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美关税休战期结束不到三周,局势已提前升温。短短四十八小时内,中国连续采取三项反制举措: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限制,向美国籍船舶收取港口特别费用,并且对高通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
![]()
这一系列行动连特朗普都没预料到,全球金融市场随即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这一回中国不再被动地,任由他人欺凌,反倒率先“拍起了桌子”,直接就将博弈的进程,牢牢地攥在了自身的手里。
与以往的几轮中美贸易摩擦有所不同,此次的较量,出现在一个颇为微妙的时刻。
一方面美国政府,由于联邦预算这一事端,陷入了“半停摆”状态而关税、制裁这类政策的执行力度,也因此大幅减弱;另一方面,美国的股市和债市,处于高位,美元指数呈下降趋势,市场对于“贸易战”,表现得格外敏感。
![]()
正因如此,中方连续推出反制举措之时,美股便随之大跌,而债市与汇市也跟着陷入了大乱之中,黄金的价位更是蹿升到了新的高度。
原本信心满满的美方,竟然突然察觉到:在这场博弈开始之际,仿佛并不是由自己所掌控的。
特朗普的反应就体现这一点。4月那回关税战,他很快宣布一周后加征高达145%的关税几乎没给中国留应对的空当;可这次他把加征100%关税的实施时间推迟到11月1日,税率还稍微“有所下调”。
这不是说特朗普变温和了,反倒说明他明白如今美国承受不起又一次大的正面冲击。
![]()
好多人都好奇,中国为啥在这个时候主动行动?其实逻辑还挺明晰的。
第一美国在核心问题上极难做出让步不管是关税、芯片出口受限,还是台湾相关议题,这些都已成了特朗普的政治筹码。中方与其被动等美方“凭空设局”、漫天要价,反倒不如提前出击,主动削减其谈判的本钱。而且这样能让中方在后续博弈中占据更有利态势。
第二时机正合适美国政府停摆使得执行能力变弱,特朗普就算想报复,也是“拿着绣花针却没线可用”;而且美国资本市场缺少应对冲击的缓冲余地,反制的效果就更明显。
第三中国手里也有“硬牌”可打,从稀土技术到航运费用,中国的反制手段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能够迅速实施的政策工具。
这种可执行性,恰恰是美国的短板,举例而言,美国针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的政策将于10月14日起生效,可操作细节到现在还模模糊糊,连美国的港口以及航运企业都稀里糊涂的。
相较而言,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以及港务费政策,规划得细致,施行得有效,明显就“并非仓促而为”。
面对中方主动作为,特朗普竟然做出了将加征关税的生效时间推迟这样的举动,这充分表明他内心其实是缺乏底气的。
![]()
一方面美国股市当前处于历史高位,美联储仍期望稳住市场信心,以便为后续的降息预留空间;另一方面,美国的通胀压力依旧强烈,倘若贸易战进一步升级,物价上涨以及美元贬值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会致使通胀变得更加严峻。
此回情形,与今年4月大不一样。彼时美国经济尚有一些“缓冲地带”,特朗普能够使出“极限施压之招数”;可眼下市场恰如一个充得过于饱满的气球,轻轻一扎便会破掉。
从资本市场的反馈来讲,这一回博弈的“主宾之位”已现细微转变:以往是美国发声、中国回应;而今却是中国出招、美国退守。中美贸易摩擦,绝非“谁压谁”这样简单的比拼,而是关乎规则、话语权以及战略主动权的角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