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岁成上海文化名人,袁殊如何转型红色特工

0
分享至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期待每一个共鸣的你,关注、评论,为学、交友!

袁殊,学名袁学易,曾用名曾达斋。1911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湖北蕲春一个没落官宦家庭。



父亲袁晓岚是蕲春的一名秀才,因精通算学,在当地小有名气。以后就读于湖北省最高学府文普学校。袁氏家族出了几代读书人,一度成为望族,延续到袁晓岚这辈,虽是书香门第,但因战乱已家道中落。

19世纪末叶的中国,正处在清王朝专制统治之下,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读书人出身的袁晓岚被爱国之心驱动,不愿再埋首古旧书堆,投身到推翻满清政府的斗争之中。他先是参加保路同志会,后又参加了孙中山的中国同盟会。

母亲贾仁惠,湖北大冶人,出身于官办盐商家庭,是家中最受宠爱的小女儿。她知书达理、性格刚强,对幼年袁殊个性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袁晓岚四处奔走革命,无法供养家庭。袁殊和小他四岁的弟弟跟随母亲在外祖父家中居住。

辛亥革命失败后,袁晓岚赴法国勤工俭学。途中被轮船上的货箱砸伤手臂,经当地华侨帮助转道至上海,住广慈医院治疗。贾仁惠卖掉嫁妆,携带两个年幼的孩子来到上海寄住姐姐家中。姐夫董尧风是湖北社会名流,曾任湖北省参议长,当时正在上海赋闲,收留了袁家母子三人。

八岁的袁殊每天由表哥董纯才带领,到浦东中学小学部念书,后又转入三林塘读高小。就在此时,一连串的不幸降临贾仁惠头上,袁晓岚外出谋生抛下母子三人另外成家;娘家人相继过世,生活无人接济;董家为生计返回湖北老家。

走投无路的袁家母子在同乡指引下,来到距海边两三里路的浦东十八街。这里是湖北籍码头工人聚居的地方。好心肠的同乡帮着母子三人勉强安了个家。



贾仁惠面对接踵而来的不幸,顽强地挑起了生活重担。她白天烧老虎灶、为人缝补衣裳,晚上教工人识字,换点柴米莱蔬。在这“饥寒奔食抛乡土,母子相怜让薄羹”的艰难时日中,小袁殊饱尝了生活的辛酸。

为帮助母亲维持生活,11岁的他便到一家印刷所当学徒。白天学排字、干杂活,晚上给客户送清样。在等待批改清样时,渴了便讨碗水喝,累了就倚在台阶上睡一觉。有时,他默默地站在文人墨客的沙龙旁,听他们高谈阔论,虽然不懂,但这种文人聚会侃侃而谈的场面,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

为省下老板给他做路费的十几个铜板带回去给母亲补贴家用,小袁殊每天步行几个钟头。他从肮脏拥挤的棚户区,走到整洁宽敞的富人区,又从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下,回到昏暗破旧的贫民窟,脚下是浑然两个不同的世界。那幽静的哈同花园是富人的乐园,长长的围墙外则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劳苦大众…贫富生活的鲜明对照强烈地刺激着他幼小的心灵。

为什么这个世界如此不公道?就在这往返的两个世界中,小袁殊开始了对人生的思索,他暗自下决心:一定要铲除这人世间的不平等。

一贫如洗的家境使袁殊辍学,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驱使他一次次找那个不情愿相见的父亲。一天,他饿着肚子去环龙路44号国民党工团找父亲,再一次提出上学的要求。袁晓岚正面临失业一筹莫展,饿急攻心的小袁殊绝望中晕倒在地上。袁晓岚的同事围拢过来,一位长者被小孩子的执著所感动,扶他起来说:“把他交给我吧!”他通过熟人将袁殊免费送进立达学园读书。

立达学园的创始人是匡互生,此外有巴金、丰子恺等人。教员中有许多是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袁殊最崇拜的老师是主张个性解放的夏丐尊、丰子恺,以及夏、丰的老师李叔同(即后来的弘一法师)。学校所奉行的无政府主义,与袁殊要求改变社会现状的愿望相吻合,他很快便接受了这一思想,参加了学生无政府主义团体“黑色青年”。他还与同学黄其启在宿舍的门窗上办了个《窗报》,学生、老师都来看,因而得了个“报馆先生”的绰号。这是从小立志做报人的袁殊办的第一张报纸。

1925年,上海爆发了“五卅”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的工人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街头演讲,声援纱厂工人。袁殊作为立达学园的学生代表和宣传员,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行至南京路时,英国巡捕突然向队伍开枪。年仅14岁的袁殊,在突发的流血事件面前毫不畏惧,他与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的学生代表刘真如、邵华、冷俊一同商量,如何指挥游行队伍继续前进。

看着这位少年沉着冷静、善动脑筋的样子,几位学生运动的核心人物不由自主地纷纷点头,听他安排行进路线。



少年时的袁殊,便显示出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才干,和这些大学生成为好朋友。

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革命前夕,袁殊离开立达学园走向社会,参加了北伐革命。已经担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七军政治部主任的邵华,委派他到宣传股任少尉股员。

他写标语,贴安民告示,为报社投稿,甚至到硝烟弥漫的前线参加战斗…

一年后晋升为中尉股员,时年16岁,成为北伐革命军中最年轻的军官。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北伐沦为军阀混战,袁殊离开部队回到上海。他加入了进步文学团体“狂飙”社,结识了马彦祥、楼适夷、柯仲平、陈凝秋(塞克)等进步青年。

一天袁殊的表妹董曼尼带来一位身材苗条的女同学,她叫马景星,当时正在上海美专读书。“狂飙”社这群青年人憧憬未来、无拘无束的谈吐深深吸引了她。马景星出身富有人家,但她渴望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很快便加入了年轻人的聚会。她欣赏袁殊的聪明才智,尽全力资助他投身进步文化活动,后来成为袁殊的妻子。

为养活母亲和弟弟,袁殊只得靠卖文为生。一个偶然的机会,国民党市党部宣传部长发现他能写文章,当即拍板让他做宣传部助理干事。月薪一百余元,对一个18岁的年轻人来说,是不低的收入。袁殊攒够一笔钱后,便辞去工作,与马景星结伴东渡日本,为实现人生的理想走上求学的道路。

经过东亚日文预备学校的学习,初步掌握日语后,袁殊选择了新闻学专业。他阅读了大量新闻学、社会学著作,开始关注亚洲地域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撰写了《日本国对华政策》、《印度独立运动史略》两篇长文,在国内发表。他十分关注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国政局,并意识到,任何一个民族的独立运动都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连锁反应。

在日本留学期间,对袁殊人生道路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件事,就是他接触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对照中国革命的现状,他从理论上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摒弃了空想社会主义,并在以后的革命实践中,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转变为一个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战士。

20世纪20年代末,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到日本,中日货币兑换率猛增一倍。因经济拮据,袁殊只好于1930年回国。

回国之初,袁殊参加了由马彦祥、洪深主持的“联合剧社”赴南京公演。同行的有袁牧之、王莹、柯仲平、高歌等人。演出剧目有《娜拉》、《上海之夜》、《战士的儿子》等等。袁殊除负责对外联络工作外,还串演一些角色。演出轰动了南京,场场爆满。在答谢宴会上,袁殊代表“联合剧社”致答词,他大骂国民党摧残进步文化,痛斥教育界的黑暗腐败,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传出消息:袁殊和王莹是“联合剧社”中的左倾分子,马彦祥立即让袁殊和王莹提前返沪。幸而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的方觉慧和萧同慈是袁晓岚的同乡、同事,他们说“小孩子胡闹”,便未加追究。萧同慈曾目睹小袁殊晕倒在环龙路44号,后来袁殊办《文艺新闻》时,他和方觉慧又为他开了绿灯,这为袁殊从事进步文化活动提供了某些方便条件。

1931年3月16日,袁殊创办的《文艺新闻》周刊问世了。为了这张小报的出版,他四处奔走,争取到各方面的支持和援助。马景星从娘家要来500元开办费,好友翁从六帮忙筹划理财,陈望道、任白涛、汪馥泉等文化界名人给予热情赞助。袁殊本人集撰稿印刷、出版、发行于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实现了他立志做报人的愿望。

《文艺新闻》创刊不久,左联便派楼适夷、夏衍帮助袁殊工作。鲁迅通过冯雪峰对该刊给予关注,并与瞿秋白一同为刊物写文章。《文艺新闻》后来实际上成了左联的刊物。



面对凶残的反动派,袁殊与冯雪峰不顾个人安危冲破白色恐怖的封锁,勇敢机智地将五烈士遇害的惨闻披露于社会,引起国内外巨大反响。《前哨》第一期出了“纪念《战死者》专号”,抗议国民党的暴行,“左联”向全世界发出宣言,指出:国民党已经走到了末日,他们在中国革命运动面前发抖了。呼吁一切为真理、光明而奋斗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们给中国左翼文学运动以有力的声援!茅盾和史沫特莱将此译成英文,美国《新群众》杂志首先转载。日本左翼记者尾崎秀实将此文译成日文,寄给高尔基的英文版被译成俄文…在国内外引发了一场揭露反动派残暴行径的斗争。

从此,袁殊参加了左联,并担任了“中国文化总同盟”常委,与潘梓年、朱镜我共同负责“左联”、“剧联”、“社联”之间的联络工作。这一时期,他发表了《学校新闻讲话》、《现代新闻学》、《报业大王哈斯特》、《最初的欧罗巴之旗》等著作和译作。

同时,他在《文艺新闻》第18期发表的《报告文学论》中,首次提出“报告文学”这一中文译名,并从理论上对这一文学形式进行了系统论述。

从事新闻理论工作的长者任白涛撰文说:“他给中国新闻界造了不少新记录。”



1931年7月,为培养文艺骨干,左联、社联联合举办文艺暑期补习班,由鲁迅演讲,冯雪峰秘密通知袁殊前去参加。鲁迅演讲的题目是《上海文艺之一瞥》,会后袁殊与同去的于海核对了笔记,整理成一篇文章,在《文艺新闻》第20期上发表,此文就这样流传开来,并产生很大影响。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文化界反帝联盟”成立,胡愈之、袁殊等被推选为执委会负责人。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文艺新闻》出了《烽火》特刊,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抨击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讴歌人民群众英勇抗日的壮举,激起上海人民的爱国热潮。广大知识分子、学生纷纷投稿,印刷工人义务加班,日销量达万余份,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

为进一步宣传抗日,袁殊发起成立了“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加入了“上海文化界反帝抗日联盟”。《文艺新闻》还举办了读者联谊会,为穷苦的工人、学生建立公共图书馆,组织读书报告会。后来在读者联谊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曙星剧社”。袁殊为剧社写的剧本《工厂夜景》,在“民众反日救国会”举办的抗日联合大公演中广受好评。

郁达夫评论说这是一部可与高尔基的《夜店》相媲美的力作。

随后,在北平、天津、苏州等地相继上演了这部剧作。1936年上海《生活知识》一卷十期发表《九·一八》以来国防剧作编目,《工厂夜景》列入其中,被誉为优秀国防剧作。

日本帝国主义武装进攻上海,茅盾、鲁迅等43位左翼作家和文化界人士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人民书》,“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战争,反对加于中国民众反日反帝斗争的任何压迫”,袁殊在告世界书上签名。同年12月,中苏两国政府恢复邦交,柳亚子、鲁迅等57位左翼作家和文化界人士联名发表《中国著作家为中苏复交致苏联电》,袁殊列名其中。

正当袁殊以满腔热忱为左翼文化运动奉献力量、投身反帝爱国斗争之时,中共中央负责情报工作的潘汉年根据隐蔽斗争的需要,将他调到情报战线工作。从此,袁殊的名字从进步文化圈子中销声匿迹。

袁殊少年时期曾追随过无政府主义,幻想着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凭个人意愿自由择业的社会。在现实社会中,他逐渐认识到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空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在投身左翼进步文化活动中,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他迫切感到需要在政治上进一步提高,便向一起工作的朱镜我提出了入党要求。



1931年10月的一天,袁殊接到潘梓年的通知,来到位于静安寺的一家白俄咖啡馆,潘汉年和他的助手欧阳新(化名王子春)正在等着他。他们代表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正式吸收袁殊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秘密党员,参加中央特科工作。

当时,由于顾顺章、向忠发的叛变,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在白色恐怖的包围之中,共产党人随时都有被杀头的危险,为了追求真理,袁殊毅然作出了这一政治抉择。

潘汉年对他说:“你加入的是秘密前卫组织,普通组织成员是不知道你的身份的。你的工作是保卫党的组织,今后要渐渐退去红色,伪装成灰色小市民,寻机打入敌人内部。”

王子春说:“在敌人内部做分化瓦解工作是危险的,你很可能被捕入狱,也可能亲眼看着组织成员被敌人严刑拷打,但无论怎样都不能暴露自己。你甚至可能永远背负反动罪名死去,但党是知道你的。”

潘汉年接着说:“要终守自己的信念。一个共产党员要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的事业,除了生命,还有更难的,是要毁掉自己的名誉。历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我们就是要做这样的无名英雄。”

潘汉年指定王子春为袁殊的单线联系人。初涉情报工作的袁殊对此行一无所知,王子春手把手的教给他经过两个多月的正式训练,袁殊掌握了进行秘密联络、传递消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他们开始寻找打人敌人内部的途径。

王子春要袁殊想想在敌方营垒中有无可利用的社会关系。起初袁殊只想到了父亲袁晓岚的同事胡抱一,一个职位不高但资格很老的国民党政客。通过胡的介绍,认识了曾任戴笠副官又与之分道扬镳的王亚樵,但都未打开工作局面。王子春耐心地帮袁殊梳理亲朋关系,袁殊这才想起有个表兄贾伯涛在国民党中任要职。

贾伯涛是袁殊娘舅贾宝书的大儿子,由袁殊的父亲袁晓岚推荐到黄埔军校学习,是黄埔一期毕业生,担任过黄埔同学会会长。先后在湖北、上海警备司令部任职。

袁殊从不与他们来往,几乎忘记了这位表兄。王子春指示袁殊立即设法与贾伯涛联系,请求代为谋职。贾因袁晓岚推荐上黄埔的关系,很快便将袁殊介绍给了上海社会局局长吴醒亚。

王子春要求袁殊写个简历,强调“厌倦了左倾活动,想过安稳日子”的愿望。并让袁殊投其所好,准备一份“工作意见书”附上。吴醒亚看了连声称“好”,当即要袁殊加入他的湖北帮,为他打探社会消息。

吴醒亚之所以肯任用一个在左翼文化活动中有一定知名度的袁殊,一是因为贾伯涛是蒋介石的大红人,不能不给面子;二是由于袁殊写的材料给他留下了好印象;三是因为吴当年从湖北到上海谋出路时,袁晓岚曾指点他去广州投奔陈立夫,结果得了势,受恩于袁家,借此报答。

这些社会关系,犹如把无形的保护伞,为袁殊在险象环生的谍海风浪中起到了遮风挡雨的作用。

由于接受了新的任务,袁殊不能经常到《文艺新闻》社去上班,这引起共同办报的好友楼适夷的不满和怀疑。

他向潘汉年和冯雪峰报告:“袁殊近来不热心办报整天到处乱跑…”

潘汉年敷衍道:“你不要听别人乱说。”冯雪峰只好说:“你不必管他,他有他的任务。”



1932年下半年,奉组织之命,《文艺新闻》停刊。同甘共苦创业的翁从六无法理解,他认为袁殊在当局的监视下害怕了。袁殊不能做任何解释,两人暂时分手了。对挚友楼适夷,袁殊只有暗示:“今后我很可能在社会上搞得身败名裂,但别忘了,我们仍是好朋友。”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会被高温炙烤,飞出地球时却没有?

为什么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会被高温炙烤,飞出地球时却没有?

半解智士
2025-11-01 18:47:03
今起,禁鸣!武汉最新通告

今起,禁鸣!武汉最新通告

极目新闻
2025-11-01 20:33:53
一个省级官员没有让座的代价有多大

一个省级官员没有让座的代价有多大

霹雳炮
2025-10-31 19:34:39
确定刘佳玺只有13岁

确定刘佳玺只有13岁

可乐谈情感
2025-10-30 12:59:13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牛叨史
2025-10-31 14:32:11
3-4!日本女单全军覆没:张本美和惜败王艺迪,四强诞生韩国两人

3-4!日本女单全军覆没:张本美和惜败王艺迪,四强诞生韩国两人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02 05:05:05
加拿大总理深知中国实力,远比特鲁多更能认清局面

加拿大总理深知中国实力,远比特鲁多更能认清局面

兰妮搞笑分享
2025-11-02 05:50:51
谁在歌颂颜色革命?

谁在歌颂颜色革命?

抽屉电影2018
2025-10-30 08:25:03
“女子开车撞死家暴丈夫”,当晚发生了什么?

“女子开车撞死家暴丈夫”,当晚发生了什么?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1 20:23:5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

界面新闻
2025-11-01 09:22:17
凌晨3点,浙江此地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老板被“逼”上班

凌晨3点,浙江此地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老板被“逼”上班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1 19:43:42
非要和小两口睡一张床的婆婆,12刀剁掉了儿媳的头,江苏真事儿

非要和小两口睡一张床的婆婆,12刀剁掉了儿媳的头,江苏真事儿

左堤路小车神
2023-11-22 19:55:20
与周迅离婚4年,那个独自跑去美国的前夫高圣远,如今怎么样了?

与周迅离婚4年,那个独自跑去美国的前夫高圣远,如今怎么样了?

暖心萌阿菇凉
2025-10-31 23:42:45
上海楼市冰火三重天,上海待售二手房从99600套减少到96205套

上海楼市冰火三重天,上海待售二手房从99600套减少到96205套

有事问彭叔
2025-11-01 21:03:06
价格暴跌,商家:预计还要降

价格暴跌,商家:预计还要降

鲁中晨报
2025-11-01 22:31:04
这一次,高调官宣新恋情的葛荟婕,终究没给凉薄的汪峰留一丝体面

这一次,高调官宣新恋情的葛荟婕,终究没给凉薄的汪峰留一丝体面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11:19:14
法国冠军赛女单4强出炉,陈熠遭淘汰,国乒仅剩王艺迪

法国冠军赛女单4强出炉,陈熠遭淘汰,国乒仅剩王艺迪

世间一分钟
2025-11-02 05:06:10
混血儿演活中国知青!鲁诺这“愣头青”太圈粉,德国爸基因真亮眼

混血儿演活中国知青!鲁诺这“愣头青”太圈粉,德国爸基因真亮眼

晓帝爱八卦
2025-10-31 17:52:18
恒大幕后黑手曝光:刚被“抄家”的许家印,很可能是只“替罪羊”

恒大幕后黑手曝光:刚被“抄家”的许家印,很可能是只“替罪羊”

史行途
2025-11-01 11:40:29
拿1.9亿顶薪,球队老大带头内讧!西部黑马倒下,你们该趁早重建

拿1.9亿顶薪,球队老大带头内讧!西部黑马倒下,你们该趁早重建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2 00:05:02
2025-11-02 07:07:00
吕彏极限手工
吕彏极限手工
在极限条件下爆发出大智慧
827文章数 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亲子要闻

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能感受 领域 感激,不接受的只是方法

数码要闻

预热 2026 FIFA 足球世界杯,闪迪推出多款授权设计存储产品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