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们曾在千高原艺术空间看过艺术家翟倞的个展《想象的喜剧》,在这里,“遇见”了哲学家苏格拉底、喜剧演员卓别林和陈佩斯,并试图在这三位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身上,寻找某种共同点(回顾《 苏格拉底、卓别林和陈佩斯,有什么共同点?》。
最近,再次走进千高原与翟倞见面,他的新展《日常生活的颂歌》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日常”和“颂歌”似乎是一组具有反差感的词汇,日常令人想起生活中那些不值一提的片段,那里有无数小人物和他们用琐碎支撑起的日日夜夜,而颂歌又通常与宏大叙事有关,那么当日常与颂歌放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反应呢?
其实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想象的喜剧》,里面描绘的对象大多或是古往今来世界公认的伟大哲学家,或是闪耀一时的明星,他们的名字被人们所铭记。而当回归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是否就该落入庸常?
法国作家茨维坦·托多罗夫在《日常生活颂歌》赋予日常超越琐碎的意义,他强调,真正的存在经验并不依赖宏大的历史与政治,却常常体现在微不足道的片段中,可见日常并非庸常的重复,而是一种潜藏的力量。于是,当我们试图“歌颂眼前所见的事物”,那些日常生活中最微小的瞬间也拥有了自己的高光。
步入展厅,这些闪光既是《要是有一种醉是因为知识而醉就好了》描绘的呕吐瞬间,《把海水喝干》所展现的海边景象,《Fitzcarraldo对音乐的爱,在哪都限制不了》所刻画的酒后身姿,《何为好的生活》中对生活的叩问……
有意思的是,在翟倞的作品中,我们常常能看见一种跨学科的共振和关系的复杂性。他阅读艺术理论与文学文本,并在绘画中检验这些思想,有时候也对电影场景进行转译以及融入音乐节奏,使得观众观看他的作品常常发现一种寓言式的象征意味。
而当我们跳脱艺术本身,生活,不正也是如此吗?
展期:2025/09/27-11/30
地址:千高原艺术空间
票价:免费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