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年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前,部队中流传着这样一段话,“红军不下校,八路不上将”。意思就是授衔时,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军的工农红军,授衔时一律不准低于少校;凡抗日战争时期参军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它革命抗日武装人员,授衔时一律不准授将军军衔。
这段话当年在部队中非常流行,据说第一句话来自于伟人之口。后来评衔实践证明,这句“红军不下校,八路不上将”,只是一种说法,一种政策导向,并不是板上钉钉的政策。
在1955年的授衔前,有3000多1937年7月7日以前参加工农红军的老红军,由于军队级别够不上校官中最低的少校军衔资格,无法授校官军衔,拟授尉官军衔。最高领导人知道后,说了句“红军不下校”。授衔时,不够校官资格的3000多红军老兵中,绝大部分都授予了少校军衔,只有极少数没能够评上少校。没有授予少校军衔的红军虽然只是极少数,客观上存在的,但不影响“红军不下校”政策的落实。
至于“八路不上将”的说法,其实也是一种政策导向。虽然,抗日战争时期参军的人,其资历无法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老红军相比。但是,他们其中有很多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立下赫赫战功,同时职务也晋升很快,解放初期就晋升到副军级以上干部。这一人批人中,很多1955年都被授予少将军衔。因此可以看出“八路不上将”也只是一种政策导向。
1955年9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下达的将官授衔令中,授予了798位军官少将军衔,其中就有33位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三八式干部”(1937年和1938年参军的),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