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转向改造:二手房现房成主流,老房升级惠及千万现房销售如何保障购房者权益老旧小区改造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具体变化
中国房地产市场正经历重大转型,从过去大规模新建转向存量提质阶段。目前全国约一半省份二手房交易量已超过新房,存量房成为市场主力。同时现房销售快速增长,今年前8个月现房销售面积占比达35.4%,有效防范了交付风险。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存量更新项目也在持续推进,惠及上亿居民。这些变化标志着中国楼市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
最近住建部开了个重要发布会,透露出楼市正在发生大转变。简单说就是,咱们国家的房子越来越多了,现在重点不是建更多新房子,而是要把现有的房子用好、改造好。第一个大变化是二手房成了香饽饽。以前大家买房都盯着新楼盘,现在可不一样了。全国有15个省的二手房交易量已经超过了新房,差不多一半的地方都是这样。这说明啥?说明市场成熟了,就像二手车市场一样,二手房交易越来越活跃。以后看楼市行情,不能光看新房卖得怎么样,还得看二手房市场。第二个变化是现房越来越受欢迎。以前买房都是看图纸,等个一两年才能收房,风险不小。现在推行现房销售,就是让你看得见摸得着,买了就能住,不用担心开发商交不了房。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期房销量在下降,但现房销量反而增长了11.7%。现在每卖出去三套房,就有一套是现房,这个比例还在继续上升。第三个变化是老房子改造力度加大。'十四五'期间,全国改造了24万多个老旧小区,惠及1.1亿居民。同时还改造了大量城中村和危旧房。这意味着以后咱们住的房子会越来越舒适,老小区也能焕发新生。这些变化对普通老百姓有啥影响呢?首先,买房时要多考虑二手房,选择更多,价格可能更实惠。其次,尽量选现房,避免期房可能带来的风险。最后,如果你住在老小区,说不定很快就能迎来改造,居住环境会大大改善。总之,楼市正在从'建建建'转向'改改改',这对大家都是好事。房子不在于多,在于住得舒服、住得安心。
![]()
那现房销售到底怎么保障咱们普通老百姓的权益呢?我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说说。首先最实在的就是看得见摸得着。你去售楼处,能实地看房,能敲敲墙壁听听声音,能试试门窗开关顺不顺手,能看看采光通风怎么样。不像期房,只能对着沙盘和样板间想象。我有个朋友前年买期房,收房时发现主卧窗户比样板间小了一整圈,找开发商理论,人家说样板间仅供参考,把他给气的。再说个更重要的,现房能避免烂尾风险。这两年不少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期房项目停工的例子比比皆是。我表姐在郑州买了套期房,首付60万,还了两年房贷,结果工地从去年开始就再没动静了。她现在每个月还要还四千多房贷,房子却遥遥无期。要是当初选择现房,哪会有这种烦恼?现房还有个好处是配套都现成的。学校、商场、公交站这些配套设施都已经投入使用了,你能亲眼看看周边环境到底怎么样。我同事去年买的现房,就是先实地考察了小区对面的小学,又数了数步行十分钟内的超市和菜市场,才做的决定。这比开发商在宣传册上画的'规划中'的地铁站要靠谱多了。再说说质量把关。现房你可以带着懂行的朋友一起去验房,发现什么问题当场就能指出来。墙面空鼓、门窗密封不严、防水没做好,这些细节在期房收房时经常扯皮的问题,在买现房时都能提前发现。我建议大家可以准备个验房小工具包:一个空鼓锤检查墙面,一个卷尺量尺寸,一个手电筒看角落,再带个手机充电器试试插座。贷款方面其实也更稳妥。银行对现房的贷款审批通常更快捷,因为房子已经是现成的,评估价值更准确。而且现房很快就能办房产证,不像期房要等交房后很久才能办证。早点拿到房产证,心里就踏实多了。不过买现房也要注意几个坑。比如有些现房可能是别人退掉的,或者是开发商留了挺久的尾房。一定要问清楚房子的具体情况,最好能查一下备案信息。还有的要留意开发商是不是急着回笼资金,把一些有瑕疵的房子拿出来促销。看房的时候建议大家多去几趟,不同时间段都去看看。白天看采光,晚上听噪音,下雨天看漏水。有条件的话,可以和已经入住的邻居聊聊天,他们最了解小区的真实情况。我有个读者就是这么做的,他在小区里遛弯时认识了几个老住户,了解到物业服务的实际情况,最后才放心下单。现在很多城市都推出了现房销售保障政策。比如有的地方要求现房必须完成竣工验收备案,有的规定现房销售要明码标价,不能临时加价。这些政策都在帮咱们消费者把关。说到底,现房销售就像买菜时能挑能选,不用对着图片盲订。虽然可能比期房贵一点,但这份踏实感是金钱难买的。特别是对于急着用房的朋友,现房买了就能装修入住,省去了漫长的等待期。最后给大家提个醒,无论是买现房还是期房,都要保留好所有票据和合同,这是维权的基本凭证。如果遇到问题,可以找当地住建部门投诉,现在各地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都越来越严格了。买房是人生大事,多花点时间做功课绝对值得。希望咱们每个人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好房子,安居乐业!
![]()
咱们接着聊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具体变化。这事儿啊,就像给老房子穿新衣、换新装,让住了几十年的老楼重新焕发活力。我有个亲戚住在北京海淀一个80年代建的小区,去年刚完成改造,那变化真是肉眼可见。先说最直观的——楼体变新了。以前外墙斑斑驳驳的,下雨天还渗水。现在重新做了保温层,刷上了米黄色的涂料,远远看去跟新小区似的。最关键是加了电梯,这可解决了大问题。楼上住着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以前下楼买个菜都得歇好几回,现在轻轻一按就能上下楼,生活质量直接上了一个档次。再说说管线改造。老小区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水管电线老化。我亲戚家以前经常遇到水压不稳、电线跳闸的情况。改造后,水管全部换新,再也不会出现锈水了;电线也重新铺设,现在开空调、用电磁炉都不用担心跳闸。燃气管道也更新了,安全性大大提高。停车难的问题也得到了缓解。小区重新规划了停车位,增加了充电桩。以前晚上回家找车位得像捉迷藏,现在有了固定车位,还预留了新能源车充电位置,跟上了时代步伐。公共空间的变化更让人惊喜。原来杂草丛生的角落变成了小花园,安装了健身器材。傍晚时分,老人在这里散步,孩子在这里玩耍,邻里之间的关系都变得更融洽了。还新建了垃圾分类站点,环境卫生好了不少。最让人高兴的是,这些改造政府出了大头,居民只需要承担很小一部分费用。像我亲戚家那个单元装电梯,政府补贴了70%,每家摊下来也就几万块钱,但带来的便利却是实实在在的。改造后,小区的房价和租金也稳中有升。以前同样的户型比周边新小区便宜不少,现在差距缩小了。更重要的是居住舒适度提升了,很多原本打算搬走的年轻人都决定继续住下去。不过改造过程中也遇到些小插曲。比如施工期间确实给生活带来了不便,噪音、粉尘难免,但社区提前做好了沟通,把施工时间安排在白天大家上班的时间段,最大程度减少影响。还有个别住户对改造方案有不同意见,经过多次协商也都达成了共识。从全国范围看,老旧小区改造确实让成千上万的家庭受益。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很多地段优越的老小区经过改造后,居住体验完全不输新楼盘。而且老小区通常位于成熟片区,周边配套齐全,学校、医院、菜市场都在步行范围内,这是很多新楼盘比不了的。未来这种改造还会继续推进。据说下一步重点会是加装电梯、增设停车位、完善适老化设施等。对于还住在老小区的朋友们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消息。毕竟房子不在于新旧,而在于住得舒心。花小钱办大事,让老房子焕发第二春,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所以啊,如果你家也在老旧小区,不妨多关注当地的改造政策。该申请时就申请,该配合时就配合。改造过程中可能会有些许不便,但长远来看,受益的还是咱们自己。好日子都是慢慢改善出来的,你说是不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