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周,天津新闻广播(FM97.2 AM909)《公仆走进直播间》《天津早晨——12345热线在行动》《政协民心桥》《问到底—政风热线》等多档政务节目,搭建起政府部门、政协委员与市民群众的沟通桥梁,充分回应群众关切,建真言献良策。民生大小事,一文全掌握!
01
宝坻新城供水改造启动
解决居民用水困扰
宝坻区潮阳街道多个小区居民反映,家中自来水时常出现颜色异常,影响日常生活。今年6月,《天津早晨》“12345热线在行动”专栏曾对此进行报道,当时相关部门回应称供水改造工程将于7月启动。如今工程进展如何?何时实现安全稳定供水?10月9日的直播节目中,我们再次连线宝坻区相关部门负责人。
宝坻区潮阳街道社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常春龙:
天津市宝坻区高铁新城供水功能提升项目(一期)已于2025年7月28日在住建委招标站完成公开招标,中标单位为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水岸蓝庭、春满园、宝星花园等小区的供水改造工程已全面开工。根据计划,9月26日至10月31日进行室外管网施工,包括开槽、砌井、下管、回填及路面恢复;11月1日至30日进行室内管网施工,完成水表安装及立管作业,并同步推进竣工验收。
![]()
宝坻区水务局副局长王志英:
潮阳街道居民小区自来水改造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并进场施工。街道负责具体施工,施工过程中需统筹好拆旧与建新、安全质量与进度及改造与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区水务局将高度关注,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保证早日完成改造,早日转换水源。
02
购买、饲养、放生野生动物
都可能涉嫌违法!
天津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关键节点,湿地资源丰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至关重要。10月10日,《天津早晨》“12345热线在行动”专栏邀请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同志走进直播间,回应市民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提问。
![]()
有市民咨询:“路边有人售卖黄雀、鹩哥,可以购买吗?是否合法?”
市规划资源局湿地自然保护地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教效同明确回应:“绝对不可以!黄雀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鹩哥更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天津,买卖这些野生鸟类均属违法行为。”
目前,天津正深入开展“720护鸟行动”,多部门联合执法,对花鸟鱼虫市场及周边区域进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捕猎、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同时,自2025年9月至2028年12月,全市还将开展保护鸟类和打击非法捕猎贩卖的三年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团伙作案、迁飞通道、湿地保护区、市场交易等环节,坚决遏制乱捕滥猎现象。
针对市民关心的“是否可以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问题,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副主任刘福贤强调:“不可以!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天津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明确规定,放生野生动物应选择适合当地生存的物种,不得干扰居民生活或破坏生态系统。随意放生造成损害的,需承担法律责任。”
他提醒,如不愿继续饲养野生动物,可联系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静海区良王庄乡徐良路20号,电话:022-68976639)。
03
“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服务!
紧密型医联体有这些利好 !
为破解“大医院挤破头、小医院吃不饱”的困境,天津市近年来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旨在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10月11日,由天津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与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广播新闻部合作推出的《政协民心桥》专栏进行了关注。
![]()
天津市卫健委医政处副处长张涛:
天津市根据居民就医流向、区域医疗资源分布等,合理组建紧密型医联体。截至目前,在城区组建10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在涉农区组建10个紧密型区域医共体。2025年上半年,医联体内完成双向转诊7.1万人次,较去年增长60%,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向区属医疗机构长期派驻医师1200余名,同时在基层推行疼痛门诊、呼吸慢病门诊、糖尿病门诊、儿科特色诊疗等特色医疗服务,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基层医院人才不足
政协委员建议这样解决
![]()
根据调研,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胸科医院CCU科主任刘寅发现,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救治能力有待提升。同时需要明确紧密型医联体内部组织架构和各医疗机构的职责定位,建议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等危急重症病人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实现救治转诊的无缝衔接,同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上级医院专家下沉基层的频次和深度,推进优化医疗资源下沉,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普及,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赋能,最终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少跑路”的目标。
![]()
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离不开专业医务人员的支撑与保障。市政协委员、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晶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本市居民在区级及以上医院首诊比例偏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首诊比例偏低的现象仍然存在,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患者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信任度较低,不想去、不愿去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而退休医务人员群体(特别是二、三级医院的老专家)恰恰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
市政协委员、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晶建议:
第一,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建议结合我市实际,细化国家卫健委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退休医务人员返聘的待遇标准、责任划分等实施细则,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社会对退休医务人员参与基层服务的认同感。
第二,搭建高效对接平台。推广国家卫健委“银龄医生进基层服务专栏”,提升平台使用率,实现退休人员意愿与基层岗位需求的精准匹配,让经验丰富的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最需要的地方。
第三,健全风险防控机制。通过签订规范的服务合同保障各方权益,为退休医务人员购买意外保险,建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机制,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四,发挥传帮带作用。鼓励退休医疗专家通过临床带教、业务培训等方式,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升专业技能,形成“技术下沉-能力提升-患者回流”的良性循环。
通过盘活退休医务人员这支“银发力量”,不仅能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更能为医联体建设注入可持续的活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不用重复检查!
检验检查结果医联体内部逐步实现互认
节目中,医政处副处长张涛表示,天津市卫健委将认真研究采纳两位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意见,积极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出台的强基工程方案要求,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内涵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强化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的功能定位和任务,推动相关医疗机构抓好落实。
二是持续推动以人员为核心的资源下沉基层。将优质医疗资源派下去,促进医联体内医疗服务同质化,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医生的服务。
三是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和儿童救治等中心以及专科临床服务中心建设,提升紧急救治能力。
四是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内检验检查项目全部互认,推进市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在符合临床诊疗需求的前提下,互认检查检验结果。
同时,欢迎退休医务人员发挥余热,继续加入医疗服务工作来。
民声 I 节目预告
欢迎您拨打热线电话23601111或通过“天津广播”微信公众号留言发送姓名、联系方式和您想反映的问题。
天津新闻广播(FM97.2 AM909)政务节目精彩早知道↓
![]()
![]()
记者 | 靳鑫 孙颖
编辑 | 韩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