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玉米发霉,机器陷泥,谁在抢收1.4万亿斤粮食?

0
分享至

前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达1.4万亿斤,连续九年高位稳定

秋收季,本该是金穗低垂、农机轰鸣的丰收场景,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却遭遇持续阴雨。

农田积水成涝,玉米倒伏发霉,收割机深陷泥,这场“天灾”让粮食归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抢收这些粮食,广大农民究竟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玉米抢收

今年上半年,我国很多地区接连干旱,农户们每天都希望来场雨缓解一下。

但是没有等来雨水,反而是温度越升越高,最高的时候甚至能到到四十七八度,热的人都受不了,更不要说地里的庄稼。

不得已,农户每天都需要顶着高温浇地,好不容易熬到粮食成熟,迎来的却不是丰收的喜悦



9月以来,山西太原、长治等地降雨量超常年6倍,农田土壤里的水非常饱和,粘的像胶水,玉米长期浸泡后直接在地里就霉变发芽。

山西的农户刘先生有30亩玉米,但接连的雨天导致近半数玉米倒伏在地,他说收割机一进去就陷住,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玉米烂在地里,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这样的场景并不是山西独有,河南、山东等地也同样上演,河南西部的一些农村,玉米因积水导致籽粒发霉率高达30%,甚至有部分地块还可能会绝收



但总不能一直这样眼睁睁看着,有困难就要想办法解决,就这样,各省纷纷开始上演粮食收割大战。

在河南杞县,很多00后的大学生都和家人穿着胶鞋蹚水在地里掰玉米,泥水会没过脚踝,但是看着玉米棒浸在水里不断的霉变发芽,他们不得不加快速度。

由于收割机陷入泥中无法作业,他们只能用化肥袋一袋一袋的将玉米装起来,一袋的重量超过80斤,装起来还不够,还需要背到3公里外的公路边才能想办法运回家里



但是光是掰回家里还不算完成工作,如果不及时烘干,霉变依然不会停止,在杞县粮食烘干中心外,排队等待烘干的拖拉机甚至会排到3公里外。

粮食中心的负责人看上去疲惫不堪,他们每天都需要烘干150吨玉米,但霉变的速度远远比烘干的速度更快,基本上每天凌晨4点就得开机

为了保粮,很多农户都将湿玉米直接摊在厂房屋顶晾晒,甚至用风扇强制通风



在河南安阳滑县的焕永合作社,他们给收割机加装了三角履带,改装后单日能抢收100多亩地,普通收割机陷进泥里,改装车却能硬闯,目前合作社2048亩地中,已有80%完成抢收

除了河南,在山东的粮食收割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他们的履带车与烘干塔也是一刻也不敢歇。

在济宁市汶上县,13台履带式收割机从江苏、安徽连夜驰援,农户都知道履带机接地压力比轮机低40%,泥地也能跑,当地相关部门为保障机械,还专门开设接机服务站,协调优惠加油站87个。



他们的烘干房每天都是24小时运转,1000吨湿玉米需烘16小时才能将水分降低至14%以下

山东的玉米收割除了借助履带机以外,还会借助无人机。

在菏泽市定陶区,植保无人机也化身空中运输队,将玉米从泥地吊运至公路边,这样可以减少人工损耗,有农户算过一笔账,无人机每趟运50斤,省下人工还能抢出半天时间。



与此同时,山西粮食收割战场也表现出人工与科技的相互配合

太原市刘先生的30亩玉米地,收割机一进田就陷没车轴,农户们就抡起铁锹挖沟排水,用木板铺路,硬生生将玉米棒掰下背出田。

很多农民一天就得掰超过五百斤,腰累得直不起来,但他们都认为能抢一袋是一袋,累就累点,总不能让一年的劳动成果都白白浪费。

仅仅是这些农户自身的努力还不够,还需要政策的扶持才能让这场较量更有胜算



政策扶持

为了打赢这场粮食抢收攻坚战,上级政策也来保驾护航,这让大多数农户从单打独斗变成全省联动。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紧急摸排全省履带机,公布履带机持有者的联系电话,要求“一村一机”全覆盖

运城市还调配80台履带机支援重灾区,农机手王师傅连轴转,每天干活超过18小时,饭都在车上吃,但他不觉得苦,只要能帮农户抢收粮食,怎样都是满足的。



在长治市的大黄镇,村干部发明收割机、拖拉机、挖掘机联动作业的方法,也极大的提高了收割速度。

他们的方法就是用挖掘机清沟排水,再通过拖拉机拖拽陷车,3天抢收将近500亩

这里的粮食收割没有什么高科技,靠的就是土法子加拼命,这样的精神实在是让人佩服。



与此同时,山东供销社还调度122台机械支援灾区,协调保险机构开通快速理赔通道

不仅如此,农技专家也下沉一线,指导农户分类施策,对倒伏玉米采用人工扶正、捆扎晾晒,对积水地块推广开沟排水方案。

河南周口还编制《湿地收割操作手册》,极大的提高了收割的速度。



这场秋收体现出无数农户与时间赛跑、与机器较劲的场面,从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从履带式收割机的轰鸣到烘干塔的昼夜运转,一场场科技与自然的较量激动人心。



结语

今年秋天,1.4万亿斤粮食的背后是科技硬实力与政策软实力的双重托举

从山西的履带机调度到山东的烘干塔攻坚,从农户的手掰玉米到无人机的精准驮运,这场抢收粮食大战体现出中国农民的韧性与智慧。

然而,挑战并没有结束,极端天气频发、农机适配不足、产后损失隐患等问题仍需长期应对

未来,如何让科技真正下沉到田间地头?答案或许藏在每一台改装农机的轰鸣中,藏在每一粒安全归仓的玉米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她是宇航员武飞的妻子,画一幅画送丈夫上太空,娶一个贤妻旺三代

她是宇航员武飞的妻子,画一幅画送丈夫上太空,娶一个贤妻旺三代

凡知
2025-11-03 16:54:54
中美关系为何变得这么差?你看当年布热津斯基说了些啥,太现实了

中美关系为何变得这么差?你看当年布热津斯基说了些啥,太现实了

介知
2025-10-15 16:23:53
好消息!瑟尔斯基宣布守住红军城,已歼灭俄军并成功清理几条街区

好消息!瑟尔斯基宣布守住红军城,已歼灭俄军并成功清理几条街区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2 08:25:30
《依依向北风》大结局:乔正君入狱!王潇可惜,俞乐山保护盛雪竹

《依依向北风》大结局:乔正君入狱!王潇可惜,俞乐山保护盛雪竹

阿腩讲娱乐
2025-11-03 13:36:01
7-6!5-4!女足世界杯4强出炉,亚洲仅朝鲜晋级,中日韩同时淘汰

7-6!5-4!女足世界杯4强出炉,亚洲仅朝鲜晋级,中日韩同时淘汰

侃球熊弟
2025-11-03 19:05:18
特朗普果然对中国留了一手,美财长非常得意,向3亿美国人做保证

特朗普果然对中国留了一手,美财长非常得意,向3亿美国人做保证

南宫一二
2025-11-03 15:48:05
八宝山送别后遗嘱谣言平息,翁帆将携清华史料赴剑桥,走出新道路

八宝山送别后遗嘱谣言平息,翁帆将携清华史料赴剑桥,走出新道路

蔡蔡说史
2025-11-03 15:29:41
国足还考虑吗?57岁英超名帅下课:非常了解中国足球!

国足还考虑吗?57岁英超名帅下课:非常了解中国足球!

邱泽云
2025-11-03 13:35:50
炸了,印度发射4吨多通信卫星,创本土纪录,这技术到底有多牛?

炸了,印度发射4吨多通信卫星,创本土纪录,这技术到底有多牛?

沧海旅行家
2025-11-03 17:10:08
安徽多地纪委监委通报:2人被双开,2人被查!涉厅干

安徽多地纪委监委通报:2人被双开,2人被查!涉厅干

凤凰网安徽
2025-11-03 17:38:48
强大的马刺被太阳队全方位吊打,文班亚马不灵了!

强大的马刺被太阳队全方位吊打,文班亚马不灵了!

爱体育
2025-11-03 20:26:56
57年江西工地挖出一具戴脚镣遗骨,经查证,是刘少奇找了两年的人

57年江西工地挖出一具戴脚镣遗骨,经查证,是刘少奇找了两年的人

丞丞故事汇
2025-11-02 13:44:10
李奇微晚年坦言:朝鲜战争打出三个超级大国,西方为何保持沉默?

李奇微晚年坦言:朝鲜战争打出三个超级大国,西方为何保持沉默?

云霄纪史观
2025-10-21 11:45:46
长春亚泰为降级致歉:将稳住根基,力争在一两年内重返中超

长春亚泰为降级致歉:将稳住根基,力争在一两年内重返中超

懂球帝
2025-11-03 08:12:11
荷兰与广州同为1800多万人,荷兰创造1.22万亿GDP,广州令人意外

荷兰与广州同为1800多万人,荷兰创造1.22万亿GDP,广州令人意外

近史谈
2025-11-01 16:36:25
父亲炒股失败自杀留债200万,儿子拼20年还清,翻出股权证后傻眼了

父亲炒股失败自杀留债200万,儿子拼20年还清,翻出股权证后傻眼了

温情邮局
2025-10-27 15:01:51
“新疆棉”事件5年后,那个丑态百出的“反华妖女”,如今怎样了

“新疆棉”事件5年后,那个丑态百出的“反华妖女”,如今怎样了

博览历史
2025-09-10 20:25:07
今年谁能有他猛!拿到亿元合同,当上球队老大,有望入选全明星

今年谁能有他猛!拿到亿元合同,当上球队老大,有望入选全明星

球毛鬼胎
2025-11-03 16:17:33
水库放生猫后续:警方已追查,知情人曝黑幕,这哪是行善?是作恶

水库放生猫后续:警方已追查,知情人曝黑幕,这哪是行善?是作恶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3 02:47:31
为娶到妻子足足追了9年,婚后妻子怕疼做了丁克,余生只想宠着她

为娶到妻子足足追了9年,婚后妻子怕疼做了丁克,余生只想宠着她

仙味少女心
2025-11-02 20:26:08
2025-11-03 20:51:00
霁寒飘雪 incentive-icons
霁寒飘雪
关注新鲜资讯,分享热点见闻
2525文章数 3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李亚栋院士:要整体降低高考难度,尤其数学物理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旅游要闻

部分免门票,最早11月1日起!佛山这些景区推出十五运优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