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雄风
10月将过半,眼瞅着杭州的秋天终于快要到了,弹花匠章胜军在自己的小店里,每日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
他盼着预约的客人上门,又盯着手机屏幕——去年光顾过的老主顾,或许会发来新的订单。等气温降到20℃左右,这些预订单就能在棉被销售旺季里,给他带来十足的底气。
章胜军预计,今年的生意应该差不了,只是受天气影响,顾客来晚了些。“从国庆节到现在,我已经接到了十多个预订单。虽然还是比不上当年棉花被最火的时候,但按照这个势头下去,保住去年的销量应该不成问题。这些订单,也足够我和小店过安稳日子了。”
![]()
墅兰棉花店。 受访者供图
去年此时,章胜军也是这般坐在店门口,但心里直发愁。当时已经入秋,可他的“墅兰棉花店”却冷冷清清,有时甚至一天都做不成一单。
在房租与库存棉花的双重压力下,章胜军无奈向潮新闻“小店帮”求助:“听说你们一直在关注小店,可不可以帮我想想办法?”
章胜军是金华兰溪人,在杭州做了近30年的棉花加工生意,后市街、皇亲巷、密渡桥、松木场都有他的老客,2019年他的小店搬到了湖墅南路。
从1998年至今,章胜军弹棉花的手工费每斤只涨了五毛钱,小店出品的品质也得到了附近居民的认可。“给小店帮留言,一是出于私心,想提高小店的营业额,二是想通过小店帮向大家介绍一回棉花被,价廉物美的东西应该被大家看见。”
于是,我们决定帮章胜军一回,为他写一篇报道。
稿件发出后,“墅兰棉花店”一下子红火了起来,章胜军的微信里还涌进来三四百个好友申请,都是来找他翻新旧棉被和定做新被子的。
![]()
章胜军的工作台。 受访者供图
“小店帮给我带来的流量好像一直持续到现在。” 章胜军说,棉花加工生意有两个传统旺季,一是四五月份,大家都要把盖了一个冬天的棉被拿出来“弹”一下,二是入秋前,“今年春天的生意,我做得不错,大多订单来自去年你们的报道,都是回头客,到了秋天,还是如此。”
章胜军还说,报道发出前,他的顾客主要集中在附近几个街区。“通过小店帮的帮助,跨城区的顾客多了不少,还有外省的。前几天,一个江西上饶的顾客再次登门,想做一床新棉被,还有一个广东汕头的朋友要我再寄两床被子去。”
“小店帮带来的顾客,成了我的定心丸。” “墅兰棉花店”门口已堆着几床翻好的棉被,章胜军用手压了压,展示棉被的蓬松度,脸上透着自信,“我们这行最怕的就是伤了口碑、丢了回头客。我要用好的质量,把他们都留住。”
流量之外,支撑这家小店走下去的,还有手艺人对品质的坚守。
(来源: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