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太平军与捻军:18年血拼18省,击毙满清王爷,一文读懂捻军兴衰史

0
分享至

1865年5月19日,山东菏泽吴家店的晨曦中,一名捻军战士从战死的清军将领怀中搜出一枚鎏金印章,上面"科尔沁亲王"的字样昭示着死者的身份——清廷倚为长城的僧格林沁。消息传到北京,紫禁城陷入恐慌,年仅10岁的同治帝失声痛哭,慈禧太后连夜召集军机大臣议事,哀叹"满蒙劲旅尽丧于此"。这场由太平军余部与捻军联手缔造的辉煌胜利,正是晚清两大反清武装18年抗争史的巅峰时刻。从长江之畔到黄河两岸,他们以鲜血浇灌出反清烈火,却最终在历史洪流中折戟沉沙。



一、殊途同归:从各自为战到霍丘握手(1851-1857)

19世纪中叶的中国,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南方,洪秀全以"拜上帝教"为旗帜,于1851年在金田点燃起义火种;北方,皖北、豫东的田野上,"捻党"早已活跃数十年。"捻"本是方言中"聚众成股"之意,这些由农民、游民组成的武装,起初以劫富济贫为志,却在清廷的高压镇压下逐渐走向规模化抗争。



1853年5月,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部北伐,犹如一把尖刀插入清廷腹地。当北伐军途经皖北时,当地捻党纷纷响应,其中以张乐行领导的武装最为壮大。这位出身地主家庭的领袖,因不满官府苛捐杂税而揭竿而起,其部众身着各色号衣,以"旗"为单位作战,成为淮北最具威慑力的反清力量。此时的双方虽未正式结盟,却已形成"南方太平军牵制,北方捻党袭扰"的默契,清廷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1855年8月,皖北雉河集迎来了历史性的集会。张乐行被各路捻党首领推举为"盟主",建立起黄、白、红、黑、蓝五旗军制,明确提出"救我残黎,除奸诛暴"的纲领 。这次会盟标志着松散的"捻党"正式转变为有组织的"捻军",拥有了十万之众的规模,与南方太平天国遥相呼应。史学界普遍认为,这一转变并非偶然——正是太平天国起义引发的清廷统治危机,为捻军的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捻军形象图

1857年3月6日,安徽霍丘城外,太平军陈玉成部与捻军张乐行部实现历史性会师。两支武装联营数十里,军旗遮天蔽日。张乐行接受太平天国"成天义"封号,改用太平天国旗号与历法,双方正式确立合作关系。此次会师并非简单的"归附",而是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联盟——太平军需要捻军的骑兵增强机动性,捻军则需要太平天国的政治威望扩大影响。然而合作伊始便遭遇考验,同年6月至10月,清军趁联军立足未稳发动反攻,三河尖、霍丘等重镇相继失守,捻军被迫退往六安。这场初战失利,也埋下了双方日后战略分歧的伏笔。

二、巅峰联手:三河喋血与漕运惊雷(1858-1863)

1858年成为太平军与捻军联合作战的"黄金年"。这年9月,捻军骑兵充当先锋,配合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猛攻清军江北大营。在浦口战场,捻军马队利用速度优势穿插分割,太平军则以阵地战正面攻坚,联军仅用一日便攻破清军防线,解了天京北面之围。这场胜利让清廷意识到,两支反清武装的结合已成为心腹大患。



两个月后的三河战役,更成为晚清军事史上的经典之战。1858年11月,湘军悍将李续宾率6000精锐进犯皖北,直扑太平军囤积粮草的三河镇。危急时刻,陈玉成火速联络捻军张乐行部驰援。捻军骑兵昼夜奔袭,先于太平军抵达战场,随即以"围点打援"战术牵制湘军主力。当太平军从正面发起总攻时,捻军马队突然从侧翼杀出,湘军阵型瞬间崩溃。此役,湘军精锐全军覆没,李续宾战死,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也命丧沙场。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折中痛陈:"三河之败,歼我湘人殆近六千,不特大局顿坏,而吾邑士气亦为不扬",甚至不敢向家乡如实通报伤亡,只能草草安葬弟弟的"疑似遗骸"。三河大捷不仅扭转了皖北战局,更让太平军与捻军的合作达到顶峰。

然而,这种"战时联手、闲时自治"的模式终究难以持久。1860年,张乐行率捻军独立发动清江浦战役,展现出强大的攻坚能力。清江浦是清廷漕运枢纽,设有户部皇仓和工部船厂,堪称"江南财库"。捻军趁清军主力驰援江南之机,一举攻破城池,焚毁皇仓与船厂,切断了清廷的漕运命脉。这场胜利凸显了捻军的独立作战能力,但也反映出双方战略重心的差异——太平军以保卫天京为核心,捻军则专注于在北方扩张势力。

战略分歧的恶果很快显现。1863年3月,清军僧格林沁部调集蒙古铁骑,猛攻捻军根据地雉河集。此时太平军正深陷天京保卫战,无力北上驰援。孤立无援的捻军虽浴血抵抗,终究寡不敌众,雉河集失守,张乐行被俘遇害。这位捻军盟主在刑场上大骂清廷,英勇就义,但他的牺牲也意味着捻军主力彻底瓦解。清廷以为北方反清势力已被肃清,却未料到,一场更猛烈的风暴正在酝酿。

三、涅槃重生:新捻军击毙僧格林沁(1864-1865)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正当清廷弹冠相庆时,遵王赖文光率数千太平军残部突破重围,北上河南与捻军余部会合。这位太平天国后期的优秀将领,深知单纯的流动作战难以持久,遂与捻军首领张宗禹、任化邦商议,将两军整合为"新捻军"。

新捻军进行了彻底的军事改革:沿用太平天国年号与封号,张宗禹为梁王、任化邦为鲁王,确立赖文光的最高领导地位;保留捻军"五旗军制",但借鉴太平军的严明军纪;关键的是"易步为骑",将步兵大量改编为骑兵,增强机动能力 。这种"太平军的组织+捻军的骑兵"模式,创造出全新的"以走制敌"战术——通过大范围迂回穿插拖垮敌军,再寻机设伏歼灭。



1865年初,新捻军与僧格林沁部展开了一场历时数月的"千里追逐战"。僧格林沁凭借蒙古铁骑的优势,对捻军穷追不舍,却不知已落入圈套。捻军先是在河南邓州设伏,大败清军;继而转战鲁山,击毙清军翼长恒龄等多名将领。僧格林沁恼羞成怒,抛弃辎重,率部日夜追赶,"将士死亡者数百,军中多怨言",他自己也"寝食俱废,恒解鞍小憩道左,引火酒两巨觥,辄上马逐贼" 。清廷曾多次告诫其"不可一意跟追",但刚愎自用的僧格林沁置若罔闻。

5月18日,疲惫不堪的清军被诱至山东菏泽高楼寨。这里河堰纵横、柳林密布,正是伏击的绝佳地形。捻军以少量兵力示弱诱敌,待清军进入包围圈后,数万伏兵突起,马队步兵协同冲锋。清军西路先溃,中路随即被分割包围,东路也很快败下阵来。僧格林沁率残部退入郝胡同负隅顽抗,捻军则挖掘长壕层层围困。当夜三更,僧格林沁冒死突围,在吴家店被捻军战士击毙,其部7000精锐骑兵全军覆没。



高楼寨之战的意义远超一场战役的胜利。清廷赖以维系统治的"满蒙铁骑"从此覆灭,不得不彻底依赖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官僚的湘淮军,这直接加速了晚清政治格局的转变。正如史学界所评:"僧王之死,实乃晚清权力转移之枢纽"。新捻军则声威大震,成为北方反清的绝对主力。



四、分崩离析:东西捻军的末路悲歌(1866-1868)

巅峰之后,新捻军却陷入了战略抉择的困境。1866年10月,为打破李鸿章"以静制动"的围剿计划,捻军在河南中牟分兵:赖文光率东捻军转战中原,伺机入川建立根据地;张宗禹率西捻军西进陕西,联合回民起义军开辟新战场。这一决策看似分散了清军压力,实则割裂了兵力,为最终失败埋下隐患。

东捻军起初进展顺利。1867年1月,在湖北罗家集设伏,一举歼灭湘军郭松林部近4000人,郭松林身中七枪被俘,后因重伤被弃于路边才侥幸逃脱 。随后,东捻军又在杨家河之战中击毙淮军勇将张树珊,"淮军诸部莫不心伤"。此时的东捻军号称十万之众,兵锋直指汉水,西进入川的计划近在咫尺。



转折发生在1867年2月的尹隆河之战。东捻军先是重创刘铭传部淮军,将其围困,刘铭传"俱脱冠服坐地待死"。就在胜利唾手可得之际,鲍超率湘军突然从侧翼增援,捻军仓促反击,因后路被断导致阵势大乱。此役东捻军伤亡被俘达1.8万人,西进计划彻底破产。这场"先胜后败"的悲剧,暴露出捻军缺乏统一指挥、战术部署不周的致命缺陷。此后,李鸿章推行"扼地兜剿"策略,调动十万大军在鄂、豫、鲁等地构筑防线,东捻军陷入重围。1868年1月5日,赖文光在江苏扬州被俘,临刑前写下"一误于张洛行败亡,再误于分军,终至不可为"的绝笔,东捻军覆没。

西捻军的命运同样悲壮。1867年1月,张宗禹在陕西灞桥十里坡设伏,歼灭清军刘蓉部3000余人,一度控制关中地区。但在清军的重兵围剿下,西捻军被迫东返救援东捻军,于1868年春进入山东。此时东捻军已覆灭,西捻军成了孤军。李鸿章会合左宗棠部,在运河、黄河之间构筑长墙,将西捻军围困在茌平一带。8月,一场暴雨导致黄河水位暴涨,西捻军骑兵无法机动,陷入绝境。张宗禹率残部突围时溺水失踪(一说隐居),西捻军全军覆没。

五、历史回响:抗争背后的启示与遗产

太平军与捻军的18年抗争,覆盖18省,歼灭清军数十万,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根基。这场大起义的历史意义,远超单纯的"农民战争"范畴。

在政治层面,它彻底改变了晚清的权力结构。满蒙贵族的军事力量被摧毁,汉族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凭借湘淮军崛起,逐渐掌握地方军政大权,为后来的"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埋下伏笔。经济上,起义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部分地区实行的"耕者有其田"政策,成为近代土地改革的先声。军事上,捻军创造的"以走制敌"流动战术,对后世游击战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曾提及此类战术的价值。

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抗争终究失败了,其根源在于农民起义的固有局限性。首先是缺乏统一的政治纲领与领导核心:太平军有"拜上帝教"和建国纲领,捻军却始终未形成系统的政治主张,双方的合作仅基于反清共识,未能实现思想与组织的真正融合。正如捻军史专家江地所言:"捻军与太平军是盟友而非从属,这种松散的联盟难以抵御清廷的长期围剿" 。其次是战略决策的失误:从中期的各自为战,到后期的贸然分军,每一次决策失误都加剧了力量的分散。最后是未能整合社会力量:起义虽以农民为主体,却未能争取士绅阶层的支持,反而因宗教冲突(如太平军毁孔庙)引发反感,最终陷入孤立。



捻军形象图

1868年8月,随着西捻军的败亡,清末规模最大的反清运动落下帷幕。但这场持续18年的抗争,如同惊雷划破晚清的黑暗,不仅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更唤醒了民众的反抗意识。此后数十年,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社会的变革浪潮不断涌现,而太平军与捻军的英勇抗争,正是这股历史洪流的重要源头。

文章摘要出处

本文核心史料与学术观点主要参考以下文献:

1. 江地:《捻军史初探》(三联书店1956年版)、《捻军史研究与调查》(齐鲁书社1985年版)

2. 百科:《高楼寨之战》《尹隆河战役》《江地》词条

3. 史料:《湘军三河镇之战致6000精锐全军覆没,曾国藩》《中国史考研名词解释每日一记day117:捻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7000亿新省级银行,获批筹建!

7000亿新省级银行,获批筹建!

证券时报
2025-11-09 08:10:11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7原则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7原则

王二哥老搞笑
2025-11-09 00:18:07
太惨了!烟台渣土车压扁宝马车,死亡司机身份曝光,是年轻女教师

太惨了!烟台渣土车压扁宝马车,死亡司机身份曝光,是年轻女教师

火山诗话
2025-11-09 16:09:29
美女医生曾琦因作风问题被停职!她选错了对象,追悔莫及痛一生

美女医生曾琦因作风问题被停职!她选错了对象,追悔莫及痛一生

鋭娱之乐
2025-11-08 00:05:13
心碎!虎鲸母子被困废弃海洋公园,无人机拍到濒死“起舞”引全球愤怒!

心碎!虎鲸母子被困废弃海洋公园,无人机拍到濒死“起舞”引全球愤怒!

英国报姐
2025-11-08 21:08:54
江苏:34岁女子独自住院,没人照顾,流泪哭诉:熬不住了想结婚

江苏:34岁女子独自住院,没人照顾,流泪哭诉:熬不住了想结婚

阿芒娱乐说
2025-11-09 07:03:22
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于东来曾表示:如果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

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于东来曾表示:如果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

潇湘晨报
2025-11-09 20:00:52
枪杀美医保高管嫌犯路易吉:被曝曾学习狱中生存之道,在监狱内“非常受欢迎”

枪杀美医保高管嫌犯路易吉:被曝曾学习狱中生存之道,在监狱内“非常受欢迎”

红星新闻
2025-11-09 17:21:11
阳性率上升!除了流感,这种病毒也开始高发,鼻塞、流鼻涕、咳嗽…目前尚无特效药

阳性率上升!除了流感,这种病毒也开始高发,鼻塞、流鼻涕、咳嗽…目前尚无特效药

新民晚报
2025-11-08 18:35:20
经济学家刘元春:中国居民消费率过低,本质上是分配问题

经济学家刘元春:中国居民消费率过低,本质上是分配问题

回旋镖
2025-11-08 16:31:29
38岁高叶“透视”上海滩!阿玛尼加身,熟龄魅力挡不住!

38岁高叶“透视”上海滩!阿玛尼加身,熟龄魅力挡不住!

锋哥与八卦哥
2025-11-09 11:15:59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墨印斋
2025-11-08 15:28:54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3:16:08
刘强东登上新闻联播,排面拉满了!

刘强东登上新闻联播,排面拉满了!

品牌头版
2025-11-09 15:06:05
王晶谈万梓良晚年凄凉!称其不懂江湖规矩,演戏夸张对手很难接

王晶谈万梓良晚年凄凉!称其不懂江湖规矩,演戏夸张对手很难接

一盅情怀
2025-11-08 18:08:56
破案了!医生的视频是男主自己用手机拍的,同步云盘后被曝光了

破案了!医生的视频是男主自己用手机拍的,同步云盘后被曝光了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14:54:24
中美GDP差距再次拉大!中国GDP跌到美国60%,到底是哪出问题了?

中美GDP差距再次拉大!中国GDP跌到美国60%,到底是哪出问题了?

蜉蝣说
2025-11-07 17:47:39
11月9日俄乌最新:英国出兵?

11月9日俄乌最新:英国出兵?

西楼饮月
2025-11-09 20:12:22
博主称甘肃临夏有货车私自向大夏河中排放粉紫色不明液体,经检测为含高锰酸钾的运鱼水,环保部门回应

博主称甘肃临夏有货车私自向大夏河中排放粉紫色不明液体,经检测为含高锰酸钾的运鱼水,环保部门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9 14:57:41
披露:刘道玉被免去武汉大学校长的真实原因!

披露:刘道玉被免去武汉大学校长的真实原因!

尚曦读史
2025-05-17 23:08:05
2025-11-09 23:19:00
芳芳历史烩 incentive-icons
芳芳历史烩
人人心藏历史敬畏, 感激岁月馈赠
5887文章数 16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教育要闻

首届 “点燃活力建院” 秋季趣味运动会,燃爆湖北建院!

旅游要闻

快来这些地方邂逅秋景 《成都金秋银杏观赏地图》上线

亲子要闻

小龚大夫上线了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