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
提到广州的“土豪村”,很多人应该会先想到位于天河区的猎德村——那句“猎德拆迁,分房分钱”的传说,早已成了广州城中村旧改的“财富范本”。可实际上,在寸土寸金的广州市越秀区,同样也藏着这么一座“低调”的土豪村:杨箕村。它紧挨着珠江新城CBD,一条广州大道之隔,左手是天河的摩天大楼,右手是越秀的老城烟火;十几年前还是污水横流、握手楼密集的城中村,如今却蜕变成房价超10万/平的现代化社区,村民人人手握千万资产,堪称“越秀第一土豪村”。
![]()
我第一次路过杨箕村时,是从珠江新城坐公交去越秀老城区,车刚过广州大道,就看到一片整齐的高层住宅小区——米黄色的外墙、配套的商业街,看起来和普通高档小区没两样。直到同行的老广朋友阿强指着小区说:“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杨箕村,以前可是出了名的‘脏乱差’城中村,现在住这儿的,都是当年的村民,随便一套房都价值上千万!”这话让我格外惊讶,很难想象眼前整洁现代的社区,曾是与繁华CBD格格不入的“城中村”。
![]()
阿强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他还记得十几年前的杨箕村:“那时候的杨箕,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个人并排走,握手楼密密麻麻,抬头只能看到‘一线天’;下雨天路面全是积水和垃圾,污水顺着墙缝往下流,夏天蚊子苍蝇到处飞。可即便环境这么差,也挡不住租客来——毕竟距离珠江新城近,很多在天河上班的年轻人都挤在这里。”那时候的杨箕村,就像珠江新城的“后花园”,一边是金融精英出入的玻璃幕墙写字楼,一边是打工者蜗居的城中村,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在一条广州大道两侧交织。
![]()
杨箕村的命运转折点,始于2010年前后的旧改。随着珠江新城CBD的崛起,广州大道旁的土地愈发珍贵,而杨箕村的“城中村形态”,与周边的现代化氛围愈发格格不入。于是,旧改计划提上日程——拆除握手楼,重建高层住宅,配套商业街、学校、公园,让城中村彻底融入城市。阿强说:“当时旧改的时候,很多村民都舍不得,毕竟住了几代人,但看到规划图里的新社区,还是盼着早点建好。”如今的杨箕村,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回迁房整齐排列,楼下是超市、药店、餐饮店,小区里有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区,傍晚时分,老人在广场上跳广场舞,孩子在滑梯旁追逐,一派安逸的生活景象。
![]()
更让人羡慕的,是杨箕村的“身价”。由于紧邻珠江新城,又属于越秀区的核心地段,这里的房价水涨船高——目前二手房均价已超10万/平,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轻松过千万。而当年的村民,大多分到了两三套回迁房,有的家庭甚至分到四五套,光是租金收入,每月就能过万。阿强笑着说:“现在杨箕村的村民,不用上班也能过得很滋润,有的把多余的房子出租,有的自己开小店,日子过得很惬意。以前大家说‘猎德土豪多’,其实杨箕村也毫不逊色。”
![]()
更有意思的是,杨箕村还藏着一段“区划变迁史”。很多老广州人记得,杨箕村原本属于东山区——那个曾与越秀齐名的“老城区”,以教育资源好、文化底蕴深闻名。2005年,东山区并入越秀区,杨箕村也随之成为越秀区的一部分。这一变化,让杨箕村的“含金量”更高——不仅能享受越秀区的教育、医疗资源,还能依托珠江新城的发展红利,成了“双区优势”的受益者。现在的杨箕村,既有越秀老城区的烟火气,又有珠江新城的现代感,新旧交融的氛围格外独特。
![]()
如果你下次再去广州,不妨从珠江新城穿过广州大道,到杨箕村去走一走。看看10万/平的回迁房是什么模样,尝尝村口的广式肠粉,感受一下“越秀第一土豪村”的生活气息。你会发现,这座从城中村蜕变成的现代化社区,不仅藏着广州城市发展的缩影,更藏着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么,你去过广州杨箕村吗?你觉得这里的生活怎么样?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你还想不想来体验一下“千万富翁村”的日常?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