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台军又一次从美国的口袋里掏空了不少的钱,将近120辆M109A7的自行榴弹炮都给搬了回去,这一消息的确让不少的军事迷都直接炸了锅。
![]()
可这支号称“最新一代”的“高性能”火炮,炮管的39倍口径的普通炮弹就只能顶天天打了,打不到30公里的高程还要用上火箭的增程弹才勉强能蹭到30公里。
可见05A式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就比我们常见的的几十倍口径的炮管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都强大了,一发普通的炮弹就能起到40公里的射程,配上我们常见的增程弹直接就能飙到70公里的远方了。这下台军的做法就真称得上是“有本事的”了,买了那么一台老爷车还非要在高速上与跑车的飙车族一较高下。
可谓一柄“无名之剑”,其高科技性简直就不值一提。以“老瓶装新酒”的形象更为恰切的M109A6自行火炮,其底盘的基本结构仍然沿用了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的旧模板,只是将原有的M109A5的火炮系统换上了一套更加先进的数字化的火控系统而已。
![]()
然而,由于其半自动的装弹机只能由人力来填炮弹,其实际的射速也就只能达到每分钟的4发左右,而长时间的连续的开火也只能将其降低到1发的程度。
可见美军对这门炮的评价也颇为“大手大脚”,他们的说法也就不言自明了,只要能“够用就行”就不怕没了,毕竟他们有着强大的空军的撑腰和陆军的炮兵的凑数之余,何需再在这门炮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呢?。可其地形的狭长使得我们一开火就将自己的位置暴露了出来,30公里的射程根本就跑不开敌人的反击的火力,简直就像被人瞄准的活靶子一样。
为啥美军急着甩货?俄乌冲突一打,美国军工厂订单爆满,自家M109A6生产线早拆了,全改生产M109A7。
![]()
结果台军原定买168辆,硬被砍到120辆,还得分期收货。美军嘴上说“优先保障盟友”,转头就把乌克兰订单插队,台军只能干等。更坑的是,配套的M982“神剑”制导炮弹压根没批准出售,台军拿着新炮却用不了精准弹药,射程优势直接砍半。前美军官员还补刀:“卖武器得看政治需要,台湾想要最新的?门都没有!”
可以说台军的这一举动几乎成为了美国的“战略战车”,让自己被牵制得既麻烦又尴尬。借助“印太战略”的幌子,美方不仅能从中大捞一笔的军火生意外,还能通过对台的军售为“台独”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进一步加剧了对台的政治、经济的胁迫,甚至为将来对台的军事进攻埋下了伏笔。可赖清德当局就把“军事装备的进口”作为向美方的“讨好”,企图从中换点政治的筹码。
![]()
可想而知台军的指挥系统就还是上世纪的老古董了,新型的主炮都接不上数据的链子,更别说在战时第一波的打击下岛上的那些密集的弹药库能否幸免被“掀翻”了。可见美军对M109A7的“信心”也只有“一次性消耗品”的份儿,即使在相对“温柔”的演习中也明说了这门炮在现役的反炮兵雷达的“视线”下其生存率就不到三成,这样的“履带炮”还能如何呢?。
看看美军自己的规划就更讽刺了。他们早开始研发下一代M1299火炮,58倍口径炮管配全自动装弹机,射程直奔100公里。M109A7不过是过渡货,用美军专家话说:“等台湾收到全部120辆,这炮在美军都快退役了。”台军却还得为它砸下1200亿新台币,足够买多少民生工程?倒是美国军火商笑醒,老旧库存清空,还能用台湾的钱给新武器研发输血。
![]()
说到底,军购救不了“台独”。解放军火箭军列装的远程制导武器,射程覆盖整个台海,M109A7还没出基地就可能被点名消灭。台军前辈早就吐槽:“买美国武器,最新的不给,付钱后拖延,最后塞一堆过时货。”如今这120辆榴弹炮,不过是美国“以台制华”的又一张牌。真到摊牌时刻,这些铁疙瘩恐怕连开火机会都没有——毕竟,统一的历史车轮,从来不是几门炮能挡住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