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北京训练馆内,37岁的马龙正与闫安展开高强度对攻练习,全力打磨实战应变能力,为个人第六届全运会征程蓄力。这位“六边形战士”的备战状态,依旧延续着北京队总教练张雷口中“不练透绝不休息”的极致自律——正如少年时发烧38.5℃仍坚持完乒超联赛,今年5月封闭训练首日刚结束体能课,次日他便顶着全身酸痛投入全天三节高强度训练,还不忘指导年轻队员。
![]()
为适配11月7日-20日在澳门银河综艺馆举行的赛事,北京队精准模拟场馆灯光、球台弹性,马龙在此基础上额外加练1小时跳绳与平板支撑,以应对密集赛程。训练中,他主动调整黄友政等年轻队员的发球角度,分享临阵抗压技巧,用行动践行“传承责任”——他明确本届全运会可能是职业生涯最后一战(前提是身体与技术指标达标),直言“在转身离场前,要把火炬稳稳传递下去”。
![]()
此次征程对马龙意义非凡。此前五届全运会,他已斩获4金3银4铜,更是全运会史上唯一实现男单卫冕(2013、2017年)的选手;凭借2024年世界杯单打冠军,他直接获得本届男单资格,目标直指男单、男团双冠。但挑战同样艰巨,全运会素有“比奥运更难”之称,对手包括已从德甲回国备战、同样冲击双冠的樊振东,以及同为北京队主力、将与他搭档男团的王楚钦(王楚钦同时领衔混双项目)。
北京队也为此次征战精心布局,以马龙、王楚钦、黄友政三大现役国手为核心,闫安、徐晨皓分别担任王楚钦与马龙的专属陪练,团队凝聚力与战术储备拉满。公众期待的“龙胖对决”若能在男单赛场再现,将复刻2021年全运会男团决赛的经典交锋。
![]()
37岁的年纪,没有削弱马龙对乒乓球的热爱与坚守。无论澳门赛场最终结局如何,这位“六边形战士”每一次挥拍,都是对体育精神的诠释,也将成为中国乒乓史上又一珍贵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