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一段开拓者第二场季前赛赛后的新闻发布会片段。记者向开拓者主教练比卢普斯提出了一个关于杨瀚森的问题。
采访现场,记者向开拓者主帅比卢普斯抛出一个问题:“当杨瀚森命中第一个罚球时,场上响起‘杨瀚森加油’的呼喊,随后蔓延至全场......有数百万、数千万中国人在为他加油,这会不会让你对杨瀚森更有信心?”
问题的潜台词呼之欲出——看啊,这个年轻人背后站着亿万观众和一个庞大的市场。
比卢普斯的回答却干净利落:“我对杨瀚森的信心与他来自哪里无关,他只是个出色的年轻球员。”
短短一问一答,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体系在碰撞。
1.两种逻辑
记者的提问视角,本质上是一种场外逻辑。
这种思路把球员视为一个“现象”或“代表”,核心是商业与情感捆绑。它关注的是球迷市场、国家情感和潜在商业价值,试图用场外因素来证明场内价值。
有点像在说:“你看,有这么多人关注他,所以你该重视他。”
比卢普斯的回答,则纯粹是场内逻辑。
比卢普斯看到的是一个需要成长的独立个体,评估标准只有篮球技术、比赛理解和未来发展潜力。他的核心逻辑根植于篮球竞技本身,不受任何场外因素干扰。
他说杨瀚森是“天才”,称赞他的节奏感和比赛理解,关注他的护筐和站位,全是技术细节。
哪一种逻辑更有利于杨瀚森和篮球本身,更健康,你心中自有一杆秤。
![]()
2.危险的捆绑
记者的提问方式,无形中构成了一种道德绑架或“市场绑架”。
仿佛在暗示:“我们背后有巨大的市场,所以你该重视他。”这种做法可能会带来反效果,让球队管理层感到不适,甚至可能引发球队、球迷的逆反心理。
就像你在公司里,不希望别人提醒老板“用你是因为你背后有关系”一样。
杨瀚森作为一名刚进NBA的年轻人,最需要的是适应环境、提升技术、建立信心。赛后他坦诚表示:“信心对我来说绝对是关键,要没信心,我整个人都会束手束脚。”
过早将某位球员与“国家希望”、“亿万球迷的期待”捆绑,只会增加心理负担。被这种压力压垮的“天才”不在少数。
比卢普斯的回答才是“高段位”:“我看重的是他的能力,不是他的国籍。”这种纯粹基于实力的评价,才是对球员真正的尊重。
3.体育的本质
体育的本质是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当一名球员是为热爱、为梦想而战时,他往往能爆发出更大的潜能。
杨瀚森在谈到对位自己喜欢的球员小萨博尼斯时说:“当我和他同场竞技时,能明显感觉到他比我强很多,也意识到自己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这种认知源于对篮球本身的热爱和敬畏。
而当运动变成一种“为国争光”的任务时,乐趣会减少,焦虑会增加。首先好好享受篮球,这才是一种非常健康和进步的体育观,未来才有更多可能性。为国争光的道路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而不是像这位记者提问式硬捧出来的。
在职业体育中,尤其是像NBA这样的商业联盟,实力是唯一的通行证。杨瀚森得靠自己的表现赢得时间和尊重,而不是靠背后的市场。
![]()
4.更好的提问
什么才是更好的提问方式?
例如询问:“教练,您认为杨瀚森在训练营中展现出的哪些特质打动了你?”或者“你对他的未来发展和适应NBA有什么样的计划?”
这类问题之所以更高级,是因为它们尊重专业边界,提问围绕篮球本身,符合NBA的职业环境,能让教练愿意分享真知灼见。
也能引导积极对话,有助于发掘关于球员成长、战术适应的有价值信息,而不是制造场外话题。
最重要的是,能真正帮助球员,让讨论环境更纯粹,减轻球员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使他能更专注于提升自己。
事实上,杨瀚森本人展现出的一些特质,恰恰为这种“聚焦篮球本身”的采访提供了绝佳切入点。
杨瀚森在被问到队内谁的运动能力最好时,幽默自嘲道“好像除了我以外都能跑能跳的”,这种高情商和谦逊为他赢得了不少好感。
5.新老球迷的差异
在中国,体育报道长期与民族情感紧密相连,这种叙事方式有历史根源和受众市场。
记者自以为是在用一种他以为“能引起国内读者球迷共鸣”的方式提问。
然而,新一代的球迷已经不再完全买账这种叙事方式了。大家渴望更纯粹、更国际化的体育交流,关注点从“中国球员”逐渐转向“球员是谁”。
这代表着中国体育迷群体的成长,也是中国体育文化走向成熟、更自信的一个缩影。
自从杨瀚森通过首轮第16顺位进入NBA,加入开拓者后,很多媒体、自媒体从标题到内容开始狂奔,偏离对技战术、体育精神的探讨。
“捧杀”式对比(如对标约基奇)或聚焦场外八卦,干扰其专注竞技本身,让年轻球员背负“数千万球迷希望”。
杨瀚森在第二场季前赛更加适应,拿到16分4篮板3盖帽。赛后比卢普斯毫不吝啬赞美之词:“他打得太好了,节奏感和比赛理解都更成熟了......他会是来自中国的天才。”
这种自然说出来的肯定更真实,听着更舒服,也不是那种场面客套话。没有提到他背后有多少球迷,只有对他篮球才华的真心欣赏。
![]()
新一代的球迷爱国,但已经学会了用国际化的语言与世界对话。杨瀚森的未来,需要他个人的努力、球队合适的培养计划,也同样需要一群理性而温暖的球迷,需要媒体不要再用旧有的叙事方式将某位球员强行与国家捆绑。
媒体记者继续问这些问题,我个人觉得可以闭嘴,沉默减少噪音,可能对杨瀚森、对球迷对篮球运动本身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