没有退路

中美已经谈妥,安世中国准备B计划,还欠10亿货款,荷兰没有退路

影孖看世界
2025-11-02 23:44:08
1953年,叶剑英调任军委副主席,叶帅并不高兴:有人告了我的御状

1953年,叶剑英调任军委副主席,叶帅并不高兴:有人告了我的御状

大运河时空
2025-11-02 19:00:03
奇怪!上官正义协助警方解救被贩卖的婴儿后,自己却被控制数小时

奇怪!上官正义协助警方解救被贩卖的婴儿后,自己却被控制数小时

火山诗话
2025-11-03 07:10:37
7胜0负创造历史!SGA轰30+7破纪录不可怕 卫冕冠军吓人的是这三点

7胜0负创造历史!SGA轰30+7破纪录不可怕 卫冕冠军吓人的是这三点

锅子篮球
2025-11-03 12:00:21
股市出现“死亡墓碑”,预示着大跌即将到来?

股市出现“死亡墓碑”,预示着大跌即将到来?

财经宋建文
2025-11-03 15:12:18
知名男演员自曝,被亲戚骗光所有积蓄

知名男演员自曝,被亲戚骗光所有积蓄

极目新闻
2025-11-02 10:28:03
2025-11-03 19:48:49
洋堂主故事汇 incentive-icons
洋堂主故事汇
中外故事 人文历史 感悟哲理
41文章数 1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教育
手机
艺术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亲子要闻

放手接纳后,躺平的孩子多久能主动去上学?

教育要闻

“家长举报的,凭啥跳脚?”老师不再打印作业后,家长群炸锅了

手机要闻

ColorOS 16正式版11月升级机型公布:OPPO Find X7/N3系列、一加Ace 5系列等23款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